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清代的一座豪宅,用1200根柱子做成了一个村落,下雨天不用打伞

    2022.08.12 | 历史网 | 次围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无论是热闹非凡的现代化大都市,还是黄沙满地的戈壁滩,你都能在其中找到悠久的历史遗存。

    这其中,民俗古宅作为常见的历史载体,在各地向高楼大厦们,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

    在诸暨市就有个传承百年的古村落,用1200根柱子建成,在里面仿若置身清朝,更为神奇的是,即便是在雨天穿行,也不用打伞,鸟巢曾借鉴其构造!

    古代匠人的智慧令人称赞,仅用榫卯结构的木制房屋,就可以抵抗风雪。更有甚者矗立近千年而不倒,千柱屋就是这样的一个以木制为主要材料的清代豪宅。

    千柱屋所属于诸暨斯氏,这个姓氏在中原地区非常少见,斯氏族人据统计由万余,其中千柱屋所在的斯宅乡就有一万多名。

    单是上个世纪,从斯宅走出去的教授学者就有五十多名,其中诸如历史学家斯维智、儿童教育家斯霞、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斯行健等。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斯姓在起源之初就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斯姓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时任东吴廷尉的史伟巡查牢狱的时候发现。

    狱中囚犯多数是被冤枉的,经过一番审查后,史伟于心不忍,便下令放了那些被冤枉的人。

    在封建时期,未经上报释放囚犯是大罪,于是东吴大帝孙权下令将史伟缉拿,判处死罪。

    史伟的两个儿子史从、史敦上书陈情,并愿子代父过,尤其是小儿子史敦,称兄长尚有妻小,自己一人无所牵挂,愿替父受死!

    孙权见史伟的两个儿子争相以死救父,为之动容,于是赐姓斯,并将斯伟官复原职,赐小儿子为孝子,就是斯家后来的孝子太公。

    后来到晚唐时期,斯氏其中一支从东阳迁至诸暨,便有了诸暨上林三斯。

    那么这个用了1200根柱子造就豪宅,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呢?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建造的呢?

    时间追溯到清朝时期,千柱屋的建造者斯元儒彼时还是一个普通的商贾。

    某次节前,斯元儒带着收完的账目经由太湖赶往诸暨,不料中途遭遇了当地的匪徒。

    斯元儒随身家当都被掳走,在百般祈求下,其中一个匪徒从抢过来的包里摸出一个元宝丢给了斯元儒。

    于是,饥饿难耐的斯元儒在回家途中找了个地方用餐,但是由于身上只剩下这一个元宝,店家找不开钱。

    正在两家为难的时候,斯元儒发现邻座吃饭的一个大胡子十分有趣,那人因胡子较长,每每进食都需要用手中金钩将胡子挂起。

    于是斯元儒便将其饭钱一同结了,继续赶路。

    大胡子吃过饭找店家结账,才发现自己的饭钱别人已经付过了,找小二问明了斯元儒的长相打扮以及去向后,便在不远处喊住了斯元儒。

    二人一番交谈发现互相之间甚为投机,相见恨晚,于是当日义结金兰,原来这个大胡子就是太湖有名的土匪头子金钩胡老。

    几个月后,斯元儒再次回乡路过太湖,又遇到一波劫匪拦路,斯元儒吩咐手下不要惊慌,并告知土匪自己义兄是金钩胡老。

    正在山寨休息的胡老听到匪徒说有自称自己义弟经过,于是下山亲自迎接,见到来人果然是斯元儒,赶忙引入寨中叙旧。

    临别时,金钩胡老还将抢来的一百袋糖送给了斯元儒。斯元儒回家后发现这些糖里,每一袋都有一根金条。

    斯元儒将金条归拢之后,便请工匠建造了现在的千柱屋和旁边的笔锋书院。

    然而,传说究竟是传说,当时情形如何,斯元儒又是怎样一步步成为的富商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如果只是一幢豪宅,又如何做到下雨天不用打伞的呢?

    当我们身临其境的时候就会发现,千柱屋的建造形式和斯氏的文化传承是分割不开的。

    千柱屋虽地处南方,但却不像附近的其他徽派建筑,或许是受到斯元儒经商的影响,千柱屋从整体布局和结构上,有些中原建筑的感觉。

    千柱屋整体架构以五纵三横为主,中轴线为大厅,左右各有四个四合院,共计120间房,1200根柱子。

    房屋之间互为依托却互相独立,八个四合院每一个都布局相同,却在装饰上各有各的亮点,精妙无比。

    千柱屋背山面水,四周高墙环绕,倘若关闭高墙上的窗户,便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堡垒。

    内里各院落之间以连廊相互结合,地面顺着水线铺设有水渠,即便是在雨季,各院落之间也可以通过连廊走动。

    地面的引水渠也可以保证每个院落不会出现积水。这样巧妙的结合,致使千柱屋有了“晴不见日,雨不湿鞋”的美名。

    南方多雨水,特别是这种木质结构为主的大型建筑上,更容易被雨水侵蚀。但是千柱屋巧妙地运用了地势差异与房屋参差的高度。

    使后面山风可从容穿过千柱屋的每一寸角落,将湿气完全带走;天热的时候,门前溪流的冷空气又可以穿过千柱屋,给这幢古建筑以清凉之感。

    与千柱屋一同建造的还有笔锋书院,当时斯元儒深感自己财富及后代几世享用足够,但财富终究是身外之物,后世子孙应当由自己的才能以备家国所需。

    这所书院也应运而生,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斯氏家训“富而能教”,在此期盼与努力下。

    斯氏族人不负所望,至今在华国公别墅中,还能依稀辨别出许多斯氏子弟考中功名的捷报。

    穿过时间的厚重,我们无缘亲见千柱屋的建造,但是我们或许能从如今斯氏族人的生活中。

    看到了这个古老民族的厚重与朴实,正是这样一个个的姓氏,不断积聚壮大,艰苦奋斗,这种渗到骨子里的韧性,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

    而斯氏祖先最初的愿景,或许千柱屋正厅门楼上悬挂的“于斯为盛”是最适合的表达。

    单字解释: 清 代 的 一 座 豪 宅 用 根 柱 子 做 成 了 一 个 村 落 下 雨 天 不 用 打 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