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75年廖汉生赴任南京军区前,叶剑英叮嘱:上任前听听邓小平的指示

    2022.11.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引言

    1975年,廖汉生作为代表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也是在同月,毛泽东提议让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总参谋长等职务。

    同时,中央还调整了各大军区领导。2月,中央军委任命廖汉生担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廖汉生即将赴任之前,登门看望了叶剑英元帅。叶剑英鼓励他在新的岗位上大胆工作,还叮嘱他:“上任之前,一定要听听邓小平的指示。”

    于是,廖汉生便登门拜访邓小平。两人见面后,邓小平就几个问题进行了指示。

    最后,邓小平寓意深刻而又态度鲜明地对廖汉生说:“你过去是有角的,有硬角,你到任后也要保持这个‘角’”。

    廖汉生是谁,邓小平为什么会语重心长对他说这些呢?

    毛主席和廖汉生

    01廖汉生的革命生涯

    1911年,廖汉生出生于湖南桑植的一个农民家庭中。

    其父亲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开明人士,曾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虎父无犬子,廖汉生也和他父亲一样走上了革命道路。

    一次,贺龙率领队伍来到廖汉生家附近。也是在这时,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为他今后参加红军部队埋下了伏笔。

    1929年,贺龙建立了湘鄂边苏区,廖汉生来到桑植县长瑞乡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土地革命,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3年,廖汉生在关向应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他先后担任红三军9师政委、红二军团6师副政委、红二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长征期间,他担任红二军团第六师政委。

    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廖汉生克服了种种困难,与敌人作斗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廖汉生旧照

    抗日战争期间,廖汉生担任八路军120师716团政委。1941年,他来到了延安,并来到中央高级党校、八路军军政学院、政治学院学习。

    1944年,廖汉生回到战场,担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5干部大队政委,率领队伍来到洪湖地区。

    抗战胜利后,他先后担任晋北野战军副政委、晋绥军区第1纵队政委、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政委。

    1947年,廖汉生担任西北野战军一纵政治委员,他和司令员贺炳炎一同指挥了保卫延安、青化砭、宜川、西府、陇东、宜瓦、荔北等战斗。

    1949年,廖汉生担任第一野战军政委。同年8月,他和贺炳炎率部解放了兰州;9月份解放了青海全省。

    1950年,廖汉生担任青海省副主席。在任期间,他抽调大批干部去地方工作,组织部队肃清了青海大股匪徒,带领军民共同建设青海。

    左二为廖汉生

    1952年,廖汉生担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54年,廖汉生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年仅43岁。

    1955年,廖汉生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了国防部副部长当中唯一的一名中将。同年,廖汉生来到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廖汉生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57年,廖汉生收到一个通知:中央军委让他担任军事学院院长。

    要知道,他原本是一名刚毕业的学员。从学员一跃成为的院长,更何况前任院长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承元帅,他一时间犯难了。

    于是,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鼓励他:“军委既然让你当院长,那你就接受这个职务吧,军人要以服从作为天职。”

    于是,廖汉生便走上了新的岗位。四年后的1960年,廖汉生担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担负起了守卫京畿重地的重要职务。

    廖汉生与妻子

    在历史特殊时期,廖汉生身陷囹圄,一大堆罪名扣在他头上。1972年,廖汉生子女致信毛主席。在信中,他们请求让廖汉生尽早为党和人民工作。

    毛主席看到这封信批示:“送总理阅处,我看廖汉生和杨勇一样是无罪的。”

    在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帮助下,子女宫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向他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毛主席的说你没有罪,解除监护。”

    从此,廖汉生获得了自由,并于同年7月收到了去人民大会堂参加“八一”建军节招待会的通知。

    02在南京军区岗位上

    1973年12月,廖汉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担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在岗位上,他热情满满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来。

    1975年2月,中央任命廖汉生担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也就出现了邓小平接见他的这一幕。

    之后,叶剑英也先后几次叮嘱廖汉生:“你没事不要往上海跑。”

    当时,南京军区是一个是非之地。而中央让廖汉生担任此职,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他的信任。

    廖汉生与妻子

    与此同时,情况之复杂、压力之大、担子之重可想而知。廖汉生深知做好工作绝非易事,但他还是信心满满接受了此职。

    接到任命不久,廖汉生来到南京任职。到任后,很多和他相识的干部前来看望他,介绍了军区的一些情况。

    同时,这些人还善意的告诫他一定要“少说话”。对于这些劝告,廖汉生只是一笑了之。

    南京军区欢迎会上,廖汉生向大家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并开诚布公传达了自己对军区建设的建议和意见,重点讲了克服党性、加强团结、整顿部队等问题。

    9月,南京军区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廖汉生担任政治委员、军区党委书记。15日,军区党委进行分工,他负责全面工作。

    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敢于直言的作风,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军队要整顿”的方针,一心扑在军事建设上。

    廖汉生与刘少奇接见官兵

    1976年1月,军区常委扩大会议召开,廖汉生在会上讲话,号召全区领导干部把战备工作、军政素质和革命现代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上。

    同年8月,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试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廖汉生被选为中央委员。

    8月19日,中共第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名单,廖汉生担任中央军委委员。

    9月,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廖汉生为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2月,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适应,在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重新确立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为了把中共第一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深人地贯彻下去,廖汉生亲自挂帅,连续办了两期师以上干部理论学习班。

    学习中,廖汉生从严要求,耐心讲解,较好地排除了一些干部思想中存在。

    此后连续两年,每年举办两期师以上干部理论学习班,使全区的中高级干部深人领会了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质,对进一步统一全区广大官兵思想认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廖汉生大力倡导全区指战员学习现代化的科学知识,重视军区的军事科学研究。

    为了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落到实处,廖汉生在全区教育训练会议上,规定部队必须拿出十分之一的时间给干部、战士学文化,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在军区学科学大会上,他号召全区“大办科学”,要求大家思想大解放,理直气壮抓科研,建立一支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的科技队伍。

    他的讲话,推动了全区指战员大兴科技研究之风。截至1979年,各单位上报科技成果300余项,其中有83项获科技新成果奖。

    军事科技成果的推出,指战员文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全区部队军事训练的科技含量,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增强,部队建设向着现代化之路稳步迈进。‘’

    廖汉生和杨勇

    03调到沈阳军区

    1980年1月11日,廖汉生调任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2月23日至29日,廖汉生赴京参加中共第十一届五中全会。

    中共第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发表后,沈阳军区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贯彻,组织全区270余名正师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军区读书班,联系实际学公报,重点解决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的问题。

    廖汉生和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在军区领导干部读书班讲话中强调,要把学习邓小平《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当做大事来抓。

    此外,廖汉生在讲话中指出;这个报告,既管当前,又管长远,对整个80年代乃至将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号召各级干部深刻领会,力求甚解,联系实际加强军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4月26日,廖汉生被增补为沈阳军区党委常委、第二书记。为尽快掌握东北战区地理位置、部队实际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情况,廖汉生深人部队展开调查研究。

    他先后到8个军级单位、26个师级单位、55个团级单位和30个连队了解情况。

    图右为廖汉生

    6月2日至21日,行程2760余公里,先后到吉林省西部和哲里木地区勘察阿尔山方向的地形及守备部队的建设情况。

    他听取沿途部队关于当前工作的汇报,并就如何加强党委建设、搞好战备和教育训练等问题,同各单位领导交流了一些意见和看法。

    在勘察地形和看望部队的过程中,廖汉生保持了多年来一贯的工作作风:轻车简从,廉洁奉公,不搞特殊。

    调查中,年近古稀的廖汉生几乎每天在汽车上颠簸,但每到一个单位,他都不顾疲劳,坚持到连队宿舍、伙房、菜地走走看看。

    他尽量多接触干部战士,还看望了一些离休的老同志。对于部队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就马上答复,暂时不能解决。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廖汉生当选为中央委员。

    廖汉生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后,廖汉生多次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提出从军区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便让年轻同志接班。

    1982年底,廖汉生从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岗位上退下来,定居北京。1983年6月18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廖汉生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从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到第五届人大,除第二届外,廖汉生当了20余年的全国人大代表。

    这次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廖汉生专注地投人到全国人大的常务工作中。

    但是,他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我是人大战线的一名新兵,首要任务是学习,一是学习国家的宪法、法律。二是从实际工作中增长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廖汉生与贺炳炎

    9月,廖汉生前往阔别已久的青海省视察。千里寻故地,目的有三:一是看看青海的变化,二是以解放青海的老战士身份慰问建设青海的同志们。

    而他此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当一个开拓青海事业的啦啦队员,来喊几声'加油’”。

    赴青期间,廖汉生认真听取了省委和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汇报,参观了西宁地区的一些厂矿企业、龙羊峡建设工地。

    此外,他还会见了长期在青海工作的一些老干部、老战士和爱国民主人士,与他们进行了亲切交谈。

    同年年底,廖汉生来到天津,对地方人大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后,组织天津部分人大代表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通过这个座谈会,使天津的人大代表们进一步激发了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人大工作之中。

    廖汉生旧照

    04晚年感慨:这条路走对了

    回北京后,廖汉生就地方人大建设,履行职能情况及代表们的思想状况等问题写出了调查报告。这个报告受到了彭真委员长的肯定。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廖汉生兼任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10月21日,爱委会召开第六次委员会。

    会议在总结交流近两年工作的基础上,讨论部署了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任务,研究制定了《爱国卫生运动“七五”规划及十年设想》。

    1984年1月,廖汉生赴云南、贵州、四川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对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

    每年,廖汉生都要用一半的时间到地方人大考察调研。每到一地,都要求各级干部掌握好人大的工作武器--宪法和法律,并以此指导地方人大切实发挥作用,认真履行职责。

    1988年3月,廖汉生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4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汉生与邓小平

    为了搞好外事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廖汉生不放弃任何机会加强学习,积累知识的机会。

    他注重学习党的对内对外方针政策,熟知国情和历史,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并抓紧外委会自身建设,组织学习和研究外交政策及国际国内形势,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

    从1988年3月到1993年3月的5年中,廖汉生带领外事委员会在全国人大以及常委会的领导下,审查了49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全国人大交付的49项议案。

    此外,他还接待了来自五大洲的22个国家的国防委员会代表团和议员团,并做出了大量工作。

    在人大工作期间,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调查研究去得最多的也是这些地区,他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为改变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奔走呼吁,

    每隔几年,他都要回到地处湘西山区的老家看一看。廖汉生真切地感受到家乡发生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同时又常常慨叹:变化得太慢了,还没有摆脱一个“穷”字。

    廖汉生

    他着急,焦虑,甚至发火。特别是看到湘西在迟缓的发展中,有些领导干部却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

    他不管碰到的是县、市、省负责同志还是中央领导,一见面就毫不客气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一个干部本事再大,不经过一段扎扎实实的奋斗是干不出名堂的。

    基层干部不要像走马灯似的换,即使是来镀金嘛,也要有个程序,不能像刷墙似的,刷一层白灰两天就露底了。要当长工,不能打短工、当临时工。

    廖汉生长期处在军队高级领导干部及国家领导人的岗位上,对自己的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严格得近乎苛刻。

    大女儿始终生活在贫穷的农村老家,从出生起就跟着游击队辗转漂泊。吃苦挨饿,坐过国民党的监牢。

    可是廖汉生并没有因为她是自己的女儿给予她特殊的照顾,而是鼓励她安心农村,努力工作,这个女儿至今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

    廖汉生晚年

    跟随在廖汉生身边的3女1子,他没有为哪一个讲过一句要求照顾的话。儿女们也没有因为有一个做“高官”的父亲而索取过什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1993年3月,已是耄耋之年的廖汉生从人大副委员长的职位上退下来。

    退休后,廖汉生依然没有停下来。他开始整理回忆录,总结历史经验、叙述革命经历、总结历史经验、抒发人生感悟。

    在回首自己这一生的革命旅程时,廖汉生感慨万千:“我这一生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入党立下的誓言没有动摇,始终不渝跟着共产党走过来,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2006年10月5日,廖汉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5岁。

    单字解释: 年 廖 汉 生 赴 任 南 京 军 区 前 叶 剑 英 叮 嘱 上 任 前 听 听 邓 小 平 的 指 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