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灵帝反应迅速的危机公关,将东汉帝国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引言:

    当黄巾起义的烽火燃遍关东大地的时候,汉灵帝惊恐地发现,他所在的洛阳城,一夜之间变成了黄巾军攻击的最前线。要想稳住自己的龙椅,摆在他面前有两件事必须马上去做。

    第一,拿出洛阳城中能够动员的一切资源,在洛阳周边布防,保住洛阳城不被黄巾军迅速攻占。第二,赶紧喊人来帮忙,动员各地心向汉室的地方势力,对抗黄巾。

    昏庸的汉灵帝在这关键时刻,难得果断了一回,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汉灵帝刘宏

    迅速部署,加强洛阳防御

    有汉一代,关东和关西两大势力集团始终在明争暗斗。汉光武帝刘秀依靠关东豪强的支持获得帝位,定都洛阳之后,整个大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开始向东偏移。河北、中原、南阳等地区才是东汉的富庶膏腴之地,而关中地区则不断衰败。

    偏偏这一次,黄巾起义最猛烈的区域,恰恰就是东汉王朝的腹心地带,这就让汉灵帝的处境尴尬起来。如果东汉如同西汉一样,以长安为都城,以关中为基本盘,那么就算关东地区发生战乱,汉室也可以从容应对,以洛阳为前线据点,沿着虎牢关---洛阳----函谷关一线布防。

    但是在东汉末年,关中已经不是汉室稳固的大后方,反而是洛阳需要依靠关东地区物资资源的支持,才能够保持繁荣。此时的黄巾从北、中、南三个方向,直逼洛阳城,让汉灵帝得不到关东地区的支援。可以说,洛阳此时竟等同于一座孤城。

    风雨欲来的东汉洛阳

    慌了神的汉灵帝此时已经没有时间计较太多,有米没米都得下锅,黄巾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关键时刻,汉灵帝选择信任自己的大舅哥,加封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率领羽林军保卫京师,并且在函谷关、伊阙、孟津等地加强防御。

    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资治通鉴汉纪》

    这么多地名不太好记,大概意思就是绕着洛阳一圈,从西边的函谷关,到南边的龙门,再到东边和北边的黄河渡口,全都加强防御。

    紧急加强洛阳防御

    这样的部署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加强西侧和南侧的防守,以防南路的黄巾军从南阳地区北上进逼洛阳,或者从西面袭扰关中,对洛阳形成包围。

    而在洛阳北部,虽然由于唐周的告密,黄巾军突袭洛阳的目标没有能够实现。但是由张角三兄弟亲自率领的北路黄巾军,依然可以从河内地区渡过黄河,强攻洛阳。所以汉灵帝加强洛阳北面黄河一线的几个渡口,从军事上看,也是极有必要的。

    党锢之祸,汉灵帝找到解题关键

    办完了第一件事,汉灵帝紧接着要办第二件事。这第二件事其实是大臣提醒的。后来威名赫赫的皇甫嵩,以及中常侍吕强都劝谏皇帝,应当立即解除党锢,否则悔之晚矣。

    党锢久积,人情怨愤,若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资治通鉴汉纪》

    那么党锢到底是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大臣们说得如此严重,仿佛这件事情不解决,东汉就要完蛋了一样?这个还要从桓灵二帝时期的两次党锢之祸说起。

    东汉时期的权力结构,基本上是外戚、宦官和士大夫这三驾马车组成。其中士大夫有理想有能力治理国家,东汉王朝能撑到现在,主要归功于士大夫阶层。外戚的水平良莠不齐,优秀的比如窦氏外戚,能够北伐匈奴,差劲的比如何进,就不是一个档次。但总体而言,外戚做事还是有底线的,毕竟他们需要依靠东汉这棵大树才能生存。

    而宦官则是最肆无忌惮的一个群体,身体上的缺陷,造成了心理上的扭曲。宦官们才不会去管国家如何长治久安,人民如何安居乐业等等这些问题,他们只会考虑自己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所以行事毫无顾忌。

    东汉宦官专权

    因此,简单来说,党锢之祸就是外戚和士大夫联手与宦官斗争,结果输了。大量的开明外戚和士大夫被杀害,活着的也被列为党人,禁锢在乡里,朝廷永不录用,这就是“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东汉的吏治完蛋了。原本宦官和外戚虽然在东汉的高层轮流专权,但至少在地方上,各行政官员基本都还是士族出身。士大夫的思想操守,让他们本能地去维护管辖地区的稳定,不会鱼肉百姓。

    但是党锢之祸以后,大量正直有能力的官员受到牵连和罢免,很多职位由宦官的亲信和党羽担任。这些人行事没有底线,横征暴敛,无恶不作,将东汉地方上的统治基础彻底损坏。

    宦官诬陷士人清流

    这也是为何说东汉王朝,实际亡于桓灵二帝。当党锢之祸造成吏治崩坏的时候,东汉灭亡的结局就已经无法逆转。

    精准的危机公关,东汉成功扳回一城

    通过以上分析,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大臣们为何要请汉灵帝立即解除党锢了。因为遭受党锢的人,是当时最精英的一群人。有清流名士、有世家贵族、有大汉官员等等,这些人有名望,能够引导舆论;同时在地方上往往是豪门大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有大量的佃户,稍加训练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这样一批有巨大能量的人,长期以来都被禁锢在乡里,不能出来做官,家族的后生子弟也受到影响。说对东汉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解除党锢,把这些社会精英全都推到张角那一方去,那么到时候黄巾军就不仅仅是人数众多,而且将会获得充足的资源补给,甚至是稀缺的高级人才。到了那时候,东汉帝国铁定就要完蛋了。

    东汉的士大夫精英阶层

    汉灵帝虽然昏聩,但好歹分得清楚事大事小,果断在四月份大赦天下,免除党锢。在风雨飘摇的关键时刻,做出了一次正确而及时的危机公关,将社会精英阶层拉回到东汉这一边。

    这一套组合拳施展出来,总算是暂时稳住了紧迫的局势。但做到这些还不够,东汉王朝需要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来遏制黄巾军不断上扬的势头,将整个局势向对东汉有利的方向引导,而汉灵帝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单字解释: 汉 灵 帝 反 应 迅 速 的 危 机 公 关 将 东 汉 帝 国 从 悬 崖 边 拉 了 回 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