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我国南海发现八百年前沉船,打捞文物十万余件,专家估价值3万亿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六朝留下的文物早已被草遮蔽,只剩下天空与白云古今依旧,没有变化。根据《孙殿英投敌经过》中记载:清末慈禧去世时,要求人在她的墓中留下丰富的陪葬品,陪葬的宝藏更是数不胜数,可最终被孙殿英炸开陵墓,不仅陪葬品被尽数盗走,就连她口中的宝珠都没放过,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死后都不得安宁。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提起岳飞的这首《满江红》,都不禁想起南宋时的国仇家恨。但不得不承认,宋朝虽说国力不济,但文化与贸易却十分繁华,是古代历史上各朝各代文化与经济的鼎盛。我国的南海发现发现南宋的沉船,打捞上来后在上面发现10万多件文物,据专家估计,总价值在三万亿左右。

《清明上河图》一画中汴京城的车水马龙,婚丧嫁娶、市集热闹,就将宋朝的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由此也可以想象到宋朝的繁荣。宋朝不仅是陆地上的贸易十分繁茂,商船也是络绎不绝,甚至开辟出一条海上的“丝绸之路”。可随着近代国家的衰落,让我们一睹落后挨打,被其他国家欺负,无数的文化瑰宝被他国抢到掳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很多地方的监管不严,被一些偷盗者趁机偷走不少的文物,还瞄准海洋监管的漏洞,偷偷打捞沉船,挖掘里面被埋葬的瓷器等,以此敛财,实属可恶。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国力与经济渐渐赶超,我们也有能力收复其他的文物,只是有些文物的下落依旧下落不明,让人遗憾。

祖国逐渐发展,加强对海洋的管理,打捞贼们这才渐渐地销声匿迹。可我国的海洋打捞技术能力还是不足,只能与其他海洋公司合作,这些公司取得许可后与我们共同完成作业。1987年,英国的一家打捞公司在南海海底探测到一艘沉船,推测应该是隶属东印度公司的“莱茵堡”。

船上有我国被掠夺的6箱白银和300多吨锡锭,该公司与中国合力打捞。令人没想到的是,在打捞途中居然捞起一条鎏金腰带,这引起打捞人员的注意,之后又打捞起一些瓷器的碎片。经过鉴定,这些瓷器来自一条在南海海底沉睡800年的南宋商船,船本身与上面的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这艘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被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只是沉船的年代久远,船只腐朽,加上技术不够,打捞的难度极大。为保护该船不被有心之人觊觎,对外宣称水下是抗战期间敌人留下的危险性武器,禁止任何人靠近。尽管技术达不到,可是面对华夏文明遗留的历史瑰宝,人们依旧全力以赴,不让国宝有半分损失。

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沉船被牢牢的保护起来,直到确定万无一失才动手。没想到,这一守护,就是20年。起初研讨的方案是使用切割打捞法,这也是最常用的打捞方法,可是危险性很大,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文物的损坏。为最大程度的保护文物,考古学家经过几番的讨论后,最终决定:整体打捞。

这种方法可以保护里面的文物不会损伤,可如此以来,打捞难度就被大大的提升,付出的资金与人力物力会是寻常方法的好几倍,但为保护文物,不管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沉船被保护起来,相关的团体一直都在不断专研技术,直到20年后,我们才可以说准备好了。

为整体打捞,要想建造一个巨型的铁箱收纳船只,还需要特意为铁箱建造价值7亿的起重船。二零零七年12月22日,央视全程直播商船被打捞出来那一瞬间的壮举。花费九个月的时间,在无数人共同的辛苦努力下,这艘沉睡800年的商船终于重见天日。船上出土大量南宋的瓷器,还有风格独特的金银玉器,还发现被储存起来的咸鸭蛋与花椒粒,共计10万余件,估值3万亿元。

虽说只是一艘破烂的船只,可是它装载着我国多年的文化,是我国文明的传承,是时代历史的见证者。看到这艘船只,我们便能感受南宋时期国家的繁荣与茂盛,文物是会说话的,上面的每一个文物都在述说的南宋的故事。

我国还有很多的文物流落海外,不知所踪,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宝,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历史上各个朝代的见证,身为华夏儿女,应竭尽所能将之收回。

参考资料: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孙殿英投敌经过》

《满江红·写怀》

单字解释: 我 国 南 海 发 现 八 百 年 前 沉 船 打 捞 文 物 十 万 余 件 专 家 估 价 值 万 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