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赵云一辈子战功无数,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临终前留下了两个字遗言

    2024.04.16 | 历史网 | 次围观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三国赵云传》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刘备从一介草民到建立蜀国,成为三国三支柱之一,这一重大的成就与刘备手下的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是分不开的。刘备历来以重才、惜才、用才著称,于是有三顾茅庐的典故,于是有桃园三结义的千古佳话。刘备作为领导者,善于用人为他赢得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刘备在世的时候,蜀国可谓是人才济济,而且呈现出一副良好的态势。能臣忠心耿耿,君主以诚相待,如此良性循环,蜀国得以不断稳住根基。然而,当刘备白帝城托孤离开人世之后,刘禅继位,曾经劳苦功高的能臣们一个个也相继离开,蜀国曾经健康的人才梯队也渐渐没落。

    在刘备时期,各路英雄豪杰被收入旗下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尊重。但是,在这些刘备的将领里面,也有不得刘备欢心的人,比如赵云。赵云在青春年少时期就开始投奔刘备,跟随刘备打天下,一路打赢不少胜战,也立下不少功劳,但是比起其他的人,似乎刘备对赵云总隔着有一层“冰”。

    曹刘对战中,曾经当所有人都坚定不移认为不见踪影的赵云已经背叛刘备投靠了曹操的时候,刘玄德坚持认为赵云对自己是忠心的。结果如刘备所言,赵云过关斩将救出了刘备的妻子和刘禅。在众人面前,刘备为表示对赵云的爱惜,当面把亲生儿子摔在地上。

    但是,当刘备的蜀国渐渐有了起色,当魏国、蜀国、吴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之后,刘备对赵云的态度似乎疏远了不少。当刘玄德带上重要的部下军队前去益州的时候,留下了赵云守在荆州管理闲杂之事。试想,如果赵云是举足轻重的将领,怎么给他如此“闲职”?

    而当刘备与刘璋关系破裂的时候,赵云攻下了几座城池,战功显赫。面对赵云的“大作为”,刘备只是口头给予册封个称号,根本没有给赵云升个一官半职的,也没有物质上的奖励,只有精神上的无足轻重的认可罢了。包括魏蜀之战的时候,明明是赵云骁勇善战使得敌军撤退,刘备却嘉奖赏赐了魏延,只给赵云一个“虚”的封号。

    面对刘备渐渐的冷淡,赵云并没有忘记初心,仍然对蜀国对刘备忠心耿耿。当刘备要出兵东吴为二弟报仇雪恨时,赵云极力阻止,最终敌不过刘备的执意,事实证明,赵云是对的。刘备死后,赵云对蜀国也是忠贞不二,主动请缨出战,攻下三座城池,病榻之上还执念着“北伐”,这两个字成了赵云的遗言,诸葛亮和刘禅都对此事对赵云抱以惭愧、痛心!

    单字解释: 赵 云 一 辈 子 战 功 无 数 却 始 终 得 不 到 重 用 临 终 前 留 下 了 两 个 字 遗 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