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去世前,阿斗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明白他傻都是装的

    2023.02.26 | 历史网 | 次围观

    诸葛亮对于蜀国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可以说如果没有刘备的话,蜀国还是蜀国;可要是没了诸葛亮,蜀国就不再是蜀国了,这从诸葛亮死后老百姓的反应也能看得出来。

    自打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就真正意义上承担起了国家的重担,以刘禅当时的能力实在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君,因此诸葛亮虽然不是君主,干的却是君主的事情。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之前,刘禅曾经派出过使者慰问,可是这名使者除了慰问之外,还带来了刘禅的口谕,这位扶不起的阿斗问了诸葛亮一个问题,诸葛亮这才明白他的傻都是装的。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就开始全面掌管蜀国的大事,可以说诸葛亮是被刘备架上去了,这些事情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首先,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刘备去世,他自然要应该承担起国家重任;其二,主子在临死之前将自己的儿子和如此之大的国家托付给了诸葛亮,他要是不努力干事,自然也是对不起先帝的。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有流言称诸葛亮会凭借自己的本事取而代之,这显然是莫须有的事情,但是为了消除这一类的流言让刘禅放心,诸葛亮也必须很努力才能证明自己没有二心。

    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诸葛亮的数次北伐,如果按照蜀国当时的格局来说,在西南地区偏于一隅,无论是北方的曹丕还是东吴,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对蜀国造成任何的威胁。

    蜀国要想寻求发展,只需要好好经营自己就行了,为何诸葛亮会如此迫不及待的北伐呢?其实也是因为先帝把国家托付给了他,他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给别人看。

    所以,在曹丕死后,诸葛亮认为时机已到,发动了北伐战争。但很显然,诸葛亮有些着急了,因为以蜀国的国力长途跋涉去征讨曹魏政权,实在是有些吃力。

    果不其然,五次北伐全部失败,不仅如此,诸葛亮还病死在五丈原,让司马懿笑到了最后。这样的结局对于诸葛亮来说是残酷的,因为他并没有用自己的实力让蜀国更上一层楼。

    作为臣子,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讲,他没有完成先帝对自己的嘱托,并且因为北伐失败,造成了蜀国空虚,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一面旗帜,当他不在了,蜀国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当邓艾带着大军压境的时候,刘禅也只能乖乖的出城投降,不知道此时的刘禅心中在想些什么,他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阻止诸葛亮北伐,要是留下丞相,让他一心发展蜀国,想来没有这么容易被别人攻破。

    其实,这一点对于刘禅来说应该早就预料到了,因为就在诸葛亮病重的时候,他曾经派遣过使者前去探望,但是刘禅的目的并非只有探查诸葛亮的病情,还询问了诸葛亮的后手。

    李福,官最大的时候当过监军领司马,在刘备打下益州的时候曾经任命李福为成都县令,因此当刘禅当上皇帝之后,李福也受到了重用。

    在诸葛亮病重的时候,就是李福代表刘禅前去慰问,诸葛亮当然心如同明镜一般,他看着前来的李福,知道如果仅仅是慰问,刘禅不会派这么大的官来。

    于是诸葛亮问李福,皇上还有没有其他的吩咐,此时的李福已经和随军的医官沟通过了,大抵知晓了诸葛亮的病情。

    李福这才放下心来,他对诸葛亮说道,皇上问丞相,假如丞相身故,丞相的家眷应该怎么安排?诸葛亮听完之后心中一惊,他立马回答道,我的家中还有桑田百顷,家人应该能过得不错了。

    李福听完之后就立马回到了成都,把诸葛亮的话一五一十全部告诉了刘禅,刘禅听完才点了点头。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才突然之间明白了过来,这刘禅并非真傻,他是一直在装傻啊。

    不得不说,刘禅的心思比一般人要深多了,他之所以这么询问诸葛亮,实际上是打探诸葛亮有没有给他的孩子们留后路,如果诸葛亮说要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在朝中为官,刘禅的屠刀就会挥下来了。

    如果从结果倒推过程,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刘禅隐藏得太深了,他一直在示弱,让诸葛亮等人对他保持一种“看不上”的态度,这种态度并非真正看不起他,而是不会将其视为威胁。

    因此,当自己的父亲刘备死后,刘禅依然保持着这样的做派,才迷惑住了诸葛亮等一众蜀国大臣,直到最后诸葛亮才看清楚刘禅的真实面目。

    刘禅的真实意图就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利用周遭的一切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深知自己没有能力统治这么大的国家,但是利用诸葛亮就可以做到。

    从刘禅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猜测,当初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为什么要让赵云在一旁待命了,因为刘阿斗和赵云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要是出现任何意外,只有赵云才会不顾一切保护刘禅。

    刘禅隐藏了一辈子,他骗过了所有人,可以说他才是三国中最聪明的人,能够在知晓自己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及时扼制野心,并利用身边的一切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

    刘禅的这种智慧如果追根溯源,也许就是得到了刘备的真传,要知道白帝城托孤至始自终就是一场阴谋。刘备在深知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把孩子和国家托付给诸葛亮,难道他对诸葛亮真就这么放心吗?

    刘备自己也怕,所以他叫上了赵云来当刘禅的护法,并且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不行你就可以取而代之,说这句话的时候,赵云把剑握得紧紧的,这是一种示威。

    刘禅则见证了托孤的全过程,他明白老爹这是在给他上演一出好戏,刘备这是在身体力行的为刘禅示范如何保命——装傻。

    刘禅只有装出一副什么也不关心的样子,才能让诸葛亮一心为蜀国卖命,最后诸葛亮油尽灯枯,刘禅投降获得了安乐公的待遇,就此安享晚年。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去 世 前 阿 斗 问 了 他 一 个 问 题 诸 葛 亮 才 明 白 他 傻 都 是 装 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