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开启历史上的第四次大分封,难道他不害怕吗?真实情况是不得已

2024.03.27 | 历史网 | 次围观

朱元璋的分封与刘邦的分封属于异曲同工,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比较大的分封,其分封的原因几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强化宗室的力量,避免皇权(王权)旁落。

第一次出现的大分封是西周分封。西周之所以分封是因为牧野之战虽然灭商,但旧商贵族和原来商的属国实力还是很强大的,作为兴起于西部的周来说,实力上是不具备统一当时的势力范围的。只能依靠分封宗室和功臣以及原来商的方国当然还包括旧商贵族来稳定王权。这个时候的周王室只相当于一个超级诸侯国,只要其他诸侯国服从周王室,按时朝觐,按时纳贡,王室需要打仗的时候能够派兵,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就是老大,没有人管。因此,周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而是一个松散的诸侯联盟。

这个松散的联盟能够

维系几百年的基础是分封制和宗法制,最核心的是王室的实力还有姬姓国的血缘。西周除了几个昏君,然后和姬姓国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最终诸侯国和周王室离心离德,开始了春秋五霸时期,由于周王室大规模的分封,使得在有统一天下野心的诸侯短时期难以统一天下,周王室还是名义上的天子,只不过已经是傀儡了。到战国时期,天下只剩下主要的七个诸侯,周天子连傀儡都做不成了,开始了统一大战,最终周朝终结于曾经为王室放马的秦国。

第二次出现的大分封是汉初分封。汉太祖刘邦从秦朝走来,他对于分封的危害是了解的,在成为帝王以后,也不希望他人在权力上分羹。刘邦之所以分封异姓八王(最终为七王),是当时汉初刘邦实力弱的表现,对于韩信等功臣不得不封王,为了避免留下祸患,在汉朝局势平稳后,这些封王除长沙王吴芮善终,赵王张耳因去世过早外,其余都被刘邦想办法除掉。客观地说,刘邦这样做未免有卸磨杀驴之嫌,但对于维护王朝统一发挥很大作用。异姓王的存在对于汉朝的统一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为了避免出现变故,刘邦同时分封了同姓九王。同姓九王的出现就是为了抗衡异姓王,护卫汉朝皇室,这九人中包括刘邦的儿子、弟弟,这些他的至亲,就是要家族共同治理天下。

当然,刘邦分封同姓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刘邦的平民出身,没有很强的家族实力。统一天下的秦国,属于老牌诸侯,成为强盛的诸侯国有几百年的历史。看《史记》等史料对刘邦的描写,很明显他的家族并不是名门望族,顶多算可以自给自足的庄户人家。这样的家庭出身能够成就帝业足见刘邦的厉害。

没有很深的家族基础,刘邦想稳固天下,需要靠的只有儿子、弟弟这样的血缘至亲,所以刘邦在几个儿子很年幼的情况下(刘肥除外),也把他们分封到对抗异姓王和抵抗游牧民族的第一线,依靠血缘维系天下是刘邦巩固皇权的思路。本质上这样做是没做的,但是刘邦可能忽略,也可能过分相信汉朝廷,更有可能不得已而为之,刘邦忘记了东周时期诸侯架空王权的事实。血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远,东周天子和姬姓诸侯国的血缘已经远到可以忽略了,对于王室自然就没有所谓的忠诚了,原来担负的共同维护王权的职责自然消失了。

刘邦分封的同姓诸王也有类似的情况,刘邦没赶上,因为都是自己的儿子、弟弟还有侄子,他们没有胆量推翻汉朝,王是刘邦封的,效忠刘邦理所当然。刘邦去世后,刘盈继位,吕后掌控实权,作为嫡母的吕后,收拾了丈夫的好几个儿子,目的很明确是为了维护儿子的帝位,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敢反抗,刘盈是合法继承人,吕后是合法的皇太后,没有人有实力挑战皇权。但真正出现的转折是刘盈、吕后先后去世,吕氏外戚专权,同姓王包括同姓侯和功臣派共同努力夺回了天下。最终刘邦第四子刘恒登基,成为皇帝,但刘恒的帝位属于大臣和皇室推举的,也不是嫡子,其皇位遭受一定的挑战,由于刘氏家族除了刘交,其余都是刘恒的弟弟和侄子,刘恒还能镇的住。到其子刘启时,与同姓王的矛盾加剧,出现了七国之乱,虽然汉朝廷胜利,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并且由于出现了家族内部的自相残杀,刘启最终没有获得庙号。到刘启儿子刘彻时,通过推恩令,逐步解决了分封问题。

第三次分封是西晋分封。西晋之所以分封是晋武帝司马炎看到了曹魏宗室孱弱,自己才获得了天下。因此,司马炎在统一天下以后重点要做的就是巩固宗室的力量,开始了大量的分封诸王。这次的分封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裂土封国,而是让司马家的人掌握军事大权,在必要时勤王。司马炎的这个设计实际上是没有问题的,严格管理自家这些王爷,然后在关键时刻能够捍卫皇权。而且司马炎还是对于封王采取了多重措施,既分封了和自己血缘相对远的宗室王,又分封了皇子王,这些王,对外维护司马家的天下,对内也可以相互制衡。

司马炎的分封设计接近天衣无缝,在位时,也没有哪个王敢轻举妄动,但是他一生最致命也是最被诟病的就是继承人选择。嫡次子司马衷几乎就是低能的表现,在智力上是低于正常人的,根本不配为帝王。把天下交给司马衷本身就是个错误,当然司马炎能够一统天下,虽说沾了祖宗的光,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也是做了很详细的设计,多重保险,确保儿子安全继位。

这就好比地主家的傻儿子,家里的财产人人都会惦记。司马炎也知道儿子脑子有问题,但是毕竟嫡妻所生,迫于压力,强行立其为储君。司马炎为了天下在儿子手中崩盘,也做了很多的顶层设计,让皇后的堂妹成为新皇后,自己的老丈人杨骏辅政,让宗室司马亮也参与进来,还有其他宗室在地方上掌握军事大权,关键时刻可以勤王。

在安排后事的问题上,司马炎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低估了野心家们的野心,一个是他的老丈人杨骏,一个是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这其实更像地主家里的事了,一家之主智力低下,外戚专权,先是杨骏试图独揽大权,被贾南风联合宗室打败,弄死了。接着贾南风又开始不老实,司马家族开始了清除外戚勤王的过程,但是自己家人也打起来了。司马家的混乱,给了关外游牧民族机会,中国历史出现了新的状况。

这是在朱元璋分封前的三次分封,当然朱元璋的分封是第四次了。前三次分封共同点都是开国分封,也都是为了护卫皇权(王权),也都非常重视血缘,主要的分封对象是宗室。巧合是分封制都导致了诸侯与朝廷(王室)的对抗。周分封前期是成功的,后期周王室相当于是一个小诸侯了。汉分封对于对付异姓王、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蛮夷等部落是起到作用的。但是,在开国皇帝刘邦去世后,刘氏家族内部矛盾开始出现,并逐步激化,七国之乱的爆发,预示着汉朝分封的失败,汉武帝的推恩令则是在有颜面的削藩,分封名存实亡。晋分封,则是为王朝内乱加了新一把火,是前三次分封最失败的一次。西晋在实现短暂统一后,因为内乱早早退出历史舞台。

朱元璋分封的最主要理由就是为了维护皇权,朱元璋家族比刘邦家族更单薄,稳固天下靠得住的还是至亲骨肉。元朝的灭亡,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强,皇帝不得藩屏之助。因此朱元璋在大封功臣的同时,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并把除了太子朱标以外的各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尤其在防范北元的最前线都布置了自己的儿子。当然,单独一个儿子并不能守住战略中地,他把部分战将派到了分封的诸王中间,让他们带自己的儿子打仗。在这个过程中,燕王朱棣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并展示了军事才干,但是他也没有能力威胁大明朝廷。

明初的藩王严格来讲和周汉的分封不一样,藩王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管理地方事务的,只是掌握少量军队,大约有3000人左右。这么多点军队并不足以撼动大明朝廷,由于没有能力插足地方事务,军需保证也没有朝廷强,因此正常情况下,明朝的藩王并不足虑。问题还是出现了明太祖朱元璋身上了。朱元璋共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错误是没有在去世前替朱允炆解决了燕王。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但也有虎毒不食子的说法。朱元璋看到了燕王的威胁,也提醒朱允炆警惕燕王,但却把棘手的燕王留给了政治经验不足的朱允炆,而朱允炆在削藩过程中有显得操之过急,最终削藩不成,反被夺位。

第二错误是剪出功臣时间过早。朱元璋在后期大杀功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帮助朱允炆上位,尤其蓝玉等人,会成为朱允炆的大威胁,但是其他不是常遇春家族的功臣完全可以留用。由于过分的杀功臣,让很多功臣在与朱棣叔侄的大战中,几乎中立。这将让胜利的天平向弱的一方朱棣倾斜。

第三个错误是顾命大臣不行。虽然没有正式的顾命大臣,但朱元璋确实也为朱允炆留下了好班底。从后来的情况看,朱元璋留下的力量有点太偏文了,而且能力真的很一般,齐泰、黄子澄这样的人,建文帝刚刚继位,立足未稳就开始削藩,这明显是失策的。对待自己的叔叔下手,侄子也是不孝,最主要的是要找个恰当的理由。盲目削藩,让朱棣有了清君侧的口实。还有方孝孺,学问是有,但是很迂腐。可以说,朱元璋是真正没有给孙子留下好用的人。

客观地说,朱元璋的分封在当时是没有错的,如果朱允炆把握好,是没有问题的。有人说分封不利于中原王朝大一统的局面,这个问题不能就分封的坏结果论,就分封制的设计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周分封是本身实力不济,不能辐射到广大的土地,只能靠分封维持统治。而周分封失败的主因是统治者阶层腐化,周幽王废长立幼,引起内部变动,导致外敌入侵,王室无法安存,沦为傀儡的。

汉朝如果刘邦刘盈一系持续执政,保持正统性,会逐步削弱藩王,有可能避开七国之乱。即使汉朝出现了七国之乱,封国也没有危害汉朝廷。就本质来讲,大一统一旦建立,封国推翻朝廷是很难的。晋分封并不能说是失败了,而是继承人选择出现了问题,多重保险的司马炎,并不能保证低能儿子司马衷成为合格的皇帝。军国大事,交给了一个不能正常履职的人,分封不分封都会乱。

明分封在三次分封基础上,在分封制度设计上已经逐步合理,但再精明的朱元璋也管不了身后事,再狠毒的朱元璋也有虎毒不食子的一面。一个相对不合格的皇帝朱允炆毁了朱元璋传位朱标一系的设想,马上皇帝朱棣开启永乐盛世,明朝进入朱棣一系,天下还姓朱,还是朱元璋的后裔,朱元璋的分封并不能完全说不成功。

单字解释: 开 启 历 史 上 的 第 四 次 大 分 封 难 道 他 不 害 怕 吗 ? 真 实 情 况 是 不 得 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