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他的武力不输吕布和关羽,却一生未遇明主,结局悲惨且不为人所知

    2022.05.1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三国时期,时局混乱,无数英雄豪杰涌现于世,在这偌大的战场上一展宏图。

    其中,又以武圣关羽,飞将吕布最为出名,两人武功卓越,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三国时期的最强武将,然而,这个印象基本都出自于《三国演义》之中,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成分。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真有一位不输关羽、吕布的名将,但是却一直找到明主跟随,最终落得悲惨下场,这个人就是文鸯。

    落魄的王家

    文鸯原名文俶,因为小名叫阿鸯,所以史称文鸯,是三国时期魏国大将文钦的儿子。文鸯绝对算得上是将门虎子,父亲文钦,爷爷文稷都是曹操手下的猛将。

    文鸯是文钦的第二个孩子,出身武将世家,和自己的弟弟文虎一起,自幼习武,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

    文鸯小小年纪就跟随父亲文钦作战,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深得同乡曹魏大将军曹爽信赖,而文钦也因为曹爽的纵容,在军中不可一世。

    但是,随着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年幼的魏帝曹芳根本无力主掌大权,所幸还有曹爽存在,司马懿非常忌惮着大将军曹爽,尽管他觊觎曹魏政权依旧,却始终碍于曹爽的存在,一直不敢造反。

    直到后来有一天,曹爽陪护曹芳离开了洛阳,要去高平陵祭拜祖先。

    司马懿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个机会,发动了著名的高平陵兵变,夺取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以曹爽为代表的曹家势力,土崩瓦解。

    曹爽失势以后,文鸯一家也迎来了苦日子,失去曹爽这个靠山,他们屡遭司马懿欺压。

    父亲文钦有苦说不出,只能在战场上虚报杀敌情况,来获取极少的封赏,文家只能勉强度日,还好司马懿已经达到了压制曹家的目的,对于文钦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当政,得知文钦谎报战场收获的行为,非常恼怒,又对文钦一家开展了新一轮的压迫。

    无奈之下,文钦只能带着文鸯、文虎两兄弟,离开洛阳去往扬州,抵御吴国的进攻,文钦就此和司马师结下了梁子。

    勤王立下大功

    司马师从父亲司马懿那里接过曹魏的军政大权,在朝堂之上不可一世,罢黜了曹芳,自己继续独揽大权。

    此事一出,就引发了许多人的不满,尤其是之前就和司马师有过节的文钦,文钦决定起兵勤王,联合了镇东大将军母丘俭等一批人,一同列举了司马师的十一条罪状,名正言顺的讨伐司马师。

    然而,本来决定一起勤王的邓艾却突然叛变,一路急行军挡在了文钦面前,而且还偷偷通知了司马师有人造反的事。

    文钦对于邓艾的叛变行为破口大骂,准备与邓艾决一死战,但是,司马师的军队却突然杀到,文钦一时间乱了阵脚,准备撤退从长计议。

    这个时候,文鸯主动站了出来,说应该趁敌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攻克敌军,文钦采纳了文鸯的想法,与他兵分两路,趁夜偷袭司马师的营地。

    而此时的司马师,正受困眼睛的疾病,痛不欲生,辗转反侧之际,听到文鸯正在外面大骂自己名字,还以为他已经杀了进来,吓得眼伤又加重了,但又怕自己的伤扰乱军心,就强忍疼痛,命人击退文鸯。

    文鸯当时还在门口叫骂,却一直没等到文钦与自己汇合,司马师的部队也杀了出来,文鸯自知不敌,就率领部队撤退了。

    《晋书》曾记载,文鸯走后,司马师连眼球都爆了出来,血流满地,让众将士出发征讨文鸯,认定文鸯士气受挫必定要跑。

    司马师的话只说对了一半,文钦确实想带着文鸯撤离,但是文鸯不甘心,就带领一队骑兵折返了回去。

    在上千敌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所向无敌,最后疾驰而去,司马师得知此事之后,当即就咽气了。

    后来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他把文鸯七进七出的这段勇猛,写在了赵云身上,这也是文鸯不出名的重要原因,论真实实力,文鸯绝对不输武圣关羽,和飞将吕布,可惜却因为没有跟随明主,而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

    英雄迟暮、可悲悲叹!

    虽然文鸯勇猛无敌,但是此次勤王行动却还是失败了,文鸯跟随父亲投靠了吴国,跟随诸葛诞一起,参加了第二次讨伐司马家族的行动。

    这次战争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吴国军队在司马昭面前节节败退。在这种情况下,吴军内部出现了互相猜疑的情况,首领诸葛诞气急败坏,一怒之下,杀了本来就和自己有矛盾的文钦。

    文鸯并没有参加这次的出兵,而是在小城中守卫,他听到父亲的死讯,就急忙想要带兵前往战场,结果身边的吴国士兵根本就不听他的。

    文鸯觉得自己如果继续在吴国待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就带着弟弟文虎跑了出去,投降司马昭。

    司马昭认为,反正文钦已死,这兄弟俩也不会有什么反抗之心,就将两人封为将军,为自己效力。

    文鸯非常感谢司马昭的不杀之恩,主动提出将为司马昭收复敌军,他带兵包围了之前的小城,一连几日都在城外高喊“连我都投降了,你们还在抵抗什么。”

    久而久之,城内的吴军心里防线崩溃了,纷纷出来投降。司马昭非常高兴,让文鸯、文虎两兄弟厚葬文钦,从此以后,文鸯就一直跟随司马家族了。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即位建立了晋朝,文鸯也成了晋朝的一位军事将领。

    当时,晋朝边境的鲜卑部落趁晋朝刚刚建立不久,频繁骚扰晋朝的边境地区,让司马炎头疼不已,文鸯主动提出要去平定叛乱。

    文鸯集结三州兵力,杀得鲜卑部落片甲不留,归降鲜卑部落二十万人马,名扬天下。然而,这却是这位猛将一生中,最后一次立功了。

    文鸯回到洛阳,接受了司马炎的封赏,意气风发,司马炎看到告辞而去的文鸯,始终是喜欢不起来,就在之后找了个借口,剥夺了文鸯的一切官职。

    文鸯本以为自己至少还可以苟活,但是白痴皇帝司马衷的即位,改变了文鸯的命运。

    司马衷没有能力管理晋朝,让东安王司马繇独掌大权,而这司马繇竟然是诸葛诞的外孙,当年诸葛诞兵败去世,司马繇把所有的过错都放在了文钦身上。

    面对文钦的儿子文鸯,司马繇也是恨之入骨,诬告他意图谋反,下令诛杀文鸯三族。

    可怜的文鸯,本来是三国后期的第一猛将,可以和关羽、吕布齐名,却一直得不到明主的信任和支持,最后还落得株连三族的下场,令人唏嘘。

    单字解释: 他 的 武 力 不 输 吕 布 和 关 羽 却 一 生 未 遇 明 主 结 局 悲 惨 且 不 为 人 所 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