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00万苏军对阵10万芬兰军队,为何苏军伤亡过半,惨胜收场?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暴风雪过后,芬兰某地树林里的积雪更厚了。夜晚到来,野外宿营的苏军士兵点燃放在空汽油桶里的木头,围坐在一起取暖。

    突然一声枪响传来,一名正在放哨的同伴应声倒地。烤火的苏军士兵马上四散开来,趴在地上,惊恐地朝四周的丛林里漫无目的地开枪还击。

    苏军士兵不知道对手在哪里,但对手的子弹却能精准地击中他们。不到二十分钟,这支苏军小纵队便全部被消灭了。

    与此同时,芬兰士兵西蒙·海耶的狙杀战绩上又增添了几个数字,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死在他枪下的苏军官兵已经超过500人。

    1939年11月30日上午9时15分,苏联轰炸机出现在芬兰城市上空,飞机舱门打开,炸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

    15分钟后,苏军地面部队跨过15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朝着芬兰内陆推进,苏联海军舰艇则在波罗的海水域活动,搜寻芬兰船只。

    战争爆发时,苏联人口超过1.7亿,拥有数百万军队,仅仅开到两国边境的部队就有几十万,而芬兰总人口不到400万,军队更是只有区区十万人。

    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让苏联信心大增,苏联人预计芬兰将不堪一击,最多十几天就能推翻现有的芬兰政府,扶植起新的亲苏政权。

    但出乎意料地是,他们的这个如意算盘却打错了,并且错得非常离谱,以致于后来的苏军对此讳莫如深。

    苏联与芬兰关系其实非常密切,它们都曾是沙皇俄国的一部分。1809年,沙皇俄国通过战争手段,从瑞典手中把芬兰据为己有。

    此后的一百多年里,芬兰一直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结果1917年俄国境内一连串的革命让沙皇不复存在,包括芬兰在内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宣布独立,成为了主权国家。

    经历了革命的沙俄变成了苏俄,然后陷入全面内战;无独有偶,芬兰也爆发了可怕的内战。

    但芬兰的内战很快就以资产阶级获胜为结果而结束了,苏俄则是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艰苦斗争之后,才最终确立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趁着苏俄还在打内战的时候,芬兰与之签署了和平条约:苏俄承认芬兰独立,并确定了两国的边界,两个国家就此分道扬镳(注:1922年苏联成立)。

    (注:纳粹德国)

    独立后的芬兰推行对苏联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希望本国的主权完整和不可侵犯能得到苏联的确认。

    苏联最初也没有对这个邻居产生敌意,两国于是签署了和平友好、互不侵犯这样的条约。

    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局势发生了变化,纳粹德国的崛起让人们毫不怀疑世界大战随时可能会再次到来。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芬兰还是苏联,都必须要思考如何应对局势。芬兰作为一个小国,考虑的是严守中立,不把自己卷入战争。

    因此它与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结成了一个中立集团,中立集团里的国家都表示不会加入德国或是英法任何一方。

    苏联作为一个大国,知道战争一旦爆发,自己被卷进去是迟早的事情,因此它希望能找到可以站在一块儿的盟友。

    并且,对于欧洲国家的中立态度,苏联认为它们的中立不过是假中立罢了。战争打起来,用不了多久这些国家就会倒向一方,要么成为苏联的朋友,要么成为敌人。

    苏联显然不希望芬兰成为敌人,因为它距离自己的北方重镇列宁格勒只有32公里,一旦两国陷入战争,芬兰的远程大炮很快就能威胁到这座城市。

    然而,苏联接下来对芬兰采取的拉拢方式显然起到了反作用。

    苏联先是向芬兰提出缔结互助条约、租借岛屿等要求,接着又希望能用5500平方千米的国土,交换芬兰2700平方千米的土地,最后还希望与之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在芬兰修建军事基地并进行驻军。

    对于这些要求,芬兰统统予以了拒绝。1939年11月13日,结束谈判准备启程回国的芬兰代表,收到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威胁:我们文职官员对此已经无能为力,现在轮到军方发言了!

    随后两国边境屡生摩擦,苏联以遭到炮击为由,废除与芬兰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并断绝外交关系。

    50万苏联军队在边境地区集结完毕,还准备在芬兰扶植以库西宁为首的傀儡政府。

    另一边的芬兰人也不是傻子,早在独立之后他们就汲取历史教训,筹划防御苏联可能的进攻。

    他们花了十年时间,在苏芬边境线附近修筑了长135千米、纵深95千米的曼纳海姆防线,全国的武装力量和预备役力量也得到加强。

    到了1939年11月30日,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那样,战争首先由苏联人打响了。

    苏军四个集团军约50万兵力,在2000多辆坦克和1000架飞机的掩护下,兵分四路向芬兰发起进攻。

    这时的芬兰虽然已经把部队从平时的3万扩充到了10万,但面对敌人如此庞大的兵力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更有甚者,芬兰的坦克不到100辆,飞机也只有104架。

    毫不夸张地说,对付芬兰这点兵力,苏联已经是杀鸡用上牛刀了。然而弱小的芬兰虽然兵力不及对手,但却占有着地形和气候的优势。

    他们依托防御工事以及森林、河流、沼泽,极大地迟滞了苏军的推进。在暴风雪、浓雾和黑夜的掩护下,化整为零的芬兰军队又充分发挥机动灵活的优势,以班、排为单位滑着雪橇打击苏军,他们的攻击目标是苏军的后勤补给。

    不少苏军士兵因为缺衣少食被冻死在冰天雪地里,活着的人也基本上失去了战斗能力。

    (注:西蒙·海耶)

    芬兰军队还组建了许多狙击小组,狙击小组士兵往往都是猎户出身,他们胆大心细、枪法精湛,能给予敌人重大杀伤。

    即便在被对手发现后,他们也能迅速撤离或是隐蔽起来不被察觉。苏军对这些人既怕又恨,但却无可奈何。

    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名叫西蒙·海耶的狙击手,他一个人就狙杀了500多名苏军,被人称为“白色死神”。

    时至今日,在狙击手的排名榜单里,西蒙·海耶依然排在第一位。

    就这样,在芬兰军队的灵活打击之下,从11月底到12月末,苏军伤亡便接近15万人。

    其中的一次战役,芬兰军队仅以死亡900人,伤1700人的代价消灭了3万苏军,其中有2个师更是整建制被歼灭殆尽。

    如此一来,苏联打算用十几天就结束战争的想法彻底落空了。

    (注:伏罗希洛夫)

    惨痛的失败从前线传回到莫斯科,苏联高层十分震惊,斯大林甚至与担任国防人民委员的伏罗希洛夫对骂起来。

    斯大林痛斥对方无能,伏罗希洛夫则抄起一个盘子狠狠地摔到地上,大声喊道还不是因为你把将军都杀掉了!

    但吵归吵闹归闹,斯大林冷静下来后,还是选择以更换前线指挥将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参加过一战的铁木辛哥成为了新的前线统帅。

    铁木辛哥到任后,一是撤换了大批不能胜任的高级军官;二是加强对军队的思想纪律教育,提高士气;三是增援前线,改善后勤供给条件;最后则是吸取失败教训,加强军队训练。

    比如芬兰军队里有专门的滑雪部队,他们身披白色伪装服,手持自动或半自动武器,使用雪橇等滑雪工具在战场上往来穿梭,给苏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铁木辛哥上任后,也效仿对手组建了苏军的滑雪部队与之抗衡。

    (注:铁木辛哥)

    此次修整进行了一个多月,直到1940年2月苏军才重新发动进攻。并且,苏联为了赢得胜利,又将45个师60万兵力重新部署到了前线。

    凭借着庞大的兵力,苏军不顾伤亡,采用人海战术,对芬兰军队的阵地进行猛攻。

    苏军飞机大炮也毫不吝惜弹药,对芬兰军队防区进行狂轰滥炸。

    芬兰即将耗尽的部队,面对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苏联军队毫无胜算,防线一道接着一道地被突破。

    最终在瑞典等国的斡旋和英法的帮助下,到了3月份,芬兰以接受苏联提出的割让领土等条件为代价,结束了这场再打下去就会灭国的战争。

    (注:阵亡的苏军士兵)

    持续数月的战争给芬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芬兰军队投入作战的兵力仅有10万左右,结果超过2万5千人阵亡,另有5万5千人受伤,此外还丢掉了超过10%的国土。

    但获胜的苏联除了国土上占到便宜外,其他方面的损失远远大于芬兰。

    为了这次战争,苏联动用近100万部队,结果阵亡约20万人,另有约30万人受伤,此外还损失了1000多架飞机和2000多辆坦克,可以说已经伤亡过半。

    苏联的胜利固然不假,但同时也是极为惨烈的胜利,如果不是凭借着完全碾压对手的国力,这场苏芬战争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注:列宁格勒之围,1941年9月8日至1944年1月27日)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对付这样一个小国,强大的苏联也只能以惨胜收场呢?这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客观上的原因就是芬兰极寒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主观上,苏联无论是在战略战术上都轻视了芬兰,严重低估了对手的抵抗能力,以为用不了多久就能将其拿下。

    所以,各种情报搜集和伪装工作都被苏联抛到了脑后,结果打起仗来就吃了大亏。再加上当时许多军官缺乏必要的指挥能力就被委以重任,其结果可想。

    苏芬战争虽然给苏联带来了一部分领土,但却导致芬兰直接倒向了法西斯阵营,在一年后爆发的苏德战争里,苏联为此吃了大亏。

    单字解释: 万 苏 军 对 阵 万 芬 兰 军 队 为 何 苏 军 伤 亡 过 半 惨 胜 收 场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