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孙权为何没有统一三国意愿?出土文物中,一群特殊女性说明了问题

    2023.05.20 | 历史网 | 次围观

    在三国中,大家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曹操这个人物,从他刺杀董卓失败之后,便开始起兵救国啦。曹操的志向非常远大,他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能够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曹操的这一志向,贯穿其一生。

    然而,遗憾的是,曹操的这一志向,穷其一生都未能够实现。特别是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再后来,和刘备的对决中,也是接二连三的失误。即便曹丕最后称帝了,可是曹魏始终未能够统一三国,最后三国的统一,还是司马家族实现的。

    和曹操一样,刘备的帝王之志也是暴露无遗。刘备的志向就是中兴汉室。这一理想不所谓不远大。刘备白手起家,仅仅是一个卖鞋的生意人,但是他作为汉室后裔,深知自己的责任,于是从一开始就希望能够统一三国。

    然而,刘备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刘备在进攻东吴之时,数十万大军被陆逊击败,之后的蜀国也是元气大伤。到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蜀国虽然还有一定的实力,但是此时的蜀国已经非常疲软了。从后续诸葛亮北伐连连失利来看,就能够说明蜀国实力的衰减。

    总之,无论是曹操的魏国还是刘备的蜀国,这两个国家的高层,都是有着统一三国之志的,或者说是有中兴汉室的愿望的。可惜,天不遂人遂人愿,最后这两个国家都失败了。

    下面我们再来说东吴的孙权。无论是名著中,还是电视剧中,孙权似乎对中兴汉室或者对统一三国都没有太大的兴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孙权不想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其实,说到东吴的孙氏家族,他们的地位是要高于曹操和刘备的。曹操在做骁骑校尉的时候,孙坚已经是长沙太守了,按说,这样的家族是要早于曹丕和刘备开国称帝的,但是孙权直到曹丕和刘备相继称帝后,孙权才慢悠悠的当上皇帝。

    当皇帝都不积极,统一三国就更不积极了。为什么东吴在这一点上如此不积极呢?这和东吴的基本国策有一定关系。孙坚死后,孙策成为东吴的掌门人,可是孙策主政没多长时间,就被仇家害死了,之后孙权成为东吴的执政者。

    在孙策临死之前,他给自己的东吴定下一条规矩:“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告诉弟弟,我不如你有才能,但是呢,你主政后,要举荐贤能的人才,一定要保住我们的江东。

    所以,力保江东是从孙策开始就在东吴实行的一条基本国策。不过,这一基本国策也不仅仅是孙权不统一三国的原因。根据后来考古学的验证,孙权在称帝和统一三国上不积极,还有另一层意思。

    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南长沙走马楼附近,一处古井之中,考古学者们发现了超过十万片的竹简。这些竹简就是三国时期的,经过专家们的考证,这些竹简就是东吴孙权的。根据后来专家们的整理,这批竹简上有着两百多万字的当时情况的记载。

    在这些竹简中,有一类特殊女子的记载,她们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女户。女户是什么意思呢,女户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户口本上的户主,也就是当时女性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这些竹简中记载,有的女户已经近六十岁了,有的才十五岁,而这些女户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家没有男性。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当时连年的战争,已经让东吴失去太多的男人了,而女性不得不扛起家庭的重担。

    史书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为了守护东吴这一方土地,当时服兵役的东吴男子年龄,最小的才十二岁。

    所以,我们从女户这一特殊的群体就能够看出,连年的战争,已经让东吴疲惫不堪啦。如果战争再继续下去,东吴不用别人来打,自己就会慢慢走向衰落,所以,孙权称帝是不积极的,而他统一三国的意愿也不是那么强烈。

    单字解释: 孙 权 为 何 没 有 统 一 三 国 意 愿 ? 出 土 文 物 中 一 群 特 殊 女 性 说 明 了 问 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