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大清灭亡100多年了,为何还有人守皇陵?国家发工资,看完别羡慕

2022.09.11 | 历史网 | 次围观

1912年2月12日,清末代皇帝溥仪在袁世凯的逼迫下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正式灭亡。可100多年后的今天,一些清代的皇陵,仍有人在默默的守护着。这些人的存在不由得让人起了疑问:

这些人的身份是什么?他们为何要守皇陵?谁给他们发工资的?他们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孤独的守墓人

在古代中国,同一个家族的人死后,往往会被埋在一起。一来是方便祭祀,二来也方便管理,三也体现出对死者的敬重。这片墓葬群的最高权威,称之为守墓人。

守墓人的工作一般有下面两种:

第一是打扫墓园,清理杂草,种植花木;

第二是守夜,防止盗墓贼和野兽打扰坟墓里死者的灵魂。

一般情况下守墓人都和死者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多为一些孤寡老人。

但也有一些守墓人和坟墓的主人并无血缘关系,只是因为敬重死者,自愿作为守墓人,世世代代守护死者的坟墓。明朝时期的袁崇焕,被奸臣陷害被“凌迟”而死。他死后,一位忠心的部下将其头颅偷出,掩埋在自己家的后院。这位部下姓佘,广东人士,但他对袁崇焕十分敬仰,就立下重誓,世代为袁崇焕守墓,永不为官,永不回广东。佘家世代为袁崇焕守墓,直到现代。

为家族守墓的人,一般日常的生活开销,都是由整个家族的人负责;而自愿守墓的人,费用则都是自己想办法拼凑。

大清皇陵

大清皇陵,一般来说,主要是指两个地方。

一个是入关前的盛京三陵,即福陵、昭陵和永陵。福陵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孟古">叶赫那拉·孟古;昭陵埋葬着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永陵里面则是埋葬着努尔哈赤的祖先。

一个是入关后的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以西23公里的昌瑞山,距北京125公里。里面有15座陵园,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其中有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慈禧太后也和丈夫咸丰皇帝一起埋在这里。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共有14座陵园,埋葬着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其中雍正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和光绪皇帝都埋在这里。清末代皇帝溥仪,死后经过国家的批准,也葬在了清西陵。

清朝时期,大清皇陵是由专人负责打理。为此还设立了相关机构,如清东陵专门设立的有东陵承办事务衙门,衙门下设两个机构,其中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的维护,接待,修缮,清扫等工作,而保卫机构则是负责日常的皇陵内外安保方面的工作。

1912年,溥仪退位时,曾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希望新政府可以设立机构专门负责维护清皇陵。随后清朝灭亡了,那些曾经负责维护皇陵的事务衙门也不复存在。后来军阀混战,守护大清皇陵也成了一个空口支票。于是一些曾经的皇族子弟有些自掏腰包雇守墓人,或者自己来充当守墓人,但他们也顶多也就是打扫一下陵墓而已,根本无力保卫陵墓。

终于有一天,陵墓被盗了,盗墓人还是一位军阀头子,叫孙殿英。这引起了新政府的注意,新政府开始加强对大清皇陵的管理。但由于当时的守墓人一般都是满清后代或者他们雇佣的人,新政府不过就是给点钱意思意思。

总结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对大清皇陵十分重视,因为它不仅仅是皇陵,更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所以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维护。

至于现在的守墓人,应该是国家发的有工资,但工资有多少,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本文系“豫荐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豫荐你,一位热爱历史的中文系学生,以正史为主,偶尔写点花边野史,不喜欢篡改和曲解历史,写文以资料为准,欢迎关注了解更多真实历史。

单字解释: 大 清 灭 亡 多 年 了 为 何 还 有 人 守 皇 陵 ? 国 家 发 工 资 看 完 别 羡 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