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河北故城出土明代石碑 佐证董仲舒“下帷授徒”

    2023.07.1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碑文上刻记的“董仲舒下帷授徒”清晰可辨。故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衡水3月17日电(崔志平赵栋)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文物管理所17日透露,该县房庄镇榆林村出土一通明代石碑,佐证了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授徒”的相关情况。

    据介绍,此碑立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有409年历史。碑体长230厘米、宽90厘米、厚30厘米,出土的仅为碑身,已断为两截,右上残缺。碑文计18行,每行53字,末行66字,记载了重修泰宁寺的过程及明代时当地人追记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授徒”的相关情况。

    石碑出土时的整体情况。故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故城县文物管理所文史专家姜玉岭说,据史料记载,董仲舒幼时便在董学村(今故城县房庄镇董学村)求学读书,青年时代又在此下帷讲学,传道授业。此碑佐证了到明代时,当地人仍对董仲舒在此读书、授业的历史场景印象深刻,并勒石为铭,为当代董仲舒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非常有价值。

    出土的石碑为青石材质,碑体厚重。故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至于泰宁寺的来历和初建时间已不可考,当地村民口口相传以前在村中有过这座寺,此后损毁,这通碑的出土也以实物证明了泰宁寺曾经存在过。”姜玉岭说。

    正在辨识碑文。故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董仲舒,西汉广川(河北景县)人,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大一统”思想的哲学家,其论述促成了中国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文化断代的文明古国。(完)

    单字解释: 河 北 故 城 出 土 明 代 石 碑 佐 证 董 仲 舒 下 帷 授 徒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