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他是军事奇才,又是政治侏儒,他留下的一句箴言千古流传

2023.12.18 | 历史网 | 次围观

公元前196年11月,吕后联合萧何,把韩信骗进了长乐宫。韩信抬头问道:“您想好如何杀我了吗?”吕后笑道:“皇帝承诺你,五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光不杀,见铜不杀、见铁不杀。”说罢,吕后挥挥手,冲上来一群手持竹签的宫女,将韩信活活扎死了。

这一幕,在《史记》中没有记载,在《汉书》中也没有记载,甚至在《西汉演义》这本小说中也没有记载,因此,所谓的“五不杀”和韩信被吕后用竹签扎死,纯属民间传说,当不得真。

关于韩信之死,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是这么说的:“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意思是说,吕后命令宫中武士将韩信捆绑之后,就在长乐宫的锺室里给斩杀了。

韩信其人,与霸王项羽类似,都是军事上的奇才,政治上的侏儒。韩信曾和刘邦交谈,说项羽有妇人之仁,在权益分配之时,踌躇而不能决断。而优柔寡断,韩信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初,被陈平评价为项羽的“骨鲠之臣”的钟离眜在项羽败亡之后,就前去投奔与之交往过甚的韩信。

刘邦怨恨钟离眜,听说钟离眜被韩信收留了,于是下令韩信将其交出,而韩信犹豫不决。如果交出钟离眜,韩信将背负上卖友媚上的骂名,为天下所不齿;如果他继续藏匿钟离眜,又会加深刘邦对他的猜忌。果然,就有人趁机上书刘邦,说韩信蓄意谋反。

刘邦恼怒韩信,从韩信挟制称王开始的。当时形势所迫,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刘邦为了获得韩信的援助,只好将其封为楚王。如今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就想挥兵南下,攻打韩信的楚地。刘邦召来了陈平,想听听他的意见。陈平问刘邦:“有人上书韩信谋反这件事,韩信知道吗?”刘邦回答:“不知道!”陈平又问:“敢问陛下,我们汉军是否比楚军更精锐?”刘邦实话实说:“不如!”陈平再问:“陛下军中将领,领兵打仗是否能强过韩信呢?”刘邦黯然:“无人能及!”于是,陈平总结道:“如今,陛下的军队和将领都不如韩信,此时出兵伐楚,我们没有胜算的把握啊!”

刘邦见陈平否定了出兵伐楚,就要求陈平拿出一套完整的方案。陈平说:“自古以来,天子巡游天下,诸侯都要前来迎接。南方有云梦大泽,陛下可出巡云梦,派出使者通告各诸侯到陈县朝会。”

韩信听说刘邦巡游云梦,心中愈发不安起来。陈县就在楚国的西部边境,如果韩信不敢前去陈县,难免会坐实谋反的罪名;如果韩信前去陈县,他又害怕刘邦趁机将其杀害。这个时候,就有人建议韩信:“陛下此番前来,应该是因为钟离眜。如果大王将钟离眜斩杀,提着钟离眜的人头前去拜见陛下,陛下一定会释怀高兴,大王的灾祸自然也就解除了。”

韩信也不知道如何决断,就召见了钟离眜。韩信也没有说要杀了钟离眜,只是东拉西扯将自己的困境说了一遍,又提起了部下的意见。钟离眜似乎看透了韩信,平静地说:“刘邦之所以没有出兵伐楚,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之所以不敢,是因为我在这里。如果你想杀我,取媚汉王而解除自己身的祸患,就是大错特错了!我今天的下场,就是你明天的下场。”

韩信听罢钟离眜更加不知所措。钟离眜失望地看了韩信一眼,怒斥韩信说:“你绝非长者,更不是厚道人。”说罢,钟离眜挥剑自刎。

韩信提着罢钟离的人头,前去陈县谒见刘邦。韩信没有等到刘邦的夸赞,而是一批早就准备好的武士。此时的韩信,才恍然醒悟起来,他仰天长叹,说出了当初范蠡逃离越国时说过的一句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刘邦将韩信押解到洛阳后,当即宣告天下,说楚王韩信擅自发兵,已捉拿到案。紧接着,刘邦又颁布赦令,念其劳苦功高,皇帝不忍心将其处死,特赦免其死罪,废以为淮阴侯云云。

这是公元前201年,即汉高帝六年的事。

从此以后,韩信一直居住在长安城内的淮阴侯府内,至死都没有离开长安城一步。

四年后,即汉高帝十年,据守赵代两地的陈豨被韩王信策反,与韩王信、匈奴势力联合,举兵叛汉。

刘邦御驾亲征,集结汉军诸如周勃、曹参、樊哙、灌婴、陈平等名将,共同征讨陈豨。刘邦下达旨意,让韩信随汉军出征。此时的韩信,居住长安数年,手中没任何兵权。刘邦让韩信随汉军出征,纵然韩信应允,刘邦也不会将汉军兵马的指挥权交给他。然而,韩信再一次判断失误,竟然托病,不能随同前往。

陈豨叛汉,固然跟韩王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刘邦早就得到密报,说韩信曾拉着陈豨的手,仰天长叹地对陈豨说:“你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之地,你又是陛下的宠臣。如果有人告发你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如果有人再次告发,陛下就会怀疑;如果三次告发,陛下就会相信。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在京城为你做内应,天下可得也!”

韩信不随刘邦出征,看似与事无争,实际让刘邦心中更加不安。和韩信打过多年交道的刘邦,清醒地知道韩信绝非池中之物,特别是彭城之战带给刘邦的心理阴影,他又怎么能放心韩信在长安城人畜无害呢?

刘邦离开长安城时,是否做了周密的部署,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刘邦前脚走,一个姓乐的小人物就告发了韩信。这个人的兄长在淮阴侯府内当小吏,不知道什么原因被韩信囚禁了。然后,他就秘密上书吕后,说韩信勾结陈豨谋反,决意伪造圣旨,赦免长安城内的徒刑官奴,趁夜袭击长乐宫,攻击太后和太子。如今部署已经完毕,只等陈豨举兵围攻长安城的消息传来,就行动举兵。

这件事相当可疑,且不说这个乐姓小人物的告发书能否直达朝廷,送到吕后的手中,即便是韩信决意谋反,也是高度机密的大事,府中小吏怎么会知道得如此详细?

吕后收到韩信蓄意谋反的告发书后,立即将将萧何召来商议。于是乎,第二天,刘邦军中就派来了使者,说陈豨叛乱已平,陈豨也被斩杀。吕后一声令下,要求在京的官员都来长乐宫庆贺。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里,韩信自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吕后和萧何的计划。原本也想托病不从,奈何萧何还派人告之韩信:“即便有病,也要勉强走一趟。”

韩信自然不疑萧何,欣然前往。岂料刚走到长乐宫门口,早就准备好的武士们一拥而上,将他捆绑到了长乐宫的钟室里。随后,吕后的旨意就到了,就地处斩。临死前,韩信又坑了蒯通一把:“悔不听蒯通之言,如今却死于妇人之手。”

吕后虽然在刘邦死后,大肆屠杀刘氏宗亲及开国功臣,但是在韩信之死这件事上,我觉得她没有得到刘邦的授权,还不至于会贸然行事,特别是对韩信有提携之功的萧何还是吕后的“帮凶”。如果不是刘邦离开长安的时候,或明或暗地对萧何有所交待,以萧何的智商,他断然不会与吕后结盟,谋划斩杀开国重臣。刘邦此举,实在高明,既除掉了自己的心头之患,又免得脏了自己的手,还不用背负千古骂名。

刘邦在平叛回来的路上,见到了吕后派来的使者。当他听到韩信的死讯时,且哀且喜。哀的是,当初楚汉相争,韩信是决定天下最重要的砝码。韩信站位项羽,则楚兴;韩信站位刘邦,则汉兴;韩信拥兵自立,天下三分也未尝不可。如今天下初定,这位对帝国有缔造之功的将领却死于非命,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喜的是,吕雉这个女人果断出手,斩杀了韩信,倒是替自己背负了骂名,干了一件自己想干又不敢的大事。

单字解释: 他 是 军 事 奇 才 又 是 政 治 侏 儒 他 留 下 的 一 句 箴 言 千 古 流 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