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40多万赵卒被坑杀前为何不反抗?考古发掘遗址,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夜凉如水,冬日里的阳光也吹不去微风中的些许寒意。

    身处在山西晋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附近,总感觉空气中多了一丝凝重,这里已经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它的四周,则是长平之战的古遗址。

    看过很多古代的遗址,可从来没有像在长平遗址那般心情沉重,因为在这里埋葬着赵国40多万降卒。

    从古至今,40万人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人被白起坑杀前为何不反抗?

    如果他们奋起反抗,40万人所能够发出的力量,或许白起根本抵抗不住,毕竟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所能迸发出的潜力是一股很难被遏制的恐怖。

    可是令人们意外的是,这几十万人却被白起全部坑杀了,至于背后的原因一直备受人们追寻,直到长平之战遗址被发掘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些人为何不反抗。

    原来这背后隐藏着的是白起使诈的真相,他让这些本来想反抗的降卒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只能任由秦军宰割。

    那么白起究竟是怎么使诈的?

    战起

    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一次被提前了的大决战,而战争的起因则是韩国的上党郡。

    秦国强大之后,东出已成必然趋势,经过几年的蚕食,秦国逐渐占据了太行山的孔道,切断了韩国国都新郑和上党郡之间的联系,这使得韩国的上党郡早已是囊中之物。

    上党郡此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在赵魏韩三家分晋时,由于都不愿放弃这块地方,经过商议之后,便将上党郡一分为三,三家各自占据一块。

    韩国由于与秦国地理位置最为接近,这也使得它成为了秦国东出的第一个目标,而秦国所下的第一步棋,便是占据韩国的上党郡,进而对赵国和魏国形成威胁。

    当韩国国君看着上党被秦军孤立之后,管辖起来已是鞭长也莫及,为了谋求生存,便打算主动把这块地送给秦国以苟延残喘。

    既然国君都做出了决定,这事本没有多大的争议,可韩国新上任的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干了,拿着韩国的上党郡转手送给了赵国。

    赵国觉得天上掉下来了馅饼没有不接的理由,便毫不客气地来了个全盘接受,充分发扬到嘴的肥肉,不吃白不吃的行为准则。

    秦国看到这则急了眼,心想着,我刚煮好的肉,你却美滋滋给吃了,这哪行,于是起兵攻打上党郡,结果赵国不敌秦国,不仅丢了还没到嘴的肥肉,还引起了秦国的怒火。

    在接连的失败中,赵国的廉颇便率军退守长平,打算坚守不出,让秦国自行撤走,本来这是一条非常稳妥的战略,赵国能坚守,或许战国的历史将呈现出另外一番走向。

    只是谁也没想到,长平之战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

    降卒

    秦赵两国要在长平打持久战,内心都很发虚,尤其是秦国更是焦急万分,毕竟就地理位置而言,长平更有利于赵国的防守,毕竟此地距离秦国本土相对较远,军需供给是个大问题。

    秦国自然想着速战速决,但是廉颇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防守不住。

    战场局势是一番模样,可在朝堂之上又是另一番模样,秦赵两国君主出于对粮草的考虑,都想迫不及待的来一场大决战。

    在秦国离间计的暗中进攻下,赵国大张旗鼓地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还让其带着30万士兵开拔长平,而秦国则不动声色地换上了白起。

    长平之战是白起的最后一战,他生平大小战争无数,无一败绩,而赵括这是第一次当统军大将,而且带了几乎全国之兵,战争的结局,其实从双方换将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白起用诱敌深入的办法,利用地形的优势包围了赵括和他带领的40余万赵国士兵。

    赵括面对被围困以及粮食供应不足,试图几次突围,但均没有成功,后来在突围中被秦军射杀,群龙无首的赵国40余万士兵,只有缴械投降。

    四十余万降卒该如何处置?

    白起很犯难,但紧接着就释然了,因为他看到了长平这地适合挖坑,并且可以挖很多很多的坑。

    而他要做的就是要把这40多万人全部留在长平,因为秦国无法将这些士兵化为己用,如果将他们释放,将来又是秦国统一大业上的巨大阻力。

    活埋、坑杀,这股邪恶的力量,已经完全支配了白起,毕竟他身为秦将,自然要为秦国考虑。

    真相

    在白起的指挥下,赵国四十余万降卒,就此长眠在了长平,再也没能返回他们的家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白起在处置这些降卒的时候,是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将这些人全部活埋。

    可是仔细想想,这事终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要活埋40多万人,不说有多大的难度,单单是挖坑都得挖多久?

    在上世纪末,考古工作者对高平永录一号战国尸骨坑进行了发掘才揭开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背后的真相。

    根据考古简报得出的结论,赵军尸骸杂乱无章,纵横相叠多层,这说明这些降卒并不是被同一时间坑杀,而是分批进行的。

    此外,对这些尸骨进行研究后,考古人员则发现赵军降卒的头骨上均有箭痕、刀痕、砸痕等致命伤。

    这也就是说,赵国降卒并不是我们所认为那般是被白起活埋的,而是先被击杀,然后再埋,这也是尸骨坑中出现尸骨层叠的原因所在。

    既然白起的手段如此残忍,按理来说,赵军降卒没有不反抗的道理,所以这背必然是白起对赵国降卒使了诈。

    白起在临终时,对于此事也坦然承认,他高呼“我诈而尽阬之”后自刎身亡。

    至于说,白起所言的“诈”想来应该是对赵国的降卒进行了欺诈,或许以食物,或许以放归等,让他们放下了武器后,将赵国降卒进行小单位分割包围,然后趁着他们缺乏食物而无力反抗时,给予他们致命一击,然后将其掩埋,以此类推,直到将这些被分割成小股的降卒全部杀害。

    单字解释: 多 万 赵 卒 被 坑 杀 前 为 何 不 反 抗 ? 考 古 发 掘 遗 址 发 现 白 起 使 诈 真 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