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开国上将去世后,为何没有一个好友来参加葬礼?真相让人泪目

2023.05.19 | 历史网 | 次围观

近代时期的中国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近代,我们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国家主权被任意践踏,人民群众被剥削欺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无数的有志之士,仁义之士,进步之士,在革命的感召之下,拿起了手中的武器,向着侵略者、反动派,发起了斗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道路之上,无数的革命先辈筚路蓝缕,披肝沥胆,为了自己的革命信念而不断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做出了表彰,并授予了相应的军衔。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了军衔制,而此时授衔仪式中,有55位军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而在后来的1956年,以及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又根据个别军官的突出贡献,再次进行了授衔。这一共57位上将,在后来被人们称为开国上将。

而在1956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军官,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王建安上将。作为开国上将,王建安在生前得到了人们的敬重,然而在去世之后,却没有一个好友来参加他的葬礼,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王建安是一名革命资质非常老的革命战士,早在土地革命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08年10月12日,在湖北省黄安县桃花区朱家垅村的一个贫苦人家中,一个男娃出生了,他就是王建安。

由于家境贫寒,从小王建安就开始为家庭承担负担。为了补贴家用,王建安还曾给地主放过牛,做过短工。但是即使这样,王建安也没有放弃过学习,他利用空闲的时间学习写字,看书。

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辛亥革命之后的混乱局面,军阀各自为战,而与此同时外国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面对这样的乱世,16岁的王建安秉持着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壮志,离开了家乡,来到了武汉地区。

来到武汉之后,王建安就加入到了当时的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部队当中。但是不久之后,王建安看到了旧军阀主义军队的封建落后之处,于是决定退出军队,回到了老家黄安。在黄安,王建安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影响,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和赤卫队,开始对抗反动者。

1927年8月,由于王建安在革命事业上的突出表现,他成功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在革命战争期间,王建安充分的展现了自己在作战方面的能力,屡立战功。从最开始的一名普通的战士,升任到班长,再由班长,做到了排长、连长,再到后来的营长。

土地革命开始之后,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之下,进行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而这一行动也让国民党反动派十分的忌惮,于是组织发动了多次针对红军的“围剿”战争。

在反“围剿”期间,王建安曾多次参与和指挥部下,针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进行反抗和突破,每次都能够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下达的任务。1931年11月,王建安由于表现突出升任为红四方面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的副团长,而在两年后,王建安就成为了当时红30军88师的师政治委员,组织部下军队进行了多次艰苦的战役。

在当时,王建安被人们称为是既能带兵打仗,又能做好政治宣传工作的“军政双全”的革命战士。例如,在我军在川陕苏区进行反“六路围攻”的时候,红88师的师长在战斗中不幸牺牲。然而此时,战事紧急,一支部队不能没有一个指挥打仗的司令员。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师政治委员的王建安亲自带着88师的弟兄们,向敌军发起了反击,成功的击退了敌人。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之后,全国人民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期间,王建安更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贡献在反对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事业当中,歼灭了许多的侵略者。

抗战胜利之后,王建安又马不停蹄地投身于解放战争中,率领着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亦称山东兵团),参加了关键性的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为之后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9年4月,国共双方的战争局势已经完全向共产党一方倾斜。在中央领导人的一声号令之下,百万雄师,渡过了广阔的长江,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总决战。而此时的王建安也率领着第7兵团,参加了这次战役。

渡江战役结束之后,王建安所带领的部队,解放了杭州城。在此之后,王建安就被任命为浙江军区的总司令员。面对这样一位元老级的革命功臣,人们都十分的尊敬。而更让人敬佩的是,当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的时候,王建安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保卫祖国的疆土和国家主权不受到侵犯。

因此,针对王建安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以来的突出表现,1956年的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同时还授予了一级八一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以及一级解放勋章一枚。

自此之后,王建安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继续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贡献,是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位恪尽职守的革命老干部。然而不幸的是,在1980年的7月25日,王建安因病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逝世,一时之间,王建安昔日的战友,家人以及全国民众,都陷入了无尽的悲伤。

然而就在王建安葬礼的那一天,却没有一个人前来悼念,这不禁让人们感到十分的疑惑。但事实上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将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的王建安,在去世之前特意地嘱咐过他儿子,要大家不要来开追悼会,也不要弄什么遗体告别会议,甚至还要求儿子不要向自己的生前好友通知自己已经去世的消息。

静悄悄地来,轰轰烈烈的走,作为一名开国上将,王建安的一生为国为民,本该轰轰烈烈的接受人们的敬仰,但却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我们而去,甚至他的战友,都不曾收到过关于王建安老人去世的消息。

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我们之所以能够生活在如今这样安定的环境当中,是因为已经有无数个向王建安将军一样,奉献自己,点亮他人的革命先辈们。在和平安康的今天,我们更加要记住这一点。

单字解释: 开 国 上 将 去 世 后 为 何 没 有 一 个 好 友 来 参 加 葬 礼 ? 真 相 让 人 泪 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