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大戟士是特种部队、张飞是美男子,这些三国谣言你可曾听过?

    2023.03.21 | 历史网 | 次围观

    三国是最受中国人喜爱的一段历史,也是外国人最了解的一段中国古代史,影视、动漫、游戏各种改编,将三国文化推向了世界,但因此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谣言,本文所选取辟谣的全是网络产生的谣言,存在争议的,例如诸葛亮是否是军事家不在此行列,小说对正史改编和原创的剧情,诸如关羽斩华雄亦不在此行列。

    一、特种部队大戟士

    这个算是影响最大的一个网络谣言,大戟士甚至作为一个兵种出现在全战三国等游戏中,我对这个谣言的产生是要负一定责任,当年编辑到百度百科中,后来被一些网文反复转载,很多人对此信以为真。遗憾的是,大戟士可能就是持戟护卫兵的称呼罢了,关于大戟士仅仅出现在《英雄记》和《后汉书》(后者大概是直接抄前者),且只有这么一句:

    见瓒已破,不为设备,惟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馀人自随。

    绍在后十数里,闻瓒已破,发鞍息马,唯卫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许人。

    而此处袁绍幸免于难,多亏的是强弩手拼死力战以及麹义领兵来救。

    强弩乃乱发,多所杀伤。瓚骑不知是绍,亦稍引卻。会麹义来迎,骑乃散退。

    这种只有一句话记载且毫无战绩的部队,称其为特种部队岂不可笑。顺带一提,常出现在网文的袁绍派遣张郃率大戟士出战公孙瓒的“古文”(下面那句)是编造的。

    绍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呼郃:“隽乂,盍为吾破之!”郃自张望不言。

    游戏中的大戟士

    二、张飞是多才多艺的美男子

    多年前,网上出现了张飞出身书香门第,是个相貌英俊、多才多艺的书法家和画家的说法,这个谣言甚嚣尘上,被一些正史帝奉为圭臬,我们一个个来辟谣。

    张飞

    首先是张飞出身于书香门第,诚然史书未曾记载张飞是什么出身,但从刘巴对张飞的态度来看,显然高不到哪去。张飞曾经仰慕刘巴的名声,想要与他结交,但刘巴看不上张飞,完全不理,后面诸葛亮去打圆场,说:“张飞虽是武人,但他非常仰慕先生你。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先生你虽然天性清高,但也应该放低一些格调吧。”结果刘巴很不客气地回了一句:“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怎么能教我去和一介兵子交谈呢?”兵子二字可以说很明显的看不起张飞的出身,嫌弃张飞粗鲁。

    其次是张飞的相貌,认为张飞英俊潇洒的论据有两个,其一是四川出土过唐朝时期的张飞雕像,是个面白无须的形象;其二是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刘禅做皇后,肯定是大美人,女儿漂亮,当爹的自然也是帅哥。

    关于那个所谓的面白无须的张飞雕像,我就想问问有谁见过?倒是唐朝时期的所画的张飞题跋像流传了下来,见下图,也是豹头环眼的形象。在李商隐的《骄儿诗》中有“或笑张飞胡”的句子,明末清初学者朱鹤龄在《李义山诗集笺注》批注:“胡者,或曰多髯,或曰黑,或曰燕颔”;近代古典诗词专家周振甫在《李商隐选集》注:“张飞胡——胡,颔下肉,指胡须”。

    张飞题跋像

    再者,古代成年人都是留胡子的,没胡子是要被嘲笑,画家为尊者讳也会补上胡子,典型的刘备,史书记载“先主无须”,但在阎立本的画作中,刘备有着浓密的胡须。

    阎立本笔下的刘备

    至于所谓张飞两个女儿嫁给刘禅,所以是美女,从而得出张飞是帅哥的论点。且不论是否有政治联姻,女儿漂亮也不等于爹就帅,比如潘阳长得也不差,难道潘长江是帅哥?

    潘长江父女

    还有一点很奇怪,张飞和林冲在小说中的形象都是豹头环眼,为何很多人觉得林冲帅,而张飞就丑呢?

    第三是就是所谓的张飞是书法家、画家,东汉以来,文士地位渐趋崇高,魏晋南北朝以降,迩来所有提及张飞的文献中,莫说无一字及于“善属文”了,就连其是否能书能画亦不着一字。名声远低于张飞的曹不兴被称能画,恶名昭彰的吴末帝孙皓被承认善书,蜀汉亦有陈寿认定名过其实的诸葛瞻“工书画”,独独无人道及张飞张桓侯书画之才,若张飞真为书家、画家乃至能诗文,何独见冷落如此?

    《三国志》中提及蜀人善书画者,仅一诸葛瞻。之后迄明初之各类书画著录,其重要而见诸《四库》者,如《采古来能书人名》、《书品》、《文字志》、《书断》、《述书赋》、《法书要录》、《历代名画记》、《墨薮》、《宣和书谱》、《书小史》、《图绘寳鉴》、《书史会要》,凡此诸书中皆未见张飞。而传世诸法帖亦罕及张飞之作品。

    至于巴蜀地区与张飞有关的《立马铭》《与张辽书》《真多山题名》等作品,更不见于《华阳国志》、《水经注》、《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等地理著述中,甚至金石类著述如《集古录》、《金石录》、《隶释》、《隶续》、《宝刻丛编》、《金薤琳琅》、《金石林时地考》等亦不之载,所谓《刁斗铭》同样不见于明中叶以前各种金石著录内。可以说,在明朝中叶以前,张飞在此类文献上完全缺席,可以说这些作品是后人伪造的可能性远大于是张飞亲笔所书。

    后人伪造的立马铭

    三、演义中的赵云形象是正史中赵云与陈到事迹的结合

    又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谣言,陈到在《三国志》中一共41个字,而且是非常笼统地介绍,根本没有什么事迹,既然是一个连事迹都没有人,又何谈演义中赵云结合了陈到的形象呢?

    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赵云

    四、北地枪王张绣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无张绣勇猛的记载,而在现在的一些武评中,张绣往往能位列二十四猛将之列,思来想去,应该是民间评书的影响,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张绣与赵云棋逢对手,最后棋差一筹死在赵云枪下。

    张绣

    五、孙权毒杀吕蒙

    虽然不喜欢新三国,但不得不承认新三国是新版四大名著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各种阴谋可谓深入人心,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孙权毒杀吕蒙。在剧中,孙权百般强调关羽杀不得,并派遣陆逊千里传令,但吕蒙为了完成周瑜遗愿(周瑜:我相信你能打败关羽),对关羽穷追不舍,最终逼得关羽自杀,事后,孙权将吕蒙毒死。

    新三国似乎刻意强调孙权的权威不足,到处都是他和他的大都督们勾心斗角,既不符合演义也不符合历史,从《三国志记》载来看,斩杀关羽可能就是孙权的命令,很简单一句话:

    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裴松之引用的《蜀记》记载孙权想过不杀关羽,留用关羽,但是左右立刻就表示关羽不能留,理由就是当年曹操对关羽如何如何,现在搞得差点迁都,于是孙权把关羽杀了。但是裴松之并不认可这个记载,他认为真实情况当是“羽至即斩”,擒获关羽的地方距离孙权所在地有二三百里远,这种事情不可能还跑老远去请示孙权。

    此外,吕蒙是孙权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将领,既然没有所谓吕蒙自作主张斩杀关羽,更不可能有孙权毒杀爱将的事情发生。吕蒙在襄樊之战前已经生病,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应该是发生流疫,东吴除了吕蒙外,甘宁、孙皎、陆绩也都死于这一年。

    新三国的吕蒙

    六、五子良将等称呼号

    这一称号来源于陈寿的“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很多人认为五子良将是曹操赐予张辽等人封号,但很遗憾,这一称号其实现代人发明的,不见于任何古史,且这个称呼在语法上颇有问题,子和将重复,叫魏五子或者五良将还差不多。

    此外,河北四庭柱、八虎骑等等均出于评书,而司马懿的“冢虎”、姜维的“幼麟”出处是哪里,我也不知道了。

    顺便说一句,我也曾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发明过一个魏晋八君子的称号:

    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方之东平,宜无惭德,身死之日,并谥曰肃。

    七、三国外战强无敌,随便一个军阀都能吊打外族

    汉末虽诸侯林立,却仍外战无敌,这是近年来广为传播的一个谣言。而王夫之读通鉴论那句"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似乎又成了这个谣言的有力证据。实际上看完王夫之这段论述的全部就会知道,此处的汉以强亡绝不是在赞扬汉朝的强大,反倒是在批评"士大夫而欲有为,唯拥兵以戮力于边徼;其次则驱芟盗贼于中原"。

    这句话是说,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为了自己有所作为,对外对内展开了无休止的战争,最终招致诸侯林立"汉以强亡",此处的强与其说是强大倒不如说是强横。

    而作为对外族表现良好的代表,营销号常常会以公孙瓒为例子。但是,公孙瓒对胡人的表现其实并不算好,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公孙瓒的战绩。

    1、遭遇战(平):公孙瓒在当辽东属国长史时,曾率数十骑兵出塞巡查,遇到了数百鲜卑骑兵,公孙瓒率众冲杀鲜卑骑兵,虽然杀伤数十人,但自己也损失过半。只是一场小规模接触战,算是平手。

    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

    2、石门之战(平):中平五年(188年),公孙瓒与张纯、丘力居等战于辽东属国石门,张纯等大败,逃入鲜卑境内。公孙瓒乘胜追击,由于太过深入,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士溃,士卒死伤大半。好在此时下了大雪,公孙瓒一方虽然损失惨重但毕竟是在城里,城外的乌桓先支持不住选择了退兵,远走柳城。此战先胜后败,姑且算个平手。

    瓒深入无继,反为丘力居等所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食马,马尽煮弩楯,力战不敌,乃与士卒辞诀,各分散还。时多雨雪,队坑死者十五六,虏亦饥困,远走柳城。

    公孙瓒

    3、丘力居钞略四州之战(败):黄巾之乱时,丘力居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被乌桓骑兵践踏,公孙瓒无法抵御,很显然此战公孙瓒败北。

    丘力居等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瓒不能御。

    4、潞河、鲍丘之战(败):公孙瓒杀死刘虞后,刘虞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想为其主报仇雪恨,于是推选阎柔为为乌丸司马。兴平二年(195年),阎柔招集鲜卑、乌丸等兵马,共得汉兵、胡兵数万人,与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河之北,大败公孙瓒军,斩杀邹丹。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随鲜于辅迎接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将麴义,合兵共十万攻打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

    这两战公孙瓒毕竟是败于汉胡联军,两败姑且算作一败。

    综上,公孙瓒四战胡人,二平二败,这战绩何谈吊打呢?或许有人会说,公孙瓒不过拥有幽州之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可问题是作为公孙瓒的大敌丘力居实力也不咋样,丘力居拥有部众五千余落。东汉时期匈奴经历了南北两部分裂、天灾、汉朝打击,最终北匈奴政权土崩瓦解,部分西迁,部分降汉,在经历过多次打击后留在草原的匈奴人还有多少呢?按照后汉书的记载"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对比之下就知道丘力居的势力比之昔年匈奴是多么微不足道了。

    丘力居

    公孙瓒的问题,本号旧文:

    汉以强亡,是说汉末外战无敌吗?以公孙瓒为例,澄清此谣言

    有详细论述,有兴趣可以参阅。总而言之,羌乱本身就是东汉衰落的重要原因,再之后崛起的鲜卑,在汉末曾大肆劫掠州县,汉灵帝派夏育率骑兵三万北伐,却落得十损七八,好在檀石槐壮年去世,鲜卑再度分裂,才未成大患。汉末,诸侯直面的异族敌人往往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真正的战绩,实际上也远没有网上传闻的好。

    至于三国对外族的战绩,纸面数据确实不错,但魏蜀吴对五胡、南蛮、山越等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战略收缩。曹魏撤销了并州五个郡的编制,当然这锅不能直接扣曹操头上,东汉中后期河套地区的人口就在不断流失,逐渐被匈奴人和鲜卑人掌控,汉末大乱又加剧了这一过程,到曹操掌权后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二十年春正月,天子立公中女为皇后。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

    孙吴则丢失了日南郡郡治西卷县(即区粟),被林邑国所占领。类似的情况在蜀汉也有发生,叟夷造反杀害越巂太守,使得新上任的太守跑到八百里开外的地方遥控指挥,可以想见大片地区事实上都是不受控制的。而这还发生在诸葛亮平定南蛮之后。

    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

    三国的战略收缩,本号亦有旧文介绍:

    心有余而力不足:三国时期对异族的战略收缩

    ,有兴趣可以参阅。

    三国鼎立

    八、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只有曹操和孙坚出力

    这个也是老谣言了,古代的何去非、王夫之、毛宗岗,当代的易中天,还有很多网文都是这么说,王夫之甚至认为曹孙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因为伐董:

    操与坚知有讨贼而不知有他,非绍、术挟奸心以养寇,而冀收刺虎持蚌之情者所可匹也。故他日者,三分天下,而操得其一,坚得其一。

    然而不管正史还是演义,都不是只有曹操和孙坚出力。

    正史:历史上讨伐董卓的是十一路诸侯,除了曹操和孙坚外,河内太守王匡在河阳津对决董卓,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都打成这样了,你说没出力?

    河内太守王匡,遣泰山兵屯河阳津,将以图卓。卓遣疑兵若将於平阴渡者,潜遣锐众从小平北渡,绕击其后,大破之津北,死者略尽。

    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之战

    张邈分兵给卫兹让他跟随曹操,连同鲍信一起在汴水出战董卓的部将徐荣。至于孙坚那一路,说一点个人看法,我觉得袁术的伐董之功被史书黑了,证据有两点:

    一是张紘曾对孙策说:“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这是他们内部的密谈,完全没必要拍袁术马屁,既然是共破,那袁术肯定是出过大力的,可惜袁术在伐董的过程起的作用一点记载都没有,有记载的只有袁术克扣孙坚粮草;

    二是凉州人对袁氏的态度,所谓“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集合各方记载来看,这里的袁氏指的是袁术的可能性较大。

    演义:小说中是十八路诸侯,除了孙坚和曹操外,鲍信派其弟鲍忠和华雄交战,结果全军覆没;华雄挑战之时,袁术折了俞涉,韩馥折了潘凤;虎牢关初战,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孙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八路诸侯迎战吕布,张杨折了穆顺,孔融部下武安国虽然未死却也成了残废,公孙瓒更是亲战吕布差点丢了性命,又怎么没出力呢?

    关东联军

    单字解释: 大 戟 士 是 特 种 部 队 张 飞 是 美 男 子 这 些 三 国 谣 言 你 可 曾 听 过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