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洪洞大槐树每期一姓——孔姓

    2022.09.0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人之有姓,与生俱来。姓氏作为社会个体或家族群体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社会往来、功名事业、典籍记载中,无处不在,可谓生而有姓,终生相随,死而传世,代代相承。

    01

    姓氏介绍

    系承微子启、仲衍, 始祖为孔父嘉。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七十二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孔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 泽、潞、辽、汾、沁五州, 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 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

    孔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

    02

    姓源

    其姓源主要有三:

    ① 源自子姓。据《广韵》《潜夫论》记载, 相传商代始祖契, 为帝·的次妃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 契长大后, 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被舜王任为司徒, 掌管教化, 居于商, 一说居于蕃, 赐子姓。契传十四代有汤, 汤以其祖吞玄鸟卵而生契故名履, 字太乙。汤成为商族首领后, 与有莘氏通婚, 任用伊尹执政, 建都于亳, 他积聚力量,经过十一次征战, 最后一举灭夏, 建立商朝, 迁都西亳。由于汤王是商朝的开国君主, 深得殷人的尊崇, 故其后裔以子加己为姓, 遂为孔姓, 是为河南孔姓; 另据《史记》《通志·氏族略》记载, 商朝至纣王时, 被周武王所灭, 建立周朝, 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朝歌旧地, 又令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监视武庚。武王死后, 成王年幼, 由周公旦摄政, 三监不服, 勾结武庚叛乱, 周公旦予以平定, 就把商纣王的庶兄商王帝乙的长子微子启, 封在宋国, 主持商族的宗祀。微子君死后, 由其弟微仲衍继位, 微仲衍的曾孙宋襄公生了弗父何, 弗父何生了宋父周, 宋父周生了世父胜, 世父胜生了正考父, 正考父历任戴公、武公、宣公三朝大臣, 他生了孔父嘉, 孔父嘉名嘉字孔父, 宋穆公时任大司马, 因华督作乱孔父嘉遇害, 他的儿子木金父年纪还小, 由家人抱着逃到鲁国, 木金父长大后以父亲的字为姓。称为孔氏, 从此在鲁国定居。木金父的孙子为防叔, 防叔再传至五世孙梁纥是当时有名的大力士。任鲁国陬邑大夫, 叔梁纥晚年娶颜氏女儿徵在为妻, 生孔子, 后来为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望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此后孔氏的发展成为一个显赫的家族。是为山东孔姓。史称孔姓正宗。

    ② 源自姬姓、姒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 卫国也有孔姓, 为周武王弟康叔之后裔; 陈国有孔姓, 为妫大夫孔宁之后裔。

    ③源自郑穆公兰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记载, 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 其中有两个儿子的后裔以孔为姓; 一个叫宋子, 生了公子喜, 喜字子孔, 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子孔中的孔字作为姓。另一个儿子叫圭妫, 生了公子志, 志的字叫士子孔, 志的后人以先人的字士子孔中的孔字作为姓, 是为河南孔姓。

    03

    郡望

    孔姓郡望主要有鲁郡、京兆郡、河南郡、会稽郡。鲁郡: 西汉初年( 公元前206 年)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三国魏及晋代改为鲁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04

    堂号

    孔氏的堂号主要有阙里堂、至圣堂等。阙里堂、至圣堂: 都是因孔子命名。孔子生于阙里, 是历史上的“大成至圣”。

    05

    堂联

    孔姓的堂联有: 泰岳钟灵; 洙源萃秀( 孔丘) 。东山振铎( 孔子) ; 北海倾樽( 孔融) 。两部鼓吹( 孔稚王圭) ; 五经撰疏( 孔颖达) 。齐名六逸( 孔巢父) ; 奕叶万年( 孔鲤) 。洙源萃秀; 泰岳钟灵( 孔林) 。安富尊荣公府第( 孔府) ; 文章礼乐圣人家( 孔仅、孔光、孔融、孔颖达) 。迎春不看东郊信; 贺岁同倾北海樽( 孔融) 。冲远列凌烟之班( 孔颖达) ; 巢父钓珊瑚之树( 孔巢父) 。千秋绝唱桃花扇( 孔尚任) ; 万古奇文论语篇( 《论语》) 。墨兰飞舞秀而劲( 孔毓圻) ; 思孟述贤博且精( 孔亻及) 。北海贤相, 名家簪缨继世( 孔融) ; 东鲁圣人, 嫡派道学开宗( 孔子) 。三山景色供图画; 六代风流人品题( 孔尚任《桃花扇》书中联句) 。三春云物归胸次;万里风烟到眼中( 孔尚任《桃花扇》书中联句)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河南孔庙联) 。莲潭水明, 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 俨如尼山( 台湾孔庙联) 。踏遍荒山犹未老; 历尽千辛更知甜( 孔繁森诗句) 。

    06

    名人

    九九版《辞海》收录孔氏24 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孔氏40 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237 例。孔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宋国有孔父嘉; 卫国有孔悝; 陈国有孔宁;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派创始人孔丘; 汉代著名经学家孔安国, 名臣、宰相、大司徒、太傅太师孔光,三国时文学家孔融; 唐代有孔颖达, 文学家; 清代有戏剧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曲阜人。

    07

    家谱

    孔姓的家谱有:《孔子世家谱首一卷、初集六十二卷、二集三十四卷、三集十卷、四集二卷》;《镇江孔氏宗谱十六卷》;《孔氏大宗支谱》;《牟平县孔氏次支谱书不分卷》;《孔氏祖庭广记》。〔字辈〕元朝孔氏第54 代衍圣孔思晦始用辈字, 并定55 代为“克”。56 代到85 代字辈谱为:“希言公颜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1920 年, 孔氏第76 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续修第86 到105 代字辈谱为:“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山东曲阜孔氏第六十六世至第八十五世的字辈谱为:“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会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08

    迁徙

    孔父嘉为春秋时宋国贵族,当时的宋国, 国都在商丘, 其辖地在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一带。故孔姓最初的发源地之一应说是在今河南商丘一带。至孔父嘉的后代因避祸而逃奔鲁国, 并且在鲁国定居了下来, 这可算是孔氏家族第一次东迁。虽说是第一次东迁, 但意义却很重大, 以至后世鲁地竟变成了孔氏繁衍的居地。孔姓在秦汉之际, 就已是鲁地一大望族, 并不断地向四周邻近的省份迁徙繁衍。据有关史料记载, 其具体播迁情形大致上是: 两汉时期, 孔子后代除有一支居鲁国祀奉孔子香火外, 其他人因在朝中做官, 子孙多居京兆长安和洛阳一带。如孔子12 世孙孔延年, 汉武帝时为博士, 后任少傅、大将军。其子孔霸, 汉宣帝时为太中大夫, 高密相, 元帝时赐封关内侯, 号褒成君。其后5 代世袭关内侯, 居于京师。东汉时, 孔子18 世孙孔损之后世袭侯爵10 余代, 多居洛阳一带。此时, 孔氏后裔有居于河北下博、常山者。孔氏南迁较早, 始于汉末。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后, 因北方连年战乱, 开始大举南迁。据有关史料记载, 汉末, 孔子后裔有一支从梁国徙居会稽山阴。此后, 会稽孔氏兴旺发达, 历两晋、南北朝时代有名人官宦, 他们的子孙散居江浙各地, 成为江南望族。唐宋年间, 孔姓子孙除大部分仍居住在河南、陕西、山东、河北一带外, 还有不少孔氏南迁落籍江南各地。到北宋末年, 由于金兵南下, 中原战乱, 又有一支孔姓随宋王室南渡, 辗转到达临安, 其后逐渐分居到今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分别形成当地巨族。在元、明两朝, 还有孔姓支族居于江夏、临川、江宁、池州等地, 并陆续向四方徙居。明清之际, 再迁入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地。清代以后, 孔姓子孙已遍及全国各地。

    洪洞大槐树移民黄骅孔氏一支始祖同金、李三姓, 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黄骅镇东孙村; 黄骅孔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滕庄子乡孔店村; 黄骅孔氏另一支始祖同韩二姓, 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官庄乡孔韩庄村; 昌平孔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昌平县北安河村; 蒲城孔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蒲城县大孔村; 清水河孔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清水河县韭菜庄村。

    莘县孔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莘县孔堂;临清孔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临清孔庄;东昌孔氏一支始祖于明代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东昌孔堂;东昌孔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东昌五里墩;泰安孔氏一支始祖于明朝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宁阳县东直界;日照孔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五莲县泊子;寒亭孔氏一支始祖于明初由山西洪洞迁山东省诸城市孔家崖头。

    09

    分布

    孔姓在山东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河南东部、东北三省大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4%以上,山东地区可达0.84%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8%;在其他地区,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14%,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76.2%,其中比例不足0.1%的地区占了58%。

    10

    洪洞县分布

    大槐树镇:常三社区居民委员会、梗壁社区居民委员会、窑上、南官庄、李堡、北周壁、秦壁、上纪落

    赵城镇:北街、侯村、西沟里

    广胜寺镇:下庄、油耳山

    万安镇:万三、西梁、南步亭、普安、孔庄、鲁生、垣上、三教

    明姜镇:孔家滩、孔家崖、大连沟

    苏堡镇:苏堡、西尹壁、南尹壁、东尹壁、中尹壁、下鲁、山头、原上、蜀村、古县、郭盆、董寺、柳沟、北铁沟

    甘亭镇:东孔、西孔、天井

    曲亭镇:曲亭、吉恒、内坦

    淹底乡:淹底、里开

    堤村乡:堤村、后涧、跃上、南石明

    辛村镇:杜戍

    龙马乡:景村

    11

    孔姓明代人士

    孔公姓:明初,原籍赵城,保举河南信阳州吏目。(《赵城县志·科举人目上·仕籍上》)

    孔宏听:明嘉靖年间人,原籍赵城,任山东阳谷教谕。(《赵城县志·科举人目上·仕籍上》)

    孔 缓:明万历年间人,原籍不详,任赵城县主簿。(《赵城县志·职官上》)

    孔 琏:明永乐年间人,庚子科举人,原籍赵城。(《赵城县志·科举人目上·仕籍上》)

    孔尚当:明万历年间人,原籍不详,状头。(《洪洞金石录·明平阳府抚按两院告示碑》)

    孔闻道:明嘉靖年间人,原籍赵城,任北直掷县教谕。(《赵城县志·科举人目上·仕籍上》)

    孔彦文:明宣德年间人,原籍洪洞,任陕西延安府通判。(《洪洞县志·选举表·岁贡》)

    孔 诏:明初人士,原籍赵城,任陕西宁远知县。(《赵城县志·科举人目上·仕籍上》)

    孔 重:明永乐年间人,原籍洪洞,任湖广枝江县知县。(《洪洞县志·选举表·岁贡》)

    单字解释: 洪 洞 大 槐 树 每 期 一 姓 — — 孔 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