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官员福利政策――内忧外患下的东汉荣耀

    2023.04.16 | 历史网 | 次围观

    前言:东汉荣耀来之不易

    公元25年,刘秀建元称帝,共传八世十四帝的东汉随即再建大一统王朝。继王莽改制和赤眉之乱后,封建体制也再次趋于稳固。

    东汉荣耀并不局限于一域,除却多种福利政策外,还体现在官制、军史、赈制、民制以及律制等方面当中。然而,东汉王朝的存在感在历史长河中日益低迷,昏暗腐朽成了其代名词,而以福利政策为代表的东汉荣耀,却被日益埋没。本文从多种荣耀表现中,选取了最易理解且历史影响宽泛的官员福利政策,透过该项福利政策逐步解读内忧外患中的东汉荣耀。

    福利与直接给予,是长期以来不可脱节的两方面,两汉时期的各项福利,在一定程度上都与直接给予相挂钩,官员福利政策也不例外。而且秦汉以来的直接给予,最典型的就是皇帝赏赐,因为有实质收益和名誉收益两方面,所以不少官员以获取皇帝赏赐为荣。

    在东汉以前,皇帝赏赐主要针对的是朝中高层官员,目的也很明确。

    如汉文帝以拥立安汉之功,赏赐周勃五千金,汉宣帝以理政精明干练为基准,给予大臣“增秩赐金”、“赐爵关内侯”的赏赐等。

    如东汉有制:皇帝加元服,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中二千石、列侯、宗室子孙在京师奉朝请者黄金,将、大夫、郎吏、从官帛。

    每逢皇帝“加元服”,便会依制行赏赐事。东汉赏赐体系的固定化,是当时官员福利政策成型的第一步,因为“赏赐成制”的缘故,官员享受到了更加优厚的物质与精神供应。这种直接供应,让提高官员福利待遇的思想落实,体现在了多方面。

    此外,在固定化赏赐方面,赏赐对象在一步步宽泛化,官吏告老还乡要赏赐,官吏告疾要赏赐,给地方郡守政绩卓著要赏赐,朝中大臣劳苦功高要赏赐等等,名目繁杂赏赐益增。

    实际上,赏赐的形式也是东汉王朝赏赐制度的一大亮点,在继承西汉以来的形式之余,东汉在进一步规范了赏赐形式。对官吏的赏赐,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为钱财,以金为主(集中与官),通行货币五珠钱为辅(集中与吏)。

    第三为职官性赏赐,并非实物受惠,而是荣誉和地位赏赐,这一点是影响最为宽泛的赏赐。主要包括增加食邑、加官封爵、赐剑履上殿、赐入朝不趋,赐卫尉所(如赐萧何相国卫500人),极少数的“赐”加九锡、“赐”乘天子辇等。

    一套官员福利政策,在进一步提高官员福利待遇的基础上,也为社会有序治理进行了辅助,保证了朝廷机构的正常运转,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王朝统治,但由于东汉王朝的特殊状况,这种政策并未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当然,赏赐制度仅仅是东汉官员福利政策的一部分,还有其他配套制度,与其相辅相成,最典型便是休假制度。

    休假制度并不是东汉独创,早在秦王朝大一统之际就已有此制雏形,但当时的休假并没有系统性的规定,多是诸如“告归”之类的零散记载。到了汉代,以往的“告归”得到了制度性保证,休假也成为了大小官吏的福利之一。

    东汉时期,推进官吏休假这一福利政策的同时,也对休假期的工作有所安排,由此衍生出了汉代针对官吏“休假不休政”的特殊安排,即当下我们所说的轮休制度。

    这种安排,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分官分类推行休假,确保大小官吏皆享受到此项福利待遇;其次是不规定集体休假期,而是以“五日一休沐”这种概括性规定,让各级官吏灵活操作,确保在让官员享受福利待遇的同时,不会耽误工作。

    同样,在朝廷内部也是如此,以官员入职之日算起,“五日一下里舍休沐”。如此运转,自朝廷内部到地方郡县,各级各类官吏都能享受到休假福利,不仅不耽误日常事务,反而能使官吏在重整精力后提高工作效率,一举多得。

    《资治通鉴》载:“汉制:自三署郎以上入直禁中者,十日一出休沐。”

    当然,休假既然是官员福利,那么朝廷对官吏告病的处理,也会更加灵活,这里就牵涉到赏赐和休沐两种福利的共同享受。

    在东汉,官吏一旦生病,就可以带薪休假而且不免职,这种休假时长足以惊艳到世人,因为东汉因病休假的规定是三个月为最。一般而言留职带薪休假90天是莫大的福利待遇,可实际上却远比这要长,因为对与生病的官吏,官员福利政策的执行并不会停留于休假单方面,而是多方面配套进行。第一点就是皇帝赏赐,这里既有皇帝发放慰问金和抚恤金,也包括“赐告”。

    除却以上休假福利外,东汉时期还有类似“年假”的官员福利,同时有每年固定的节假日,以及官员特殊境遇如丧期的假期等。粗略统计,东汉时期一位中层官吏,可以全年休假75天,这还不包括生病、治丧等特殊情况,休假福利由此可见一斑。

    03,多重福利政策的交错,使东汉独树一帜

    东汉王朝的官员福利,开创了历史先河,但是很难刷出历史存在感,因为福利政策的朝政大背景所致,东汉王朝整体上显得格外没落,因而其福利政策显得略显苍白。但东汉并不是所谓的“一黑到底”,195年的国祚,除了中后期的昏暗外,前期则是相对较好且有过中兴之势。

    就在这个时期,也逐步奠定了官员福利政策灵活、健全而且多元化的基础。多重福利政策的交织错落,使得东汉王朝独树一帜,上下官吏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也更加充实而且十分优厚。

    职务类福利,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第一是与职务直接挂钩的俸禄,第二是试守官所享受的职务待遇,第三是职务性附加福利。

    简单来说,就是工资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试用期的福利待遇一切同在任官一样,不论试守官还是正式调任官,都能享受到改职位所带来的福利,如地方年敬和皇帝赏赐以及职位补贴等等。

    东汉王朝这种交织错落的福利政策,直接导致了因为各种福利发放而使国库亏空局面的形成,朝中官员不止一次的就此事做过专门汇报和政策制定,史料中多有记载。

    如东汉何敞上书:赏赐过度,空竭努藏,损耗国资,宜有节制。

    也就是说,东汉王朝在给予官员赏赐,提高官吏福利待遇方面不遗余力,只要条件允许皇帝就会将此事提上日程。《后汉书》中称汉安帝时期为“日月未久,费用赏赐不可算”,这种大规模的国库财政支出,由此可见一斑,同时也无不佐证着东汉王朝官员福利政策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东汉王朝自光武帝建元以来,就对提高官员待遇格外注重,建元初期给予了其多重福利待遇乃至于赐婚,以使之与皇室联姻。最初的目的更多的是保证官吏认真辅政,维持并且巩固皇帝统治地位,所以当时的福利待遇并没有过多下方到中下层官吏身上。随着乱世以来国力的恢复和统治地位的稳固,东汉王朝面对全体官吏的福利政策日益成形,并且在多方面形成了规定的制度,确保福利待遇的落实。就东汉王朝早期而言,这种福利政策使得皇帝与群臣关系和睦,朝廷内部的稳固,为恢复国力劝课农桑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然而这种巨额的财政支出,放在东汉王朝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却无形中为东汉王朝的快速没落埋下了伏笔。国库入不敷出,致使中后期天灾频发时朝廷无力赈灾救民,最终民乱四期。但在历史大环境当中,东汉王朝的福利政策制定,无疑是一种制度性进步,意义非凡实为东汉之荣耀。

    单字解释: 官 员 福 利 政 策 ― ― 内 忧 外 患 下 的 东 汉 荣 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