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新加坡发行20元新钞,背面印有8位先驱者,其中有一中国人,是谁?

2023.01.08 | 历史网 | 次围观

前言

《别云间》中写道“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大意是: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历来,新加坡都是一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更是大多数华侨的根据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华人在新加坡占比超过50%。因此,新加坡也毫不例外的是除中国以外,唯一一个汉语是官方语言之一的国家。

提起新加坡,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此人的父亲是中国广东人,而后一家下海经商便来到了新加坡,为这个国家做出了不少自己的贡献。

然而,在国内不少网民讨论李光耀的才华时,为他是中国人感到骄傲时,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李光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人,父子二人早就将自己的中国国籍改为了新加坡国籍。

不过,提起对新加坡做出过十分重要贡献的中国人,就不得不提这一位先驱者,新加坡人为了感恩他的所作所为将他的画像印在了纸币上,那么此人是谁呢?

一、诚信是立人之本

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的品信,未来人生的发展,大多能从这个人为人处世的细节中窥探一二。他出生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家中是经商世家。市场经济的开放,让不少人开启了下海经商的浪潮。

陈嘉庚就是去往海外发展大队中的一员,父亲的经营不善,让家族事业连连亏损,沉重的债务让已经十七岁的陈嘉庚难以袖手旁观。

于是,有担当的他接过了父亲肩膀上的担子,用心经营着家中店铺。

也是在这一次的经历中,让世人看到了他诚信的品质和他经商的才能

家族生意很快在他的手中有了起色,赚取了一点银钱的他,开始一家一家还款,对于那些已经找不到人的债主,他也从未有过不还的侥幸心理,而是四处打听对方的下落,连本带利的将债务还给对方。

做生意的人,最重要的便是诚信,这是经商者的安身立命之本。

这一点难能可贵的品质,让这个大男孩儿得到了周边人的肯定。走一方便回馈一方,陈嘉庚将这条原则践行到底。那么只身漂泊异乡,他凭什么在他国立足?

二、办工厂带动经济,建立学校让国家看到未来希望

在新加坡,他认真创业,凭借聪明的经商头脑,先后在新加坡创办了福山黄梨园谦和米店等知名企业,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工作岗位,超强的工作能力以及经营战略上的决策眼光,让他在仅仅十年时间就成为了新加坡有名的富豪、实业家。

然而,他明白要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靠的是教育,孩子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相比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更愿意投身教育事业。

带着这样的想法,1919年他在新加坡创办了南洋华侨中学,精美大气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都让来过这所学校的家长们点赞。

更让中国人震惊还是在于,这所学校一直使用的都是中国课本,就连上学的老师都是全用中文教学。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帮助和贡献。

在他的心中,家在中国,自己的根在中国,即使身在新加坡,他依然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着,奋斗着。这所学校“饮水思源”的校训便是他对祖国最深厚的情感体现。

教育才是国家的强国之本,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不仅仅是人,更重要的尖端科技人才。这一点,南洋华侨中学做到了,学生们十分争气,都成为了为国争光苗子。

在新加坡,陈嘉庚收获到了金钱,荣誉,而他也用自己的努力回馈给这个给予了他无限可能的土地。

如今的南洋学校已经改名为新加坡华侨中学,尽管授课的主要语言变为了英文,但至今仍然保持着十分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而经过几十年的岁月变迁,这所学校也成为了新加坡最顶尖的中学之一。

新加坡人民对他十分感谢,为了感谢他为新加坡做出的贡献,政府决定将他的头像印在钞票上,以便后人能够记住他对这个国家的所作所为。

2019年6月,为纪念开埠200周年,新加坡发行了20元新钞,一共准备发行200万张,民众可以等值兑换。

钞票的背面印有8位先驱者,其中就有陈嘉庚的画像。毫无疑问,他是新加坡教育事业的先驱人物。不过在各项荣誉之下,他却始终不能忘怀曾经生养他的土地——中国

常言道,故乡的明月是高悬在游子心中的寄思。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地方保存着他珍贵的记忆,在这里他会开启一段什么样的旅程呢?

三、创办厦门大学,将所有的一切回馈祖国

虽说在南洋打拼了半辈子,但在陈嘉庚的心中,祖国才是他最终落叶归根之地。南洋华侨中学的创办成功,给予了他在教育事业上的希望,为此他立即赶赴回国,利用自己所有的人脉、经济创办了厦门大学

为了表示对这所学校的看重,他将自己名下所有的资产,约400万银元全部捐献给了学校。不仅如此,还自掏腰包贴补家乡的其他小学和初中,真正将教育事业做到了极致。

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商人,更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先驱者,回国的两年后,他把老家集美社的所有学校进行了联合,成功建成了多校联盟,也就是人们称的集美学校。而今,这所学校在整个福建排名第五

其实,他对祖国的贡献远不止如此,抗战年间,他就利用自己在南洋所有的资源为祖国捐款捐物,为中国提供了十分丰厚的物资供给

新中国成立后,远在异乡漂泊的他明白归家的时刻到了。归国后,他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并在1959年成功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实至名归。

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他的一生十分节俭,他建过学校、建过图书馆,建过各种高楼大厦,但他自己却一直住在十分简单的二层小楼里,家具也都是很多年前的旧家具,吃喝住行都十分简单。在他逝世前,他将大部分身家都捐献给了国家。

结语

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那样:“少年强则国强。”

然而,要想做到真正的少年强,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陈嘉庚先生充满前瞻性的开拓教育事业,大力兴办学校,让人佩服,让人深思。

一直以来,不论陈嘉庚先生在新加坡受到怎样的礼遇,他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中国国籍,新加坡打拼多年的他,从不曾改变过自己对祖国的怀念,这份赤子之心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抗战时期,为国筹集物资,助阵抗战胜利,建国后期,投身祖国怀抱,建学校,发展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奋斗努力,这样的教育先驱者,这样的商人,让人如何不敬佩。

在如今祖国日益壮大的今天,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努力拼搏,为祖国从超级大国到超级强国的完美蜕变而不懈奋斗。

参考资料:

《别云间》

《少年中国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单字解释: 新 加 坡 发 行 元 新 钞 背 面 印 有 位 先 驱 者 其 中 有 一 中 国 人 是 谁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