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生活不顺时读读刘邦,别灰心,你也会是大器晚成!

    2022.10.08 | 历史网 | 次围观

    实用历史·楚汉争霸篇·38

    刘邦,在48岁时起兵,由于队伍只有几千人,他在各路诸侯中一直处于劣势。

    后来,楚汉争霸,他走到了项羽的对立面。

    面对项羽,刘邦完全不是对手,屡战屡败,被项羽追的到处跑。

    数次命悬一线,妻子、父亲全部被抓。此时的刘邦,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然而,他没有投降,即便屡次大败,他也选择了屡败屡战。

    终于,在6年后,也就是他54岁时,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

    让我们一起读读刘邦,面对逆境时,你会备受鼓舞!

    故事接上篇。

    在上一篇里,项羽包围了荥阳城。在破城前夕,刘邦的将领纪信挺身而出,出面诓骗项羽,为刘邦赢得了逃走的时间。

    荥阳守卫战,刘邦惨败,他混在难民中才逃出去。随行的,只有几十个士兵。

    刘邦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被项羽战败,又是第几次逃亡了。他只知道强敌在前,先活着再说。

    他明白,活下来,一切也就有了希望。

    不过,对荥阳城来说,刘邦的逃亡,倒是一件好事。

    项羽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刘邦,既然他已经逃走,荥阳城也就无所谓了。

    项羽想,回去吧,没必要继续攻城了。

    于是,在即将破城前,项羽放弃了进攻。

    荥阳城是军事重镇,也是刘邦东进的基地。最关键的是,在北边不远处就是敖山粮仓,那里存储了大量粮食。

    荥阳城,重要性不言而喻。

    若范增活着,肯定不会让他这么做,但可惜的是,范增师傅已经没了。

    作为项羽唯一的谋士,他被项羽猜忌,在回家的路上病故。

    在他离开后,项羽完全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一个被个人感情控制的杀戮机器。

    但不幸的是,他的对手刘邦很理智。

    接连大败,已经让刘邦明白了一个道理,正面对抗,自己远远不是项羽的对手。

    那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暂时不东进,先向东南出武关。这个时候,项羽一定会向南进攻。我们则坚守城池,消磨他的精力。”

    “如此一来,项羽必须处处设防,他的兵力分散后,便可以缓解荥阳的压力。趁这段时间,韩信也可以彻底掌控赵国。”

    刘邦接受了这位谋士的建议,同时他也改变了思路,既然打不过,那就慢慢耗,打持久战。

    一时的失败不算什么,换换思路,或许就发现了康庄大道。

    说实话,刘邦这个人,没啥谋略,他的强大之处,是决策。

    其实,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判断谋略比提供谋略更重要。

    提供谋略的如张良,孙膑,诸葛亮,这都是天赋异禀之人,需要无与伦比的智商。

    这个台阶,有点高。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常见的场景,是遇事决策。

    不要以为我们不是领导,就不用做决策,实际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决策。

    遇事时,亲朋好友会给出很多建议,不同人的想法不同,有的建议甚至相反。到底选择哪一个?需要我们自己做决定。

    选择对了,大家皆大欢喜,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如果错了,只有我们自己承担后果。

    大家也知道,现代社会的坑很多,有很多东西造假,一不留神就会被上当受骗。

    因此,在这些众多选择中,挑出最可靠,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这方面,刘邦无疑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他选中的这项计策,被证明是正确的。

    刘邦东南出武关后,果然,项羽南下迎战。

    刘邦按照计策,坚守不出,就这样对项羽开始了消耗。

    想打仗,刘邦却不出来,项羽又急又恼。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正面战场僵持时,彭越还在后方搞事情。

    彭越这个人,是土匪出身,但战略思维很先进,是游击战的师祖。他是刘邦阵营的人。

    这就告诉我们,越是在逆境中,越要学会发现有利因素。

    对刘邦而言,虽然打了败仗,但还有彭越帮忙,怕什么呢?

    彭越麾下的人不多,专门在西楚的后方搞偷袭,切断项羽的粮道。

    两人带着兵马,在下邳,跟彭越打了一架。

    结果,彭越大显神威,将西楚军打的大败,还把薛公杀了。

    项声狼狈的跑了回来,项羽大怒。

    这部下也太不争气了,他要亲自出马,讨伐彭越!

    不过,眼前的刘邦怎么办?

    项羽虽然走了,但楚军还在,而且占据成皋城,只需防守即可。

    于是,项羽安排了守城大将终公,自己安心的出征了。

    项羽打彭越,结果自然没疑问。

    但终公对付刘邦,结果就不好说了。

    趁项羽离开之际,刘邦发动了急攻。

    结果证明,终公不行,被刘邦揍了,成皋也顺带丢了。

    对刘邦而言,情况似乎慢慢好起来了。

    但实际不是,苦难还没有结束,项羽还在。

    说到项羽,这也是个可怜的人,此时的他,是名副其实的救火队员,哪里有难题他去哪。

    然而,他灭火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刘邦放火的速度。

    得到成皋陷落的消息,项羽愤怒了。

    在怒火之下,他回军进攻荥阳,企图摧毁刘邦的进攻基地。

    镇守荥阳的,是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面对项羽的猛烈进攻,他有心无力。

    在激烈的抵抗之后,荥阳还是失陷了。

    这不怪他,项羽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不仅在那个时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他的武力值也是数一数二。后世的武将,也就是吕布能与其比较一下。

    荥阳陷落了,楚军活捉了周苛。

    对待这个敌军之将,项羽倒是难得显示了大度。

    他告诉周苛,如果投降,就任命他为上将军,封万户侯。

    项羽开出的筹码非常诱人,当然,他是有心思的。

    属下接二连三的背叛自己,投向了刘邦,这让项羽心里恼怒,不甘心。

    为此,他特别仇恨刘邦。

    如今面对败将周苛,项羽希望通过劝降来告诉世人,刘邦的部下也会投降,他不行。

    但是,他的算盘落空了。

    “我劝你向汉王投降,否则,你将成为他的阶下囚。你不是他的对手。”

    项羽懵了,他被实实在在的嘲讽了。

    一个小小的御史大夫,就敢如此嘲笑自己?!项羽的火气上来了,下令将其投入大锅,用滚烫的水活活将他煮死。

    杀了周苛,项羽的火气还没消。他知道,刘邦是他愤怒的源头,这个可恶的人,此时在成皋。

    项羽动员兵力,迅速将成皋包围。

    刘邦得到了消息,他的反应很快。

    不过,不是部署兵力防御,而是迅速放弃了成皋,再度逃亡。

    荥阳那么坚固的城池,都被项羽迅速攻破了,一个小小的成皋,怎么能挡得住?

    刘邦被项羽强大的战力震慑住了。

    他清醒的认清了现实,与项羽作战就是找死。

    算了算了,还是先溜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为了确保安全,刘邦只带了他的专属司机夏侯婴,两人坐了一辆小车,悄悄的从北门跑了。

    荥阳、成皋都丢了,刘邦再次逃亡,这次,他身边只剩下一个人。

    此时的刘邦,虽然被尊称为汉王,但实际上,他就是丧家之犬。如果稍微不幸,路上遇到个胆大的强盗,楚汉争霸的故事就结束了。

    刘邦的人生,又一次跌落低谷。

    但是别灰心,不论什么时候,总会有伸出援手的朋友。

    在关中,萧何正在征调士卒,在赵国,韩信正在休养生息。这都是可依靠的力量。

    即便连续失败,那又怎么样呢?只要还活着,日后,定能王者归来!

    我是历史应用派。

    我相信,阅读历史,不仅能以史明鉴,更能得到精英们为人处世的干货。

    我目前在做的,正是挖掘这些干货。

    所写故事以《资治通鉴》为主要参考,同时查阅了其他史书。

    如果觉得这种读史方式还不错,欢迎关注我,定期更新。

    最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敢说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但写出了故事深层次的一些东西,若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

    单字解释: 生 活 不 顺 时 读 读 刘 邦 别 灰 心 你 也 会 是 大 器 晚 成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