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项羽说自己无颜过江实属谎言,史书揭露真相: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2024.02.04 | 历史网 | 次围观

    如果要在古代诸多名人中找出一个超级IP的网络红人,那一定当属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此人名气极高,而且一身浩然正气,让人根本找不出来可以吐槽的地方,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想黑他一番,都找不到可入嘴的地方。

    项羽在后世也拥有众多小迷弟和小迷妹,提起项羽的大名,无不啧啧称奇,当真是顶天立地男子汉中的佼佼者。

    就连宋朝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提到项羽的时候,也是两眼放光,期待着有朝一日,自己身边也能出现这样伟岸的人物来,她在渡乌江的时候,看着身边那位为了逃命而弃百姓于不顾的丈夫,提笔写下那首流传至今的《夏日绝句》,诗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看来,项羽是真正的男人,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他都是自己心目中的盖世英雄,如果他能穿越时光的隧道,脚踏着五色祥云前来约会一场,那么李清照一定会死而无憾。

    或许李清照的美,只能项羽这样的英雄来配,只是世上没有时光机,项羽也只能在李清照的心目中充当偶像,谁让她不是虞姬呢?

    不过在历史上项羽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在楚汉争霸,他败的一塌糊涂,当然这也和她的性格有关,谁让他不如刘邦更有痞性?

    垓下之围是项羽生平的黑暗时刻,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中,项羽穷途末路,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带着八百骑兵冲出重围,最终逃到了乌江边。

    可是他却没有渡江,因为他觉得自己无颜过江,但其实这实属谎言,而史书中则揭露了真相,项羽不愿意过江,是他发现了惊天秘密。

    胜败兵家事不期

    项羽是周王族诸侯国项国的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人,今属江苏省宿迁市,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年少时,项梁曾教导他读书,可是他学了一阵子,觉得读书这事没意思,项梁便又教导他学剑,可又学了一阵子,又觉得击剑也没意思。

    项梁觉得很生气,认为项羽这般将来很难有所成就,但是项羽却说: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学剑也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要学可敌万人的本领。

    于是项梁便教导项羽学习兵法,这可让项羽欣喜万分,只是他也只学了一个大概,便再也不肯深入研究。

    饶是如此,项羽在后来却还是具备了万人敌的水准,如果他当时能深入研究兵法,或许连变兵仙韩信都得给他提鞋,只是谁又能预测未来?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项羽便投身到了推翻秦朝的大浪潮之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项羽在这条路上走的并不艰难,一路崛起,所向披靡,最终灭亡了秦朝,可项羽却不想做皇帝,他觉得还是做个霸王开心,便大肆分封诸侯,妄想着恢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秩序。

    由于分封不公,引起了诸侯的不满,刘邦便联合其他诸侯开始反抗项羽,以至于还拉扯起了五十六万的大军。

    包羞忍耻是男儿

    眼瞅着刘邦带着五路大军,要把自己赶到河中喂虾,项羽倒也没有慌张,在他看来,刘邦等人终究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当刘邦带兵包围了彭城之后,项羽亲率三万精兵回援,你没有看错,面对五十六万大军,项羽确实只带了这三万人回去。

    在冷兵器时代,一个人打三个人都已经够呛,而项羽所挑战的是一个人打十九个,这当真是自信心极度膨胀,可最终的结果是刘邦被打得大败,项羽完成了挑战不可能的奇迹。

    项羽并没有想着对刘邦赶尽杀绝,毕竟他觉得一旦天下太平,他的武功将无用武之地,还不如留着他一条命,任凭他蹦跶。

    只是他没想到,乱世中崛起了一个叫韩信的人,而正是由于韩信的加入,让楚汉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变。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原本刘邦的汇集起来的乌合之众,在韩信的带领下,成为了一支虎狼之师,项羽屡次被击败,最终与刘邦签订协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江东子弟多才俊

    在崇尚盟约精神的时代,一纸协议当能带来太平。

    可是刘邦却没有履约的精神,他趁着项羽不备,果断单方面撕毁盟约,开始追击项羽,想要把项羽赶尽杀绝。

    结果答应一起出兵的韩信和彭越却放了刘邦的鸽子,项羽则立即带兵反击刘邦,结果大破汉军。

    吃了明亏的刘邦,终于意识到了自己面临的问题,如果没有韩信的加入,他根本无力与项羽抗衡,为了拉拢韩信,刘邦使出了金钱的诱惑,对韩信猛地一顿封赏,让韩信在温柔乡中不辨南北。

    这次刘邦比彭城之战更加威猛,直接拉扯起了六十万大军,而有韩信的参与,项羽再也无法创造奇迹,最终被包围在了垓下。

    在一个夜黑风高适合杀人的夜晚,项羽亲自挑选了八百骑兵,直接逃出生天,直到天亮,汉军才发现,项羽不见了,便立即追击。

    在汉军的追击下,项羽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但即便如此,依然没有人背叛他,由此可见项羽的人格魅力之高。

    项羽渡过淮河之后,身边仅剩一百来人,不巧的是,他在阴陵迷路了。

    巧的是,他正好碰到了一个老农,便向老农问路,结果却受到了欺骗,被这个老农给骗到了沼泽之中,以至于被汉军给追了上来。

    卷土重来未可知

    经过一场激战,项羽再次逃脱,可身边只剩下了28人,但即便如此,项羽依然没有想着要投降,便继续带兵逃窜。

    项羽一路逃到了乌江边上,遇到了乌江亭长。

    这时候,亭长劝说项羽快快上船,渡江回到江东之后,便可以东山再起,可是项羽却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为由拒绝了。

    最终,在乌江边上,项羽拔剑自刎,自此,西楚霸王成为了传说。

    那么,项羽为何不渡江,难道他真的觉得没脸过江吗?

    当然不是,项羽这般说,其实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那就是人心难测。

    从垓下之围,项羽自知大势已去,但他却根本没有想着要投降,更没有想着要自刎,如果真是这样,他也不必带着士兵东逃西窜,直接束手就擒完事。

    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这就意味着,项羽其实还真想过要卷土重来,可是在他一路败逃的过程中,却窥探到了人心的奥秘,尤其是那个老实巴交的老农,竟然欺骗了自己,这彻底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

    项羽不再相信任何人,当然也包括他后来遇到的乌江亭长,他不认为乌江亭长真的会将自己送到对岸,反而觉得等他上船后,会被他从背后插一刀,毕竟刘邦为要他的人头,已经开出了封侯的巨额条件。

    所以,他没有勇气在登船,既然如此,还不如光明磊落来一场男人间的对决,这样也能留下被后人歌颂的美名。

    项羽确实成功了,以至于在后世中活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只是最终,他也没能看透人心……

    参考文献:《史记》等。

    (图网,侵删)

    单字解释: 项 羽 说 自 己 无 颜 过 江 实 属 谎 言 史 书 揭 露 真 相 他 发 现 了 一 个 秘 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