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去世前,阿斗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明白他傻都是装的

    2023.08.27 | 历史网 | 次围观

    相信无论对三国有没有深入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诸葛亮这一名字。诸葛亮是三国蜀国的丞相,鲁迅评价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为“多智而近妖”。这当然也是大部分人对诸葛亮的印象。那么我们知道,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的是刘禅。

    刘禅与他爹刘备相比,无论是在智慧上还是在用人上都完全比不过。可是在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前,问了诸葛亮一个问题之后,诸葛亮才明白,刘禅实际上并不是常人所看到的一点智谋也无的形象,并且很有可能之前所有都是装出来的。

    一、诸葛亮其人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突出展现的人物。整本三国演义内容庞大、人物众多、事件纷繁错杂,但是如果梳理一下三国演义的脉络,我们会清晰地感受到五条线索。

    整本书以汉亡到魏统一天下为终局。而整个故事又以魏蜀吴三国的斗争展开。魏蜀吴三国中,以讲述魏蜀之间的斗争为重点。魏蜀的斗争以表现蜀汉的故事为核心。蜀汉剧情的展开最终以隆中决策为关键。

    显然,隆中决策就是三国演义的重中之重,诸葛亮在隆中决策对现如今三国局势的分析,就是前半本书的总结概括,对后续事件的安排就是后半本书的具体演绎。因此,实际上三国演义就是要通过隆中决策来凸显“诸葛亮”这一关键性人物。

    诸葛亮对于蜀汉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虽身为丞相,但实际上已然把握着蜀汉发展的全局。正是因为这一点,刘备对这位丞相可谓是信任有加,甚至临死托孤时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一托孤遗言,实际上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因为这些人认为,刘备对诸葛亮的“智”是依仗有之,忌惮有之。依靠的是这样的“智”可以帮自己夺取天下,忌惮的是诸葛亮的“智”会在自己死后威胁到刘氏的继承权。

    但是这样的想法是否有些太过主观了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真理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不断检验的。更何况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二人早已脱离了普通君臣之间的尊卑关系,刘备早已将诸葛亮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上刘备本人又极重情义。

    我们都知道,刘备为了替关羽复仇,不顾诸葛亮的劝阻,发动了讨伐东吴之战。虽然有夺取荆州的原因在,但是关羽的死仍然是这件事重要的导火索,没有关羽被擒后遭到杀害一事,刘备很有可能不会如此急迫地对东吴进行讨伐。

    因而刘备对诸葛亮进行的临终托孤实际上就是在袒露自己的心声,他确实是认为诸葛亮是可靠的,如有必要,可以成为代替自己让蜀汉发展下去的人物。

    二、刘禅其人

    刘禅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在这个称呼背后,包含着人们对刘禅的惋惜、失望、无奈,带有浓郁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在里面。而“扶不起的阿斗”在指向上,主要指的是刘禅在执政、用人上的无能。

    我们可以说阿斗是无能的,也可以说他没有治国之能。但是能否直接用“傻”来定义刘禅呢?我想是不能的。

    首先,刘禅的无能只是在对比之下产生的。刘禅身边群英云集,且不说别的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光是一个诸葛亮就衬托出刘禅的无能,尤其是在刘备死后,将刘禅和刘备与诸葛亮共事的场景进行对比,更是在本就不突出的刘禅身上雪上加霜。

    实际上我们只能说刘禅是一个能力不够突出的,没有惊世才能的普通人。把普通人放在普通人堆里当然不会显得无能,因为大家水平大差不差。但如果把普通人放到群英云集的环境中,这对普通人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愚钝和无能在这一情况下就会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刘禅的无能不是天生的,周围人都没有对他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就期望一个长期生活在安逸环境里的刘禅瞬间拥有政治才能,这是不切实际的。

    在刘禅的世界里,父亲没有死的时候,有父亲做靠山,父亲会处理好所有的事情,不需要自己操心。父亲死后又有丞相做靠山,丞相能力突出,也会处理好所有的事,自己仍然不用操心。后来丞相死了,自己也到了28岁的年纪,周围所有28岁的人早就闯出一番事业,并且通过年轻时的各种摸爬滚打摸索出了处世原则。

    但是刘禅不是,在此之前的每个时期,他都有后盾,无论做了什么事,都有人兜着。没有做过什么重大决策,没有对蜀汉事业有什么积极的推动作用,没有锻炼出任何能力。这就是28岁的刘禅唯一“与众不同”之处。

    可以说,刘禅的无能是被后天培养的,是刘备和诸葛亮一手促成的。如果说刘备在死之前没有训练出刘禅的能力,这已经把刘禅推到了悬崖上,那诸葛亮在辅政11年内也没有放权让刘禅自己做决策,这就把刘禅推到了悬崖边。

    刘禅什么都没有做,就已经“顺利”到达了这一风口浪尖处,这时候只要来一阵风就能够把他吹落悬崖、死无葬身之地。

    刘备是一个好的决策者,但不是一个好父亲;诸葛亮是一个好丞相,但不是一个好老师。这两点应当是无可争议的。好父亲不会任由孩子在乱世中没有锻炼处世经验而长大,好老师不会永远替一个学生处理所有事情,不肯放手。

    刘禅在父亲执政和丞相执政的过程中,永远都以看客的身份站在一边,在诸葛亮病逝之前,他始终都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大家对他有更高的期望,却不花时间去培养这个可怜的孩子,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一点在刘禅身上充分得到印证。

    三、刘禅和诸葛亮

    刘禅对待诸葛亮的态度显然和刘备是不同的。当时的刘备身边亟需人才,为此心甘情愿三顾茅庐。从某种意义上说,诸葛亮是刘备“求”来的,因此把诸葛亮摆在一个极高的位置是刘备在进行多方考量之后最终决定的。

    对于刘禅来说,他出生时诸葛亮就是丞相,在身份地位上刘禅把诸葛亮看做“臣”是理所当然的。那么诸葛亮虽然“多智近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刘禅的角度来说,这很大程度上属于本职工作。即使刘禅对于诸葛亮的操劳会有细微的感激之情,但是这种感激之情也是出于上位者对下臣情感。

    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当刘禅得知刘备在临死托孤的时候居然对诸葛亮说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之后,一向把自己当做理所当然接班人的刘禅的情绪状态可想而知。即使诸葛亮在任职期间,完全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可父亲的遗言时刻都像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利刃,稍不注意就会刺穿他整个人。

    这句话使刘禅对待诸葛亮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让刘禅在看待诸葛亮做出每一件事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赋予它一些别的意义。诸葛亮北伐,刘禅认为诸葛亮想扩张自己的权利。北伐的失败,刘禅认为是想消耗蜀国也就是自己的实力。诸葛亮写出师表,刘禅认为只是在暗讽自己比不上父亲。

    当一系列行为有所变质之后,刘禅对诸葛亮的猜忌之心也逐日逐月积累,虽然每一次的累积都是极小的一点,但是水滴还能穿石呢,猜忌之心终有一天会到达顶峰。

    当我们把视角转向诸葛亮,整个事件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状态。诸葛亮本是隐居山间的卧龙先生,刘备三顾茅庐的决心打动了他,因此决定站到蜀汉背后推动其成为中原霸主。一次次的合作中让诸葛亮更加确信自己没有选错辅佐的人,刘备不仅善于决策而且有情有义,不至于因为手下的人越来越多后就失去了初心。

    后来,刘备有了个儿子,虽然看起来不大聪慧,但是天下三分、时局风云变幻的情况下,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分出来教育一个有些笨的小孩。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以及不断地谋划献计,是在诸葛亮的办事议程中排在首位的,是他现在最应该做的事。

    后来,刘备死了,没有能够亲眼见证蜀汉一统天下,弥留之际还把那个有些蠢笨的儿子托付给自己,甚至说自己可以取而代之。悲痛和感动相交织,诸葛亮决定直到自己死之前,都要尽心尽力辅佐好这个孩子。

    可是由于多年的疏忽,这个孩子放逸的天性已然养成。诸葛亮尝试过让这个孩子处理一些事情,但是幼稚的手段和浅薄的见识使得刘禅一件事都做不好。刘备的精明和刘禅的愚笨产生了极大反差,诸葛亮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在深夜中也曾反思过自己的做法究竟是否适合这个孩子,但是动荡的时局根本没有给诸葛亮太多的试错机会。

    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诸葛亮更加不敢放手让刘禅处理事情,因为诸葛亮深知自己已经不像年轻时一样,可以帮助把事情的最坏影响降到最小,说得难听点,就是无法给刘禅擦屁股。万一这个蠢笨的孩子做出了没有回旋余地的决策,为蜀汉招致了灭顶之灾,那么自己实在是无颜面对死去的刘备。

    人越老越多顾忌,生病的人最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事已至此,诸葛亮只能在自己死之前为刘禅造出一条更加顺畅的路。一来二去间,刘禅的年龄不断增加,可做事仍然幼稚,目光仍然短浅。即便如此,诸葛亮也是无能为力。

    诸葛亮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地严重了,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卧床不起。拖着这样的病躯,诸葛亮仍然在后方出谋划策。一天,刘禅派遣李福前去问候诸葛亮,同时也询问一下丞相对国家大事的进一步动作。谈话间,李福对诸葛亮说到:皇上请我代问丞相,如果丞相病逝,丞相你的家眷应当作什么安排?

    此话一出,诸葛亮悚然一惊,多年的伴君经验在这一刻疯狂敲响诸葛亮头脑中的警钟。他看似回答迅速实则斟酌地说:我家还有桑田百顷,家人靠着这些应当可以过完下半辈子。李福将诸葛亮的回答暗暗记下,回去之后就把这些话禀报了刘禅。

    刘禅听后,心情前所未有地放松,好像悬在头顶多年的利刃已经被悄然撤走,这使刘禅由内到外地轻松了。但是诸葛亮呢?诸葛亮好像第一次看清这个“愚钝”的孩子。他终于明白,这个被他看做孩子的人,已经早早拥有了帝王最容易拥有的“猜忌之心”。

    其实不只是帝王,只要大小是个官,都会有这样的猜忌之心。只不过多年来,诸葛亮始终把刘禅当作一个不大聪明的小孩,看做是刘备生命的延续,但是就是没有把他看做一个真正的帝王。这就导致刘备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使刘禅产生猜忌之心,因为诸葛亮始终以对待刘备的方式对待刘禅。

    四、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

    234年八月诸葛亮最终还是病逝于五丈原,这一年,诸葛亮是54岁。诸葛亮的死亡,无形地催促着蜀汉走向终结。魏延造反被杀,杨仪被下狱后自杀,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宦官黄皓干预政事……一系列事情发生后,蜀汉早已摇摇欲坠。把将倾之大厦最终推倒的是刘禅的投降。所有主战派的提议都被刘禅给否决,最终只剩一个姜维还想着力挽狂澜。

    刘禅投降后催促姜维赶紧投降,姜维看着蜀汉基业怀念诸葛亮的遗愿,决定假意投降后借早就有造反之意的钟会之手,再度诛杀魏国将领。但是钟会的计谋没有得逞,行迹败漏,致使姜维也被杀害。此时此刻,蜀汉大旗终于倒塌,被魏军铁蹄狠狠跺烂在泥土之中。

    而刘禅则舒舒服服地接受了司马氏的招待,在魏国都城洛阳安度余生。最终留下了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

    小结

    刘禅其人,本来只能说不算个英雄人物,属于普普通通的庸人。但是身处高位、手握重权使得这样的平庸一步步变质,将平庸的刘禅变为昏庸的刘禅。刘禅虽然没有执政能力,眼界和手腕都极其幼稚,但是却拥有了猜忌之心,学起了帝王权术那一套。

    他平庸吗?当然是平庸的,可是这样的平庸放在乱世中就是在自取灭亡,要不是他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他也会像蜀汉最终的结局一样,葬身于魏国铁蹄之下。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去 世 前 阿 斗 问 了 他 一 个 问 题 诸 葛 亮 才 明 白 他 傻 都 是 装 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