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朝29位皇帝简介,十分钟让你了解汉朝四百年的兴衰史

    2024.03.18 | lishimi | 次围观

    01、汉高帝(刘邦)

    在世:前256年——前195年(61岁)

    在位:前202年——前195年(07年)

    简介:灭项羽后建立了西汉王朝。继承了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取消了秦朝的“严刑峻罚”,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辅”,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在战国时期李悝所制订的《法经》的基础上制定了《九章律》。通过打击异姓王和功臣强化皇权,对内休养生息,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国家逐渐稳定下来。

    02、汉惠帝(刘盈)

    在世:前210年——前188年(22岁)

    在位:前195年——前188年(07年)

    简介:即位后由吕雉临朝称制。继续汉高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完成了长安城的全面整修,并且继续与匈奴和亲,同时废除了挟书律,使思想文化的发展摆脱了限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的安定。

    03、汉前少帝(刘恭)

    在世:前192年——前184年(08岁)

    在位:前188年——前184年(04年)

    简介:在吕雉的拥立下即位,即位后由吕雉临朝称制。后来知道自己并非是皇后张嫣的亲生儿子以及自己生母已被害,于是口出怨言,扬言长大之后要复仇,吕后因此十分害怕,于是将他囚禁在永巷,任何人不得与之相见,不久被吕后废黜并暗中杀害。

    04、汉后少帝(刘弘)

    在世:?年——前180年(不明)

    在位:前184年——前180年(04年)

    简介:即位后由吕雉临朝称制。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铲除,朝臣认为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儿子,于是选定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并诛杀汉后少帝及其四个兄弟。

    05、汉文帝(刘恒)

    在世:前202年——前157年(45岁)

    在位:前180年——前157年(23年)

    简介:在诸吕被一网打尽后被周勃、陈平等大臣拥立为皇帝。在政治上行宽厚之政,勤俭治国;在经济上继续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法律上废除连坐法和肉刑。通过禁止豪强私自铸钱和采取重农抑商的手段逐步分化诸侯。对外继续和亲匈奴和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了统治秩序,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治世。

    06、汉景帝(刘启)

    在世:前188年——前141年(47岁)

    在位:前157年——前141年(16年)

    简介:在政治上勤俭治国;在军事上平定七国之乱,对匈奴采取防御;在经济上继续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法律上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通过打击军功阶层和诸侯王集团基本完成对域内的掌控,使西汉王朝完成了从“共天下”到“私天下”的转变,延续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期“汉武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07、汉武帝(刘彻)

    在世:前156年——前87年(69岁)

    在位:前141年——前87年(54年)

    简介:在政治上确立察举制、制定推恩令、设立刺史和中朝;在军事上击败匈奴、击败车师和楼兰,灭南越国和闽越国以及朝鲜;在经济上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稳定了金融并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在文化上设立太学和乐府,制定了《太初历》;在外交上开辟了丝绸之路;在思想上把儒法结合后的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将西汉王朝推向了鼎盛,开创了“汉武盛世”的盛世。但是迷信神仙和日益奢侈,使在位后期的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晚年改正错误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西汉王朝的国力开始恢复。

    08、汉昭帝(刘弗陵)

    在世:前94年——前74年(20岁)

    在位:前87年——前74年(13年)

    简介:即位后由霍光、桑弘羊、上官桀、金日磾等人辅政,元凤政变后由霍光把持朝政。在霍光的辅佐下在政治上罢不急之官;在军事上加强了北方戍防,平定了西南夷民叛乱;在经济上继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停止了酒类专卖;在外交上重新与匈奴和亲。使汉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为汉宣帝时期的“汉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09、汉废帝(刘贺)

    在世:?年——前59年(不明)

    在位:前74年(01月)

    简介:在霍光的拥立下即位。在位时期由霍光把持朝政。熟读儒家经典,由于年轻不懂规矩和做事情缺少深谋远虑而得罪霍光,后来被诬陷做了1127件坏事而被霍光所废。

    10、汉宣帝(刘询)

    在世:前91年——前48年(43岁)

    在位:前74年——前48年(26年)

    简介:在霍光的拥立下即位,在位初期由霍光把持朝政,霍光死后亲政。亲政后在政治上以打击地方豪强,把剥削和压迫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在经济上继续休养生息的政策并设立常平仓,降低天下盐价;在军事上降服西域三十六国,平定了西羌叛乱并将西羌上百个部落全部纳为附庸;在文化上兴盛《谷梁》学;外交上恢复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融合,使进入帝制时期以来的统一的国家得到了巩固,使西汉王朝的国力进一步恢复,开创了“汉宣中兴”的盛世。

    11、汉元帝(刘奭)

    在世:前74年——前33年(41岁)

    在位:前48年——前33年(15年)

    简介:宠信宦官并放纵宦官逼死萧望之,放逐其他儒臣,自废武功导致皇权衰落、朝政混乱,使西汉王朝因此走向衰落。但是用王昭君和亲匈奴,结束了西汉王朝和匈奴之间长期的战争状态,使西汉王朝的边境得到了四十余年的和平。

    12、汉成帝(刘骜)

    在世:前51年——前7年(44岁)

    在位:前33年——前7年(26年)

    简介:沉溺于酒色,导致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的王氏掌握,使西汉王朝进一步衰落,并爆发了铁官徒起义,同时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然而这一时期的图书征集和编校文献活动影响了后世的目录学、校雠学和藏书学,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分类、编目工作的实践。

    13、汉哀帝(刘欣)

    在世:前25年——前1年(24岁)

    在位:前7年——前1年(06年)

    简介:通过倡导孝道,为自己祖母、父、母加尊号和尊谥的方式,清除了专擅朝政的王氏家族势力,为了抑制桀骜不驯和觊觎非分的宗室、臣僚和外戚,破格提拔奉公守法、政绩显著的大臣,对改善朝政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扶植傅丁外戚、宠幸董贤和限田限奴令因侵犯权贵利益而遭抵制时的因人废法,加上出于敏感、偏执的畸形心理导致的将大臣的异议和直言视为藐视皇帝权威,引起了臣民们的不满和离心离德,使西汉末年各种矛盾的积重难返进一步恶化。

    14、汉平帝(刘衎)

    在世:前9年——6年(14岁)

    在位:前1年——6年(06年)

    在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咸使持节的拥立下即位,由王政君临朝听政,王莽把持朝政。在位时期王莽的权力进一步得到巩固,西汉王朝进入灭亡阶段。

    15、汉更始帝(刘玄)

    在世:前?年——25年(不明)

    在位:23年——25年(02年)

    简介:新王朝末年起兵反抗新王朝,建立了后西汉王朝,但是由于农民军本身的腐化、与赤眉军之间关系的处理上犯了严重错误和没有整合出一个有效的法统政府,加上内部的分裂和残杀,最终在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灭亡。

    16、汉光武帝(刘秀)

    在世:前5年——57年(61岁)

    在位:25年——57年(32年)

    简介: 新王朝末年起兵反抗新王朝,建立了东汉王朝并恢复了汉朝的统一。在政治上设立尚书台,精简地方机构,整顿官场风气;在军事上击败高句丽王国;在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抑制豪强,确立度田制度。制定了以保守为主的边防政策,在“柔道”思想的指导下,基本缓和了因民族问题而引起的统治危机,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中兴治世,但是也对东汉的边防带来了消极影响。

    17、汉明帝(刘庄)
    在世:28年——75年(47岁)

    在位:57年——75年(18年)

    简介:实行严格的统治风格。在政治上严防外戚、打击宗室、限制豪强;在军事上对外击败匈奴、恢复西域都护府;在经济上继续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宗教上派使者到天竺求佛,使佛教传入中国。使“光武中兴”的安定局面进一步发展,开创了“明章之治”的盛世。

    18、汉章帝(刘炟)

    在世:57年——88年(31岁)

    在位:75年——88年(13年)

    简介:在政治上以罢除部分进贡物品的形式来缓解上流社会的侈靡之风以此来树立政府威望;在军事上平定了诸蛮夷和西域;在经济上继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法律上减轻刑罚并要求官吏不能凭个人喜怒来伤害无辜;在外交上使丝绸之路再次畅通;在思想上通过召开白虎观会议和编写《白虎通》将儒家思想法典化,进一步推行“以孝治天下”。延续了“明章之治”,然而宽缓为政的统治风格造成的宽纵,加上破格赏赐官员和贵族,导致了官员腐败、宗室奢侈和外戚擅权的不良风气,使东汉王朝开始走向衰落。

    19、汉和帝(刘肇)

    在世:79年——106年(27岁)

    在位:88年——106年(18年)

    简介:联合宦官从窦氏一族手中夺回政权后亲政,对内休养生息、宽缓为政、爱民为本,对外多次击败少数民族并且平定西域,使东汉王朝在“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的基础上开创了“汉和盛世”的盛世,使东汉王朝的威望远播四方,但是宦官干政也从此开始。

    20、汉殇帝(刘隆)

    在世:105年——106年(01岁)

    在位:106年(07月)

    简介:出生刚满百天即位为皇帝,由邓绥临朝听政,一岁时夭折,成为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和寿命最短的皇帝。

    21、汉安帝(刘祜)

    在世:94年——125年(31岁)

    在位:106年——125年(19年)

    简介:即位后由邓绥临朝听政,邓绥死后亲政。在位时期击退匈奴、降服车师,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畅通,但是同时地震、水灾、风暴和冰雹等天灾的降临使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而宦官集团的形成使东汉王朝开始走向衰落。

    22、汉延光帝(刘懿)

    在世:?年——125年(不明)

    在位:125年(08月)

    简介:在阎显的拥立下即位,在位时期由阎显兄弟把持朝政,诛杀了汉安帝亲信宦官,加深了东汉王朝外戚和宦官的矛盾。

    23、汉顺帝(刘保)

    在世:115年——144年(29岁)

    在位:125年——144年(19年)

    简介:被宦官孙程、王康等十九人以宫廷政变的方式拥立为帝。此后将大权交给宦官,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东汉王朝进一步衰落。

    24、汉冲帝(刘炳)

    在世:143年——145年(02岁)

    在位:144年——145年(01年)

    简介:即位后由梁妠临朝听政,外戚梁冀飞扬跋扈,导致朝廷腐败,并爆发了九江郡之乱。

    25、汉质帝(刘缵)

    在世:138年——146年(08岁)

    在位:145年——146年(01年)

    简介:在梁冀的拥立下即位,在位时期由梁冀把持朝政。由于为人聪慧早熟,并且当着群臣的面叫粱冀跋扈将军,因此被粱冀毒死。

    26、汉桓帝(刘志)

    在世:132年——168年(36岁)

    在位:146年——168年(22年)

    简介:在梁冀的拥立下即位,在位初期由梁妠临朝听政,在位前期和中期由梁冀把持朝政。后来依靠宦官单超诛灭梁冀并翦除其党羽,宦官乱政的隐患从此开始。任用在段颎、皇甫规和张奂最终平定羌乱,在国家财政基本枯竭的情况下通过减借百官俸禄,借王、侯国租税和卖官鬻爵缓解财政困难的措施直接破坏了吏治,并为汉灵帝时更大规模的卖官鬻爵开了先河。而士大夫、贵族等由于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了党锢之祸,反宦官集团的失败沉重的打击了东汉王朝。

    27、汉灵帝(刘宏)

    在世:157年——189年(32岁)

    在位:168年——189年(21年)

    简介:通过设置侍中寺、实行三互法、创立鸿都门学试图挽救东汉王朝,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宦官势力发展到顶点,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西北羌族、鲜卑、乌桓以及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不断反叛,加上多次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的卖官造成的官场黑暗,使东汉王朝开始走向灭亡。

    28、汉光熹帝(刘辩)

    在世:176年——190年(14岁)

    在位:189年(04月)

    简介:即位后由何氏临朝称制、何进把持朝政。不久在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的火并下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最终被董卓所废。

    29、汉献帝(刘协)

    在世:181年——234年(53岁)

    在位:189年——220年(31年)

    简介:在董卓的拥立下即位,董卓死后被李傕和郭汜挟持,逃出长安后依附于曹操。之后被曹操把持朝政,配合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虽然起兵反抗曹操但是没有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东汉王朝的灭亡,最终在曹丕的逼迫下禅位,东汉王朝因此灭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