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三国时不听前辈之言,酿出大错的三位典型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自古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话其实蕴藏着道理,毕竟老人经历多,经验教训也多,就更不要提三国时,那些九死一生的名人了,更是能一眼看穿事物或人的本质。

    可惜,就在三国中有三位典型人物,未能听从前辈之言或老爸的特意嘱托,而酿出大错,都说谁呢?还是先看第一位,这位很容易就能想出,正是曹丕!

    曹操活着的时候,曾特意嘱托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曹操之所以对司马懿有这番评价,存于史书上的证据,是司马懿有“狼顾相”,且还梦见“三马同槽”。

    虽看着这理由,有点八卦感,但曹操的八卦,想必任何人都要重视,可惜偏偏他儿子曹丕似乎没放在心上。曹操死后,曹丕提拔重用司马懿,虽设置了曹休、曹真等几道关卡防备司马懿。

    可人算不如天算,曹家人都短寿,司马懿太能活,结果最后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事件,一举拿走曹魏大权,应验曹操的嘱托,从此三国进入了三分归晋时期。司马懿最终能夺走曹魏大权,究其根本,就是曹丕时期,放出了司马懿这只老虎。

    皆知曹操一生不称帝,是想让后代称帝,但曹操当时不杀司马懿,是否有想让后代处理掉这个隐患,摘除掉这个刺儿的考虑?应该是有的。可曹丕却只吃老爸留下的糖,不摘刺儿,终于酿出大错。

    第二位是刘禅。对于刘禅来言,他不听老爸和前辈嘱托的事太多了,使得许多人都咬牙切齿,但其中一件却体现出了刘禅的厚道,这就是重用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诸葛瞻可谓是蜀汉的小神通,但诸葛亮却一针见血的嘱托道: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诸葛亮之所以点出诸葛瞻“不为重器”,理由是嫌诸葛瞻成就出现的早,八岁就表现出了非常才华。其实深究原因,恐怕就是害怕诸葛瞻虽有才华,但由于是自己的儿子,必然会缺乏相关的历练,所谓“木不雕不成器”。

    但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又是嫁女给诸葛瞻,又是重用,果然诸葛瞻虽有凌云志,却没有相关的权谋手段,在邓艾破蜀中,他去守绵竹,却由于没相关军事经验,又不听从良言,致使兵败绵竹。

    诸葛瞻主导的绵竹之战,又是蜀汉抵抗的最后一战,可见诸葛瞻的战败,对蜀汉打击之大。但无论怎样,刘禅不听诸葛亮嘱托,重用诸葛瞻,在金戈铁马、权谋横行的三国时期,却透出些难得的温情来。让人看到了刘禅,是一位很有人情味的君主。

    第三位就是诸葛亮本人。诸葛亮一生功绩无双,后世之楷模!但诸葛亮是人,不是神,自然也存在缺憾,这就是马谡!而刘备对于诸葛亮来言,既是主公,也是前辈,毕竟两人岁数相差很大。在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特意嘱托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

    但诸葛亮却没有听从,在第一次北伐时,就是由于任用马谡守全局战略关键点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在形式大好下陡然急转,以失败而告终。

    这次失败对诸葛亮的打击可谓巨大。一则马谡是诸葛亮重点培养的后辈骨干力量,甚至堪称诸葛亮的接班人。二则是,第一次北伐是所有北伐中形式最好,准备最充分的一次。但最终结果却是,因诸葛亮没有听从刘备之言,酿成大错。

    无意责怪诸葛亮,小编也没这资格和胆量,敢对诸葛亮指手画脚。这只能说明,一个人哪怕再完美,也终究是人......

    单字解释: 不 听 老 人 言 吃 亏 在 眼 前 三 国 时 不 听 前 辈 之 言 酿 出 大 错 的 三 位 典 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