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蜀汉灭亡,他不甘心就这么失败,生命最后一计报答国家

    2023.01.01 | 历史网 | 次围观

    说起蜀汉后期的名将姜维,可以说他的一生既是幸运的也是悲凉的。说他幸运,是因为他从魏国一个地方的普通军官被诸葛亮看重,进而成为蜀国核心人物,掌握蜀国所有军队以及国家命脉。说它悲凉,也是因为他后期想要为刘禅复国,结果兵败身死不说,还被人开膛破腹。

    诸葛亮以及他安排的接班人离世之后,蜀国基本上进入了一个无序的局面,虽然外面有姜维一直在顶着,但是内部却是一塌糊涂。所以当魏国伐蜀之时,尽管大部队被姜维挡住,邓艾只有2000残兵到了成都附近,蜀国上下并没有怎么抵抗就全部出城投降。更为可悲的是刘禅还命令在边境上的姜维立刻投降,所以姜维实在没有办法便投降了眼前的魏军。当事人恐怕除开姜维没有一个人想到他是假意投降,目的是利用钟会所掌握的部队,消灭邓艾,进而帮助蜀国再次成立。但是遗憾的是由于事情的保密工作没有做到位,还没有开始行动便被魏国高层发现,很快钟会被杀,姜维也跟着一起丢了性命。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想一个问题,如果钟会造反成功,那么将来会不会借机杀了钟会,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疑问就是姜维为什么不杀了钟会夺取魏军的兵权,这样不是更容易帮助蜀国复国吗?

    要知道姜维本来是一个魏国普通的地方军官,因为被诸葛亮的看重,所以他才能进入蜀国的核心,所以他一直尽心竭力的帮助祖国完成统一中原的事业,但是命运却没有让他这么继续做下去。

    就在魏国发动对蜀的灭国之战,姜维率领其他蜀军部队在前方和敌人玩命的时候。当时的大老板刘禅却投降了,不仅如此,还让他们也立即投降,所以在前线的三军士兵一听到这个消息,气的都不行了,纷纷拔出自己的佩刀,疯狂的砍着旁边的石头或者树木,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怒火。但是皇帝的命令又不能不听,再者一说皇帝都投降了,大后方已经没了,再打下去又有什么意义?

    虽然姜维迫于无奈投降了钟会的部队,但是他并没有因此甘心做一名想想他毕竟是从魏国出来的,还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帮助蜀国再次成立,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十分完美的计划。他已经看出钟会的不臣之心,如果能够成功的鼓动中会起来造反,那么先可以除掉同来伐蜀的邓艾,因为它毕竟是让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等到事成之后再杀掉钟会自己率领所有卫军部队那么蜀国恢复便是指日可待。

    整个计划前期部分进行得非常顺利,因为在蜀国的出色表现,姜维很快获得了钟会的信任。不仅如此钟会还对姜维特别的好,时间一久,由于姜维的煽风点火中,钟会很快杀掉了同为灭蜀之战的其他一路将领邓艾,另外还兼并了他的部队,这样的实力就更加壮大,将为的前期计划也就基本上全部实现了。

    也正是因为前期的计划进行的太过于顺利,所以姜维和钟会并没有考虑太多,他们盲目的起兵造反。而且钟慧还有意让姜维当先锋官,并让他率领5万军队前去攻打魏国。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这些部队都是他们从魏国本土带出来的,现在让他们去攻打魏国,他们难道就不担心自己妻儿老小的安全,所以很快引起了军队的哗变。同时再加上魏国高层已经知道这个消息暗中做了部署,两个人都很快被杀。因此蜀汉最后一位顶梁柱黯然落幕。

    对于姜维为什么不自己夺了兵权,答案更是简单,因为有钟会在发生哗变,那么姜维夺了兵权就会更加引起哗变,因为他毕竟是刚刚投降过来的,在军队上下根本就没有威信。不如和中会一起干,胜算还大一些。

    客观的来说,姜维的最后这一次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说它也成功了一部分,毕竟它是一次诈降,已经获得了敌方主帅的信任,只是因为两人对形势的估计不足,才导致了最终行动的失败。尽管如此,姜维生命最后一计也算报答了国家,更是对得起提拔他的人。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单字解释: 蜀 汉 灭 亡 他 不 甘 心 就 这 么 失 败 生 命 最 后 一 计 报 答 国 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