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子孙后裔

    2023.03.28 | 历史网 | 次围观

    “子”本指幼儿,兼男女。“儿女”可通称为“子”。例如《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的“子”指女儿、女子。后来,“子”特指儿子,年龄不限,构词能力极强。《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由“子”作语素构成的双音节称谓很多。例如表示正妻所生的,有嫡子、世子、宗子、嗣子等,表示非正妻所生的,有庶子、支子、余子等。

    “儿”指幼儿,可兼男女,有时特指年幼的儿子。刘向《说苑·修文》:“故古者儿生三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这里所说的“儿”指刚出生的儿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魏书》曰:“表病笃,托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这段对话,刘表自称其子为“儿”,刘备称刘表之子为“子”。因为“儿”“子”在本义“幼儿”层面上为同义词,故连文组成双音节词“儿子”。儿子,本指幼儿,也指儿女,后特指父母所生的男孩子。

    《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是称呼儿子之子女的通称。后人以男孙、女孙、孙子、孙女加以区别,古今一致。《尔雅·释亲》:“女子之子为外孙。”

    “后”是后代子孙的通称。《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大意是说:第一个用俑陪葬的人,大概会断子绝孙吧!“后”打头的称谓,如后人、后辈、后裔、后嗣、后昆等都指后代子孙。

    后代子孙的辈分排序——父亲之子:儿子,儿子之子:孙子,孙子之子:曾孙,曾孙之子:玄孙,玄孙之子:来孙,来孙之子: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仍孙,仍孙之子:云孙,云孙之子:耳孙。

    表示后代的称谓还有“昆”“胤”“世”。“昆”一般不单用,组合为昆后、昆苗、昆裔来称呼后代子孙。“胤”表示子孙后人,强调血缘关系。不论嫡庶,只要是自己亲生的儿子,都可称为“胤子”。“世”本义为三十年,父子相继为一世,引申为继承。多用作语素表示远氏子孙。例如《史记·三代世表》:“蜀王,皇帝后世也。”汉袁康《越绝书》卷七:范蠡“谓大夫(文)种曰:……五伯乃五帝之末世也。”

    “苗”“裔”“胄”也表示后代。“苗”本指幼苗,组合为苗胤、苗嗣、苗裔、苗末等,比喻远氏子孙。“裔”本指衣服的边缘,比喻引申为远氏的后代。《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朱熹集注:“苗裔,远孙。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裔者,衣裾之末,衣之余也。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也。”“裔”常与他词连用,如裔孙、后裔、昆裔等。“胄”,指帝王或贵族的后代,如帝胄、贵胄、苗胄、胄裔等。

    单字解释: 子 孙 后 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