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埋在我国龙脉上的三个人,一个挖不得,一个不敢挖,一个挖不了

2024.04.27 | 历史网 | 次围观

堪舆术,即为相地之术,是我国一门历史悠久的玄术。在中国古代时期,堪舆大师根据阳宅和阴宅的地形、环境、结构以及坐向来推断吉凶。古人认为,一处风水宝地,能够聚集气运,使家族兴旺发达。

不仅如此,在封建统治者的眼中,风水甚至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因此在中国风水学中,出现了一个概念——龙脉。所谓龙脉,就是指如同龙般翱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在古人的眼中,龙脉不仅可以藏风蓄水,还能保佑家族大富大贵。

因此,中国古代的帝王,都非常重视龙脉,将皇家陵园修建在龙脉之上,以保证国家兴盛不衰。不仅如此,保护龙脉不被破坏,也是统治者们十分看重的事情。例如在清王朝时期,就曾为了保护皇陵的风水,而禁止开采鞍山铁矿。我国的很多皇帝陵寝,都安葬在龙脉之上,其中就有三个人,一个不能挖,一个不敢挖,一个挖不开。

首先第一个不能挖的,就是黄帝的陵寝。黄帝是我国古代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同时也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黄帝与炎帝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两人是同一个部落的人,后来成为两个敌对部落的首领,在阪泉之战中,黄帝打败了炎帝,最终两个部落逐渐融合成为了华夏族,而其后代则被称为炎黄子孙。

在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不仅如此,相传黄帝还发明了舟车,因为也被称为“轩辕氏”。同时,黄帝的妻子嫘祖首倡蚕桑,发展了织丝事业。在部落治理方面,黄帝善于训练军队、团结部落,同时创立了许多新的制度,结束了原始部落之间的野蛮冲突,为华夏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黄帝一直活到了三百岁(实际是118岁),而后被葬于上郡阳周之乔山。而后,人们为了纪念黄帝,每年都会在此地祭祀。最早的祭祀活动出现在公元前442年,而后历代帝王都会在黄帝陵举行国家大祭。直到今天,每到清明时节,很多海内外华人都会到黄帝陵祭祖。因此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挖自己先祖的陵墓的。

第二个不敢挖的皇陵,则是秦始皇的陵墓。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的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而后葬于骊山陵墓当中。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这座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7年,历经39年的时间,由丞相李斯亲自设计,共用了将近80万人力,才最终修建而成。

秦始皇陵是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而建造,所谓“事死如事生”,在皇陵中有宏伟壮观的寝殿建筑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相传在秦陵的地宫当中,有着许多珍贵的随葬品,也正是因为这样,秦始皇陵内的机关陷阱重重,充满着危险。不仅如此,在当前文物保护技术不够先进的情况之下,贸然地挖掘秦陵地宫,无疑会对里面的文物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因此,专家学者也不敢贸然挖掘。

最后一个挖不开的陵墓,便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于公元705年驾崩于上阳宫,并以皇后的身份葬入到乾陵中。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的唐皇陵。这是因为乾陵依山而建,位于梁山之上,地宫位于山体之中,倘若不能准确地找到地宫入口,要想进入墓室,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例如在唐朝末年黄巢之乱时,曾动用了40万人挖掘乾陵,却一直没能找到地宫入口,而留下了一条深约四十米的长沟。因此,乾陵也被称为挖不开的陵墓。

当然,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之下,大多数陵墓都能够被挖掘。然而,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政策,无论如何,对于历史遗留的珍贵遗产,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尽最大的能力保护,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功绩去挖掘。

单字解释: 埋 在 我 国 龙 脉 上 的 三 个 人 一 个 挖 不 得 一 个 不 敢 挖 一 个 挖 不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