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同为亡国之君,刘禅孙皓谁更智慧?刘禅6字得善终,孙皓1诗丧命

    2024.01.10 | 历史网 | 次围观

    《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很多美好乃至于伟大的开始,到后来却往往显得虎头蛇尾,甚至于有的历史时期都是如此。三国前期的时候,雄主名将谋士层出不穷,为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们贡献出了众多精彩绝伦的故事,但是等到三国后期,那一些故事就多少让人觉着索然。

    曾经的雄主名将都已经是风流云散,他们的继承人也基本没有到他们那一个境界,像刘备的继承人刘禅与孙权的继承人孙皓,都是在当皇帝一段时间以后就成为了亡国之君,并且后世对于他们两人的评价也都不是很高,那么这两人谁的智慧更高呢?

    刘禅在民间已经基本等同于傻子的代名词,大家在提到他的时候,说的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刘阿斗”,至于“乐不思蜀”更是成为了千古笑谈,但其实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考虑的话,就能够发现在懦弱昏庸的背后,其实刘禅也拥有着他的智慧。

    所谓的“乐不思蜀”是蜀汉被攻破后,刘禅宣布投降后被迁到了魏国首都洛阳,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吃饭,在宴席上安排了蜀国的歌舞,特意问刘禅是否有思念蜀国,刘禅很自然地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他所回答的这6个字让司马昭以及魏国群臣全都大笑,但是也因此让曹魏从此失去了对他的戒心,于是刘禅最终以高寿富贵得善终。

    相对于刘禅来说,孙皓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他是最受孙权宠爱的孙子,小的时候就被孙权赐名为“彭祖”,彭祖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寿老人,可见受孙权的宠爱之深。孙皓在成年以后也确实继位称帝,不过继位以后行事颇为残暴,让晋朝的皇帝听到以后都大为害怕。

    等到280年,晋朝大军南下,一路上兵不血刃就攻陷东吴众多地盘,孙皓在慌乱之下效仿刘禅的投降仪式也宣布投降,同样被迁往洛阳。不过他却显得比刘禅要“有骨气”很多,在司马炎请自己吃饭的时候,在酒席上当场写下了一首诗《尔汝歌》“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作为阶下囚的孙皓向当时的皇帝司马炎写下这么首诗,令司马炎极为不快,于是在到洛阳以后,身体一向很好的孙皓在过了四年以后就“暴病而亡”,年仅42岁。从刘禅与孙皓在洛阳的表现来看,其实刘禅更显得大智若愚,身为阶下囚自然需要给皇帝一些面子,自然也就需要装装糊涂,只是孙皓不愿意或者是没想到所以最终丧命,两人之间的智慧高低也就一目了然。

    同为亡国之君,刘禅孙皓谁更智慧?刘禅6字得善终,孙皓1诗丧命!

    单字解释: 同 为 亡 国 之 君 刘 禅 孙 皓 谁 更 智 慧 ? 刘 禅 字 得 善 终 孙 皓 诗 丧 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