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别被军师联盟忽悠了,三国最牛的军师不是司马懿、杨修,更不是诸葛亮

    2023.12.22 | 历史网 | 次围观

    光亭

    摘要:暑期档电视荧幕最热播的无疑要属《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严格来说这部剧只能算是艺术剧而不是历史剧,不少桥段都有硬伤,但是毋庸置疑却掀起了新一轮的三国热,而且这回最受追捧不是赵云典韦这样的武将,而是以司马懿杨修为代表的军师。不过在历史上,三国时期最牛的军师既不是司马懿杨修,也不是诸葛亮郭嘉,而是有着“天下第一毒士”之称的贾诩。

    为什么贾诩是最牛的军师

    三国时代群雄割据的乱世,各方诸侯都会网罗文臣武将为自己所用,所以这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出色的军师也不乏其人,诸葛亮、郭嘉都拥有很高的人望和众多的粉丝,而随着《军师联盟》的热播,司马懿的人气也迅速爆棚。不过在历史上,三国时期最牛军师的桂冠毫无疑问应该属于贾诩。

    贾诩(公元147-223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刺史太守级别的官员。他一生先后侍奉过董卓、牛辅、李傕、段煨、张绣、曹操、曹丕七位主公,这种情况即便是在三国乱世也是很少见,而且这些主公都是当世枭雄,一言不合就会人头落地,但对他都是敬若上宾;他最后官拜太尉,位列三公,爵至封侯,还能配享太庙;更难得的是他是以76岁的高寿善终,在比较著名的军师里是最长寿的,死后子孙都能得到他的余阴而袭爵封侯,几代都是高官,他的家族在家乡也是著名的望族世家。这样的人生,在三国时代的军师中,绝对是军师中的战斗机,成功中的成功者。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刻画了曹魏集团荀彧、荀攸、司马懿、杨修等众多的谋士形象,唯独却没有贾诩这位最牛军师的身影,不过在军师联盟中有多处桥段是借用了贾诩的事迹,比如崔琰用袁绍、刘表的旧事来支持曹丕、司马懿教曹丕不违子道在曹操面前表现,以及曹操向司马懿问起梦见三马同槽,其实都是贾诩的故事。

    一句话就使万千生灵涂炭

    贾诩早年最著名的故事就是被叛乱的氐人抓获后,他马上意识到势头不妙,便假称自己是当朝太尉段颎的外孙,段颎曾经镇守西凉,平定羌人叛乱,极有威名。氐人果然不敢造次,将他放回,而一起被抓的几十个人后来全部遇害。这件小事说明贾诩具有敏锐的判断力,也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对氐人的心理很是熟悉,当然他自己气度不凡,毫无破绽,让氐人没有怀疑。论起机变急智,一点不比杨修逊色,贾诩的小聪明是用来保命,杨修却是因此送了自己的性命。

    因为贾诩是武威人,所以走上仕途很自然就成了西凉军阀董卓的部下,先是担任平津都尉,后来升任讨虏校尉,调到了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的麾下。

    董卓覆灭后,牛辅也很快兵败被杀。王允开始大举清算董卓余党,当时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都害怕被株连,商量准备各自逃亡,这时贾诩就只讲了一句话:“如果就这么逃跑,只需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将我们一网打尽,现在只有回头攻打长安。”真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李傕听从了贾诩建议,与郭汜、樊稠、张济等人一起率部杀回长安,攻破长安,王允自杀,参与诛杀董卓的猛将吕布也仓皇逃亡至关东。贾诩真正是能够一言兴邦一语亡国。

    图3:董卓部将李傕正是听了贾诩的建议,才反攻长安,将关中地区陷入兵灾

    李傕、郭汜占领长安后不久就互相猜疑,最终相互攻杀,长安一带顿时陷入兵灾战乱,生灵涂炭,人民饱受苦难。因此贾诩被认为是“天下第一毒士”,一句话就让天下大乱。贾诩曾劝诫李傕、郭汜两人不要相互攻杀,但两人根本不听,于是贾诩便离间了李傕雇佣来的羌、胡部队,使他们脱离李傕控制,削弱了李傕的力量,还帮助汉献帝离开长安逃往洛阳避难,并竭尽全力保护受到李傕、郭汜迫害的大臣。

    贾诩此时已经看出李傕、郭汜残暴成性,必然没有好下场,就乘乱离开李傕投奔驻守华阴的董卓旧部同乡段煨,后来果然李傕、郭汜相继兵败被杀,贾诩因为及时离开而幸免。不过在段煨手下,已经有了一定名望的贾诩表面上很受礼遇,但实际上多疑的段煨对他极为猜忌,贾诩当然察觉了,便以联络张绣的名义离开了段煨。贾诩临行时,有人问他:“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贾诩回答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贾诩到了张绣处,张绣果然非常高兴,对贾诩是“执弟子礼”十分恭敬。而段煨见贾诩离去,对他的家人果然也是关照有加。贾诩识人之智,眼光相当老到。

    最经典的就是三败曹操

    贾诩在张绣手下最著名的就是三败曹操。

    公元197年,曹操进攻张绣,张绣势力太弱难以抵抗只好投降。曹操得意忘形竟然强纳张绣的婶娘邹氏,张绣感到大受羞辱,决定反叛。贾诩就献计以清理逃兵为由,移屯营盘,不动声色将曹操的中军包围起来,然后趁曹军不备突然发动夜袭。这一战曹操臂膀中箭,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心腹爱将典韦阵亡,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败仗。

    曹操整军之后卷土再来,猛攻张绣的根据地宛城,贾诩判断曹军将主攻东南角,就命令大批百姓穿着军服,冒充主力防御西北角,而将精锐秘密埋伏在东南角。当曹军进攻东南角时,遭到了张绣亲率的精兵伏击,曹军大败。张绣准备乘胜率军追击,贾诩认为曹操必有防备,不能追击。但张绣不听贾诩劝阻,执意追击,结果大败而回。贾诩见张绣兵败而回,却又建议他率军再追。这次张绣不敢再追,但贾诩以性命担保肯定会胜,张绣才率军第二次追击,果然大败曹军。张绣搞不懂状况,贾诩解释道,第一次曹军刚败,曹操必然亲率精锐断后,以保全败军,所以这时追击肯定会失败。曹操击退追兵后以为张绣肯定不敢再追,必然放松警惕,只顾撤退,所以第二次追击就能取得大胜。贾诩的战场判断和分析相当敏锐,这在三国时代恐怕也就只有周瑜、陈宫等少数几个军师能够相比。

    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展开角逐时,双方都派人拉拢在宛城的张绣,贾诩准确预测到曹操虽然实力不如袁绍,但却会赢得胜利,加上袁绍为人气量狭小,外不能容兄弟袁术,内不能用田丰、沮授,不如曹操有英雄之气。而且当时袁绍势力更大,归顺袁绍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投奔势力较弱的曹操那就是雪中送炭。于是张绣听了他的意见,归顺曹操,曹操果然没有记恨之前战败的仇嫌,给了张绣高官厚禄。曹操对贾诩尤其看重,握着他的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这个评价是相当之高,并封贾诩为执金吾。

    当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时,就连曹操都有了退却之心,贾诩却鼓励曹操,认为曹操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根本不用顾虑现在袁绍兵力强大,坚持下去,只要找到机会,就必然胜利。贾诩的这番话大大强化了曹操的信心,咬牙坚持下去,终于找到机会,夜袭乌巢,一举击败袁绍。贾诩因此被封为都亭侯,升任冀州牧,一跃成为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之列。贾诩对曹操和袁绍的分析,和郭嘉分析的“十胜十败”有得一比,可见贾诩和郭嘉在对大局的整体分析方面不分伯仲。

    公元211年,西凉马超、韩遂起兵,曹操担心西凉兵素来悍勇,难以取胜。贾诩出身凉州,深知马超虽然兵锋强悍,但西凉军阀历来派系复杂,只要找机会离间马超、韩遂,让他们自相残杀,关中就可一战而平。曹操采纳了贾诩的计策,果然一举平定西凉。这和郭嘉遗计平辽东简直如出一辙。

    贾诩的战略眼光确实相当犀利,他很早就看出天下三分之势已成。公元208年,曹操准备南征刘备孙权,贾诩认为北方刚刚安定,应罢兵养民,等待时机再南征。曹操不听,结果导致赤壁大败。曹丕即位后,就征讨吴蜀事宜请教贾诩,贾诩还是认为应先治理好国家后再言兵事,曹丕不听,兴兵南征,果然还是无功而返。这也说明贾诩在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上极具战略头脑,丝毫不比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鲁肃逊色。

    从贾诩的这些谋划来看,只要听他的意见就能取胜,不听就是失败,确实是个出色的军师。

    高官长寿还能福荫子孙

    曹操五大谋士中的其他四位,郭嘉虽然年轻,但是智谋过人深得曹操倚重,荀彧、荀攸和程昱都是一路追随曹操创业的患难之臣,而贾诩前有为李傕、郭汜献计祸乱长安的历史污点,后有为张绣出谋三败曹操的“罪错”,更担心自己引起曹操猜嫌。所以贾诩归曹之后始终非常低调,韬晦示拙,从不主动为曹操问策献计,平时阖门自守退无私交,子女嫁娶也不攀结豪门。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身不由已地卷入了曹操集团内部的继承人之争。以他的政治眼光,他选择了曹操的次子曹丕(长子曹昂已经在战宛城时阵亡)。不过当时三子曹植的才名比曹丕更盛,曹丕派人求计于贾诩,贾诩便让他“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曹丕按照他的话做,果然逐渐得到了曹操的青睐。后来曹操为继承人问题询问贾诩,贾诩先是闭口不答,曹操问为什么不回答,贾诩这才说“我正在想袁绍、刘表,所以没法回答”——袁绍刘表都是废长立幼引起内部纷争而导致覆亡,曹操听后哈哈大笑。贾诩的回答,既摸准了曹操的心思,不然曹操也不会哈哈大笑,又含蓄表明了自己支持曹丕的立场,同时又不是直接说出名字,不得罪曹操的其他儿子,实在是相当高明。即便是不得不要卷入最为波诡云谲的宫斗大戏,也是举重若轻,分寸拿捏恰到好处,绝对是高手。

    公元217年,曹操明确立曹丕为世子。公元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之恩,封贾诩为太尉,爵位也晋升为寿乡侯,增食邑三百。还将自己女儿下嫁给贾诩的长子贾穆。孙权使者向曹丕称臣宾服,也是先见太尉贾诩,可见贾诩在曹丕时期的地位之重。

    公元223年,贾诩去世,终年76岁,谥肃侯,长子贾穆承袭爵位,另外从贾诩八百户食邑中分出二百户给次子贾访,并封为列侯。贾诩的三子贾玑后来也是驸马,封为关内侯。贾诩的长孙贾模承继贾穆的爵位,在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贾诩的曾孙贾胤曾是晋惠帝太子时的近侍。贾氏一族在晋初依然非常显贵。这一点,恐怕也除了建立晋朝的司马家族也就没什么人能比。

    纵观三国时期的谋士,不说田丰、孔融、杨修、庞统这些横死被杀的,就像郭嘉、周瑜等人虽然是善终,但年纪都不到四十。而贾诩活到了76岁,在那个时代绝对是高寿了,在《三国演义》里是第九回就出场,直到八十六回才去世。而且最后位列三公的太尉,爵至乡侯,生荣死哀,子孙昌盛,绝对是圆满完美的人生。

    和贾诩同时代的汉阳名士阎忠评论他有“良、平之奇”,《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贾诩“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北宋王溥撰写的《新编唐会要》更是将贾诩的筹策列为魏晋八君子之首。后世也都认为贾诩具有“既能一言兴邦也能片言废国之才”,只是诟病他精通权术,而不注重儒家所推崇的名节,但是贾诩生在乱世,用自己的智谋权术来求生存,也无可厚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三国最牛军师的桂冠,绝对非贾诩莫属。

    单字解释: 别 被 军 师 联 盟 忽 悠 了 三 国 最 牛 的 军 师 不 是 司 马 懿 杨 修 更 不 是 诸 葛 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