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诸葛亮死前留下一锦囊,2000年来无人能解,如今才知其中奥妙

2023.08.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公元234年10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在了五丈原。临死前,他曾给后主刘禅留下了一个锦囊,并特意嘱咐了打开的时间与方式,可惜刘禅当时并没有看懂。直到2000多年后,人们这才明白了诸葛亮当时超脱了时代局限,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提起诸葛亮,想必大家对他的印象大多都是足智多谋。而在当时的三国时期,他不仅仅是蜀汉的丞相,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发明家和文学家。

早年的诸葛亮隐居隆中,是徐庶将他引荐给刘备,而刘备也深知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三次亲自登门拜访,最终打动了诸葛亮,让其出山辅佐自己。

也正是在诸葛亮的辅佐和献策下,刘备才有了群雄逐鹿的资本,在经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之后,蜀汉政权也逐渐站稳了脚跟,并与东吴、曹魏集团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只可惜就在刘备雄心勃勃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孙权却趁关羽北上对抗曹操的时候,直接让吕蒙偷袭了荆州,还连带着把关羽也给截杀了。得知自己的兄弟被杀,刘备非常地生气,于是他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在称帝后直接与东吴撕破了脸,集结大军进攻东吴,可是没想到却被陆逊火烧连营,惨遭大败。

刘备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退守白帝城,也正是在白帝城的时候,年事已高的刘备身体变得越来越差,刘备深知自己时日不多,急忙命人叫来诸葛亮和儿子刘禅,之后便托孤诸葛亮,称如果刘禅不能辅佐,就将其取而代之。

听到这样一番话后,诸葛亮十分地感动,表示自己一定会一心一意的辅佐刘禅。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开始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不得不说,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大臣,他为后期的蜀汉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仅军务不让刘禅过问,甚至连政务都一并自行处理。同时,为了扩大蜀国的疆域,诸葛亮还亲自带兵进行北伐。

公元228年,眼看蜀国与吴国恢复了外交关系,诸葛亮便上书出师表,请求出征北伐。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使出了一招声东击西,他对外宣扬要取郿城,但实际上他却是带兵攻打祁山。

只可惜啊,一切却并不是那么地顺利,先是诸葛亮失去了荆州,赵云随后也战败,至此,第一次北伐正式宣告失败。而在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带兵攻打陈仓,不过因为陈仓地区守备森严,加之魏国及时派遣大军前来支援,最后诸葛亮只得草草收兵回去。

公元229年,诸葛亮开始了第三次北伐。他派陈武去攻打武都和阴平,最后却因为郭淮的支援,诸葛亮只能选择撤退。第四次北伐时,又因为蜀军的粮草和兵力不足,加上刘禅听信了宦官的谗言,诸葛亮再次被迫撤军。

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率领军队对曹魏发动了第五次北伐,而他的死对头司马懿则是打算拉长战线,企图通过拖延战争的时间来消耗蜀军的力量。

虽然诸葛亮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在此之前,年迈的诸葛亮身体早已经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在长时间的殚精竭虑下,一代名将最终病逝在了五丈原。

自知时日不多的诸葛亮,也为刘禅留下了自己人生中最后的一个锦囊。当时的刘禅深知自己实力不足,所以一直很依赖诸葛亮,因此面对诸葛亮留下的锦囊,他也是分外的珍惜,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这个锦囊之中。

也正如刘禅所料,锦囊中交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果自己突然死去,该如何去保证军队可以全身而退,后来的事情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

司马懿果然因为忌惮诸葛亮不敢贸然前进,蜀汉官兵们也按照诸葛亮的安排,这才得以退到了安全区域。除此之外,诸葛亮在锦囊中还留下了对于自己后事的安排,他特别在在锦囊中写道:自己死后,要由四名士兵抬着自己的棺椁,前往定军山进行安葬。

可让人不解的是,锦囊中并没有详细指出安葬地点,而是说在抬棺椁的路途中,无论到达了什么地方,只要麻绳一断,便可以直接将自己葬在此处。

在看到诸葛亮做出了这一安排之后,刘禅以及所有的大臣都是十分的不解。要知道,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于鬼神之事向来都是十分严肃的,而此后的安葬也绝对不会草草了事。

可诸葛亮对于安葬之地的选择却是如此草率,这在当时看来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虽然刘禅无法理解这一做法,但最后还是按照锦囊上的方法,挑选了四名士兵,抬起诸葛亮的棺椁,向着定军山进发。

因为诸葛亮的棺椁实在过于沉重,四名士兵在出发后不久便感到难以支撑,加之固定棺椁的麻绳又十分的粗壮,根本没有一点断裂的迹象。万般无奈之下,四名士兵在达成了共识之后,决定割断麻绳,将诸葛亮的棺椁就地掩埋。

等四名士兵他们回来复命后,刘禅却察觉出了一丝不对劲,他根本不相信捆绑棺椁的麻绳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断掉,所以刘禅当即便叫来四名士兵,询问他们到底将丞相安葬在了哪里。

由于安葬得太过随意,四个士兵也没有一个准确的位置,回答的更是云里雾里,刘婵在得知是他们割断了绳子之后,气急败坏地下令将四人斩首示众。至此,诸葛亮的最终归宿成为了一个根本无人知晓的秘密。

在2000年后,当人们再次推敲这一锦囊的时候,这才明白了诸葛亮的高明。那么,诸葛亮为何会留下这样一个锦囊呢?

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十分地简单,诸葛亮明白在自己去世之后,蜀国的局势肯定会出现大变动,同时他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坟墓如果过于张扬,很有可能会被敌人破坏,所以只有没人知道,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平静和善终,这其实才是诸葛亮真正的用意,他就是想要自己的墓地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因为司马懿多疑,可能并不会真的相信诸葛亮已死,如果他知道诸葛亮葬在哪里,一定会千方百计的去挖开他的坟墓,看看诸葛亮是不是真的死了。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此举也是为了断绝后世的盗墓之心,这才得以让自己可以安详地千年,至今无人打扰,至于为什么诸葛亮在此后没有留下一些关于政治决策的锦囊?

原因也十分的简单,在当时的局面中,即使诸葛亮留下再多计策,最多也就只能解决蜀国的一时之需,而这无疑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可谓是对得起刘备的知遇之恩,也对得起蜀国千千万万的百姓,而他所作出的每一个举动也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从不拖泥带水,他锦囊中有关自己后世的安排,其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正是因为他抓住了人性的弱点,也料到自己死后会被将士随意安葬,才会做出这样出人意料的举动。虽然这样的做法让人无法知道安葬他的位置,但这却也为他自己带来一片宁静。

而在现如今的社会,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进步,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认知也在不停地发生转变,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与古人相比已经大不一样,现在的人们早已不再执拗于死后到底要以怎样的形式,又要葬身于何处?然而在受到认知局限的封建社会,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这种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超脱时代局限的开阔眼界,正是这种超然世外的认知,才使得他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

以上是《三国演义》里其中的故事,说起《三国演义》,就会想起四大名著,都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瑰宝,几乎家喻户晓,要达到人人皆知,青少年就得在假期时间看了,暑假可是读“四大名著”的最好时机,家有中小学生的赶紧规划起来!

冰心在《忆读书》中写道,自己是七岁时读三国,十二三岁时初读红楼。

上周我就给孩子买了一套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快乐读书吧五年级下册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同步课外阅读无障碍彩图(共4册),生动形象,容易记忆与理解。

想让孩子从小就能读懂、读透四大名著,就靠这套就行啦!还不快快入手?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死 前 留 下 一 锦 囊 年 来 无 人 能 解 如 今 才 知 其 中 奥 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