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曹丕,杨广,李世民,都是杀兄夺位,为何只有李世民能够传承?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辛亥革命废除1300多年的封建帝制之前,都是由皇帝统领天下,杀伐决断全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这至高无上的权利谁又不想握在手中。可是要从那个多个皇子之中决定谁是继承人对皇帝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善良”的皇子们为了帮他做出决定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他们渴望权利,精于权谋之术,往往就会为了皇位作出许多难以想象之事,所以发生这种兄弟相争,自相残杀可能就在平常不过了,可是在史料中,有人杀兄得到千古骂名,有人成为人生赢家,又有种种不同了!就比如说曹丕,杨广,李世民三人同是杀兄夺位,但是谁又能够成为人生赢家,获得百姓的赞扬。

    先说曹丕,曹操众多儿子中,最中意的就是曹冲,曹丕,曹植了。曹冲天资过人,小时候便显露出不同于常人的智慧,深得曹操的喜欢。估计照这样发展下去即位的就肯定是曹冲了,可是曹丕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与曹操性格极为相似,内心多疑且野心勃勃,为了自己的未来以及号令天下的权利当然不会让曹冲继续取得曹操的欢心,所以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杀了曹冲。曹冲为人善良稳重确实是继位的不二人选,可是奈何得到太多曹操的关注,显露出太多让人嫉妒的光芒。只剩下曹植,可这位宅心仁厚的主根本无心夺位之事,杨修被杀之后抑郁不得志,被曹丕百般逼迫,经历这些以后,更不可能从这场争斗中胜出。自然曹丕赢了,只手遮天的权利,别人的俯首低眉,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在位仅仅六年,期间虽然兢兢业业,然而并无出彩之地,可能他的智慧都用来和手足斗智斗勇了。这样的朝代无功,也没有太大的过失,被人诟病的也只有皇位得来的手段,人民生活不好不坏,没有理由叛变,后来曹睿即位,可惜像他父亲一样没有活多久,再后来便是曹芳,沉寂已久的司马家族决定也尝一尝权力的滋味,抢走了帝位,其实不怪司马家族,谁都不想辅佐一位资质平平的皇帝。

    再来说说杨广,这位被史料极不看好的人。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虽然史料都是由成功之人编写,可是不能说完全不符合杨广的性格,有些还是有据可考,只是夸大了事情的严重程度。杨广同曹丕一样同是通过杀兄得到的皇位,不得不承认他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对后世的发展极为有利,创建的科举考试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进入朝堂,可是也不得不承认,他不断地发动对吐谷浑、高句丽等国家的战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此之外,隋炀帝贪图享乐,追求享奢的生活,他命人在洛阳东都重新修建了宫殿,浩大的工程费用都由百姓们支付。隋炀帝在后宫中网罗了大量美色,以至于后来,他无心兼顾朝政,只知和妃嫔们玩乐。可能功不抵过,他的所作所为让曾经支持他的集团都离他而去,让百姓处于民不聊生之中,自然他的时代就结束了!

    最后说说“千古传扬”的李世民,到现在都疑点重重的玄武门事变,成为皇位争夺中的转折点,也让他成为了一个通过杀兄得到皇位的人。然而李世民不像前两位这样,励精图治,创立了“贞观盛世”,直到晚年,虽然听从的谏言没有以前那样多,但是基本的治国之道依然严谨的执行,并且还著书来检查自己的对错。这样的盛世又有谁不像待,能够传承下去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虽然都是杀兄得来的帝位,但即位后才开始真正的战争,只要做错了,就会加深你以前的错误,反之,为民着想,有正确的治国之道,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又有谁会执着于皇帝身份的由来。能够推进历史前进的人就会成为人们心中那个理所应当的皇位继承人!

    单字解释: 曹 丕 杨 广 李 世 民 都 是 杀 兄 夺 位 为 何 只 有 李 世 民 能 够 传 承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