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曹植媳妇穿花衣服被曹操赐死,背后有怎样的权利较量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三国志.崔琰传》注引《魏晋世语》写道:

植妻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

曹植的媳妇穿着花衣服,曹操登台时看到了,认为她违反了规矩,她刚回家,三尺白绫就到了,曹植媳妇因为穿的好看被曹操赐死了。

死的有点冤。

曹操真会因为儿媳妇穿漂亮的衣服就杀了她?

单看这件事,感觉曹阿满好小气啊,但是结合崔氏被赐死前后的故事看看,就有意思了。

崔氏的叔叔是曹操的重臣崔琰。

崔琰原本是袁绍手下重臣,官渡之战后和袁绍的一帮手下归降曹操。

得到冀州这个大州,曹操很高兴,让人清点得了多少兵器马匹,治下有多少百姓多少田产。

这时候袁绍的旧臣崔琰向曹操上奏说:冀州百姓盼望明公前来,是希望得到一个仁义的君主,冀州百姓如果知道您到冀州以后像个乡下地主一样,第一件事就是点算自己得了多少财产,一定对您很失望。

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这番话用两个字可以形容:耿直。

袁绍手下一帮刚刚投降曹操的文武百官,听到崔琰和曹操侃侃而谈的高论后,吓得低头无言,一句话都不敢说,极力撇清自己和炊崔琰的关系,恐怕自己对崔琰一个同情的眼神,被曹操看了去,惹来杀身之祸。

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曹操不愧是曹操,听了崔琰的话没有生气,还很正式的向崔琰道歉说,先生我错了。

太祖改容谢之。

当时正是曹操争天下的关键时刻,他真的能做到礼贤下士,听取手下人的意见。

崔琰的一番言论,看似在批评曹操,其实是为曹操着想,天下未定,您不能得到一州一地就高兴的像吃了蜜蜂屎一样,这也太小家子气了,您的心中应该有星辰大海,应该有诗和远方。

曹操觉得崔琰是个人才,对他很重视。

曹操任命崔琰为东西曹掾属征事。

这是个啥官呢?

东曹掾主管2000石官员的任免,西曹掾主管丞相府官员的任免。

东汉末年,曹操的丞相府才是整个王国的权力中枢,汉献帝的朝廷只是个摆设,所以崔琰这个官职看着没啥,其实权利很大,主管整个王朝的官员任免。

十余年间,崔琰帮助曹操提拔了很多人才:

十有余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

把人事任免权给了崔琰,一给十几年,可见,曹操对崔琰的信任。

在邺城崔琰还有一个主要职责就是辅助曹丕。

他和曹丕关系很好。

惜墨如金的陈寿笔下,还记录过曹丕外出打猎时,崔琰写的一封劝诫曹丕的奏折。

崔琰和曹植的关系也好,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曹植。

甚至崔琰和司马家的关系也不错,他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关系莫逆,曾经当着司马朗称赞司马懿:

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特,殆非子之所及也。

怎么看崔琰都是前途无量,不管是曹丕当政还是曹植夺得继承人大位,崔琰都只会更红,不会受到冲击迫害,但是,崔琰恰恰就折在曹魏继承人这件事情上。

建安18年五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崔琰被封为尚书,依旧是管人事的巨擘。

建立魏国后,有一个问题摆在曹操面前,那就是继承人问题。

建立魏国这年,曹操58岁了,照着古代人的年纪,这时候曹操是土埋到脖子的年纪了,继承人该定了。

于是曹操发了封密令,让群臣说一下对太子人选的意见。

时未立太子,临菑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唯琰露板荅

很多人给曹操写了密折,说了自己的意见,只有崔琰露板答令。

露板就是古代的具名公开信。

曹操让大臣秘密说一下自己对皇位继承人的意见,崔琰却写了一封公开信,说,我支持曹丕,我是曹丕的死忠。

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崔琰和曹植是实在亲戚,他侄女嫁给了曹植,但是崔琰公开却大喊我捍卫曹丕当魏公的资格,曹操能说啥,给了俩字的评语:公亮。

说崔琰做人坦荡荡,很公正很明亮。

称赞完崔琰后,曹操做了两件事,一个是给崔琰升官了,升他为太尉。

太尉是很大的官儿,东汉时是的三公之一。

袁绍家号称四世三公,三公在东汉时指的是司徒、司空和太尉。西汉,三公是权臣,但是东汉的三公只是荣誉头衔,没有实际权力。

自汉光武帝刘秀建国起,三公就成了荣誉职位,《后汉书》写道: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彊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臺阁。

台阁就是尚书,就是此前崔琰担任的职务。

崔琰露板答令后,曹操给了他一个荣誉职位,然后把他赶出权力中枢。

曹操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杀了曹植的媳妇,也就是崔琰的侄女:

丗语曰:植妻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

杀曹植的媳妇,在崔琰露板答令后,曹操说他公亮,喟然叹息后,转身就赐死他的侄女,紧跟着就是迁中尉。

所以有时候领导赞扬一个人,未必是真的夸奖他。

崔琰还是那个崔琰,仗义执言,刚刚投降曹操就敢指出他处事的错误。

崔琰露板答令,大约就是为了向曹操也向群臣表明自己的立场:我和曹植虽然是实在亲戚,但是我支持曹丕。

但是此时的曹操已经不是那个礼贤下士的曹操了。

他要群臣密奏,就是想看一下群臣的意见,探求一下众人的心意,崔琰来个露板,一下子把事情挑明了,虽然后来事实证明他支持曹丕没错。

但是在曹操没有下决心之前,崔琰公然站队,这就是错。

崔琰掌管人事十多年,在这关键时刻,公然站队,这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后面会牵扯一大批官员的选择。

这让曹操很被动。

皇帝君主最怕手下臣子公然站队,清朝康熙皇帝因为臣子公然站队支持八皇子,而废了他。

手下太团结了,队伍也不好带,君主最怕手下是铁板一块。

所以崔琰挑明了自己的立场后,曹操觉得崔琰已经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威胁。

所以崔氏被曹操处死,不是因为她穿了花衣裳,这只是果,是崔琰露台答令的后果之一而已。即使她那天没有穿花衣裳,曹操也会因为她吃饭时吧唧嘴,喝汤声音过大而杀了她。

杀崔氏只是开始,表明曹操对崔琰很不满,决定要对他动手了。

建安21年,曹操果然找了个借口杀了崔琰。

《三国演义》上说崔琰是因为反对曹操晋封魏王,被曹操乱棍打死了,这只是罗贯中的想像,崔琰和荀彧一样被逼自杀。

崔琰和荀彧不一样的是,他是不会反对曹操封魏王的。

如果崔琰真的反对,在曹操晋封魏公加九锡的时候就该像荀彧一样反对了。从丞相到魏公是篡位最关键的一步,从魏公到魏王只是从第四级台阶迈上第五级台阶而已,没有加九锡封魏公那么重要,崔琰在曹操封魏公后担任尚书,算是曹操的中枢重臣,可见他是不反对曹操晋封魏王。

如果没被曹操逼死,曹操死后,大约崔琰也是劝谏曹丕登皇帝位的几个人之一。

崔琰之死,因为他把曹操逼到了墙角,曹操不得不对他出手。

曹植的媳妇只是这场斗争的牺牲品之一,覆巢之下无完卵。

如此而已。

文:薛白袍

单字解释: 曹 植 媳 妇 穿 花 衣 服 被 曹 操 赐 死 背 后 有 怎 样 的 权 利 较 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