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由三星堆最新科学断代时间,大胆推测古蜀国的消失原因

2023.12.22 | 历史网 | 次围观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三星堆最新的断代时间问题,然后结合气候学的小冰期,我对古蜀国突然消失的原因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3月23日三星堆4号坑的碳14测年数据已经出来了,断代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199年到公元前1017年之间,换算过来也就是距今大概3320年到3038年之间,这个时间段是中原文明的殷商末期。大约是商朝最后两任国君帝乙和帝辛在位的时间。

其中商朝的最后一任国君帝辛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商纣王,他在位的时期因穷兵黩武,重型后厚敛,贪恋女色从而导致灭国,公元前1047年周军出师伐商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牧野这个地方大概就是现在河南卫辉到新乡一带,此战的最终结果就是商纣王帝辛战败,逃到了鲁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自焚而死,周武王赶到砍下他的头颅挂在白旗杆上示众,从此殷商成为了州的蜀国,周朝逐渐取代殷商成为中原霸主。

回顾一下那个时期的各个王朝所处的地理位置我们不难发现。殷商稳居中原,周部落从西北方向发际二者势同水火,古蜀国在成都附近偏安一隅,但群雄环伺,北有羌氏蛮族还有个新近崛起的周部落,东边则有殷商这个几百年的霸主,古蜀经济发达,以养蚕弄丝为经济支柱与东面的殷商互通有无,这一点我们从殷商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的纹饰上的一些共通的部分,我们就能够说明问题。

古蜀的这个蜀字在甲骨文之中就是一条蚕的样子,甚至有学者认为古蜀国首位称王的蚕丛氏本身就是一位养蚕的专家,传说蚕丛氏眼睛突起被人称为纵目,所以这个蜀字的甲骨文行像刚好蚕的这个上边也有一条纵目代表了蚕丛本人,话说古蜀位于北纬30度线上,通过科学对历史气候的研究表明在距今3000到4000年的时期,地球上出现过一个小冰期,北极的冰盖向南大面积延伸,当时的北方生存条件远比南方要差很多,也许这才是周部落想要从西北方向抢占中原地区的根本原因。

古书上记载的其它原因其实都是一些政治借口而已,而古蜀地区的气候并没有受到小冰期的影响,依旧温暖湿润,那个时候的长江以南到赤道地区也没有受到小冰期的影响,异常炎热,全球气候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史书记载南方一直都是烟瘴之地,人类根本无法生存,这种烟瘴一直到最后的一个小冰期,也就是明朝末年持续到清朝中期的那段时间之后,江南到岭南一带才真正是人类的可居之地。由此我们其实不难看出有科学实证表明的4次小冰期,刚好对应了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朝代更迭。

第一次对应的是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

第二次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

第三次是唐末到五代十国。

第四次是明末到清初。

可以看到这些时候也基本上都是北方民族大举入侵中原地区的时候。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些朝代的更迭也许正是因为北方实在呆不下去了才往南跑的,而南方王朝势必认为这是侵略之举,南北大战也就是不可挡了,但南方只是防御北方则事关生死,不打就要被冻死打输了那会战死,横竖是个死那不如背水一战,赢了至少还有活下来的希望,正应了那句老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遇上这种敌人中原的那些王朝的覆灭,其实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说回到三星堆所在的古蜀国,刚才我们说北方有羌氏和周部落,东边有殷商,南边则是烟瘴之地,西边是雪域高原。一直以养蚕耕作为主的国家守着一个天府之国,在群雄环伺之下跑也跑不了,自然也就注定了被灭国的可能,现在专家学者们把发现的这些坑称为祭祀坑,并推测当时的古蜀国是举全国之力进行了一次祭祀。但在我看来古蜀国也许并不是在祭祀而是亡国之前的玉石俱焚,他们把所有的财产和辎重通通焚毁,然后轻装上阵与来犯之敌展开了一场结局早已注定的战争,这也许才是古蜀国突然消失的真相,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考古实证能够发掘出来,最好是能够有文字,这样的话一切疑惑也终将水落石出

单字解释: 由 三 星 堆 最 新 科 学 断 代 时 间 大 胆 推 测 古 蜀 国 的 消 失 原 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