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人云亦云?一张嘴把自己说死,许褚砍了许攸,曹操不吭声的真相

    2024.04.27 | 历史网 | 次围观

    像许攸这样,一张嘴把自己“说死”的,在三国期间太多了,比如杨修、孔融、祢衡等等。许攸之死表面看是许褚的冲动,不过,按照正史,他是被逮捕入狱,按正常程序处死的,不存在冲动之下的行为。也就是说,真正杀掉许攸的不是别人,而是曹操!

    一、摆不正位置,贪天功为己有

    许攸和袁绍、曹操是发小,这是许攸先后侍奉袁绍和曹操的原因。许攸在袁绍阵营时,曾经劝袁绍联合曹操,但袁绍拒绝了。由此可以看出,许攸很看重少年时期的交往经历,希望再现“同学友谊”,同时他也有点幼稚,不能洞悉袁绍和曹操的心理状态。

    正是凭借许攸的献计,曹操端掉了袁绍的乌巢粮库,为打赢官渡之战,立下大功。居功自傲,是很多人的缺点,不过,像许攸那样,沉湎于自我陶醉的,世间罕见。他生怕曹操忘记了他的功劳,时时刻刻不忘提醒曹操:你能有今天,都是我的功劳!

    本来,许攸为曹操献计献策,就是他的本分,否则曹操凭什么收留你?可许攸把自己的本分,当作赐给曹操的天大恩惠,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主仆易位,走向找死的节奏!

    二、曹操眼中的工具,随时可弃

    客观来讲,许攸的贡献,对官渡之战确实是有决定性作用。不过,以袁绍和曹操对比,他们的胜负,绝不是一战而定的,袁绍终究不是曹操的对手。这一点,聪慧的郭嘉,在“十胜十败”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

    真正聪慧的人就像郭嘉这一类,人家不需要看具体细节,通过人性分析,就能看到结果,反而盯着的东西越具体,说明层次越低。显然许攸不具备郭嘉的才能,他揪着自己“具体”的功绩不放,层次也就那样了。

    三、不同身份的对决,下场早注定

    前面提到杨修、孔融和祢衡,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曹操一辈子就喜欢杀一种人——士族子弟!比如还有边让、陈宫,以及后来的荀彧。许攸也是士族子弟!曹操跟士族子弟有仇?呵呵,细细说来,这是根深蒂固的仇恨,势不两立的政治对立!

    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经常看到,敌对一方张口就骂曹操:宦官之后!在讲求出身的东汉,这就是一块压在曹操身上的大石头,即便曹家事实上因为曹腾而发迹。

    四、曹操对士族的心理有两种状态:一是鄙视,二是恨!

    鄙视来自于,这些士族子弟,大多数是酒囊饭袋,靠着对汉帝国的官场垄断,过着寄生虫的生活。东汉的没落,他们其实是罪魁祸首。恨来自于,自己的身份,被这些自高自大的士族瞧不起,入不了主流社会。这种不公平的体制,其实就是曹操一辈子努力要打破的东西。

    综上所述,许攸那点“才”和所谓的“大功”,在曹操眼里不值一提。相反,许攸的贪婪和愚蠢,让曹操深恶痛绝,再加上两人身份的原因,走向决裂是早晚的事。只不过许攸比其他仕子作得更欢一点,所以死得更快一点!

    单字解释: 人 云 亦 云 ? 一 张 嘴 把 自 己 说 死 许 褚 砍 了 许 攸 曹 操 不 吭 声 的 真 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