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揭秘秦始皇病逝,长子扶苏离奇自杀,小儿继位杀亲,另有隐情?

2023.07.23 | 历史网 | 次围观

前言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虽然完成了一统,但他建立的王朝确实一个短命王朝。在他死后没有几年,秦朝就走向了灭亡,国内再度陷入大乱。

秦朝的灭亡有着诸多的因素,但秦始皇没有一个好的接班人,是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因素。胡亥作为第二代皇帝,他的能力并不行,自己沉迷享乐,把原本就已经矛盾重重的国家带到了毁灭的边缘。

如果能换一个有能力的帝王,或许秦朝还有救,这就让人想起扶苏了,很多人都不禁想象,要是扶苏还活着,能顺利继位的话,那秦朝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呢?

扶苏是一位有仁心的皇子,他的能力也还不错,怎么也比胡亥这个二世祖要强很多了。扶苏之死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的疑团,实际上汉朝以前的诸多史料是比较有限的,司马迁在记录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地方也是靠着脑部才能完成。

扶苏在史书中出现的频率比较低,存在感其实没有那么高,甚至他到底是不是秦始皇指定的继承人,也有一定的争议。

胡亥作为秦始皇的小儿子,他也是比较受皇帝宠爱的,因为始皇帝在出巡的期间,他会选择一些亲信的臣子和自己一起走,所以能和他一起出巡的人,肯定都是受皇帝信任的。

之前扶苏存在感不高,胡亥存在感就更加不高了,他在早期只提到过他自己跟着赵高一起学习法律,别的就再也没有说了。秦始皇对这两个儿子的态度并不明确,他到底决定了谁继承大统,也是没有直接表明,秦始皇这个人刚愎自用,他还非常惜命,自己想尽了办法寻找长生药。

《史记》里面是写道: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他的意思是让扶苏回到京城主持葬礼,这个意思也是很明显了,能替老皇帝主持葬礼的人,基本都是新皇帝,至于秦始皇为何没有明言让扶苏继位,估计是原本的诏书赵高等人也不会随意泄露,司马迁想要得知真实的诏书内容实在太难了。

沙丘之变全程就没有几个人参与,要想得知真相,只有那几个人,赵高和胡亥是绝对不会泄露这种事情的。唯一可能泄露的就是李斯,他在三人里面属于犹豫着加入的,一开始自己并不坚定,他后来也与赵高反目,到了监狱里面被杀掉。

李斯是很有可能向自己身边人泄露这个秘密,可这就又有一个问题,李斯要是泄露出去,赵高这些人会不知道吗?胡亥是非常狠辣的君主,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给杀光了。司马迁能找到并记录下来就已经有些离谱,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也没有其他的史料能佐证。

虽然史料的来源并不见得真可靠,但胡亥是不可能作为储君继位的。秦始皇并不是傻子,他从未打算死亡,可他也一直都没有找到长生的办法,因此他肯定也会做一些准备的。

胡亥除了和赵高一起学习法律之外,他在国内就没有别的举动了,从他当政之后可以看出,胡亥的政治能力是非常低下的,他可能从未接受过储君的教育。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胡亥是正常继位的话,那么他没必要大肆残杀宗室。正常继位的皇帝有法统的支持,底下宗室造反那就是大逆不道,他们或许会处理一些宗室,可像胡亥这样把家里人都杀干净还是几乎没有的。

秦始皇属于后者,他又没有立皇后,因此他的身后事是按照长子继承制度,扶苏作为长子,继承皇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那么秦始皇有没有可能在遗诏中让胡亥继位呢?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有一点是说不通的,那就是秦始皇没有让胡亥提前回到咸阳。

中途继位的皇帝是少数,他们属于遇到特殊情况,秦始皇如果要确定立胡亥作为皇帝,他大概率会让胡亥先回到咸阳,准备办丧事,继位的诸多事宜。

因为皇位交替容易出乱子,让负责继位的人先回到国都,就能稳定人心,还能节省时间,让继承人迅速继位,防止都城出现问题,秦始皇也是这么安排扶苏回去的,可他却从未提过胡亥。

秦始皇选择扶苏的意图是比较明显的,可为何会存在这么多的争议呢?

这就与秦始皇的安排有关了,扶苏最大的缺点就是长期远离中枢,他被一直放在北方,看起来和蒙恬一起掌握军队,可实际上,在历史上这些继承皇位的人里面,长期在中枢掌权的人,它的优势远比在地方掌兵的人要大。正因为扶苏长期远离中枢,又没有随皇帝出巡,他才会惹出这么多争议。

单字解释: 揭 秘 秦 始 皇 病 逝 长 子 扶 苏 离 奇 自 杀 小 儿 继 位 杀 亲 另 有 隐 情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