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武帝为什么要以“立子杀母”的名义杀掉钩弋夫人?你读懂了吗?

    2023.06.18 | 历史网 | 次围观

    如果我说历史上的钩弋夫人从一开始就是主动往一个死局里面钻,相信很多朋友会说我是事后诸葛亮,只知道放马后炮。

    但是,我还是希望用最大的诚意来一一展开生活应有的逻辑和历史本来的逻辑。

    先说结论!钩弋夫人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注定难得善终?因为她从一开始就不该去凑合一些她把控不住场面的热闹。一个人一旦被卷入了某种漩涡,而自己又缺乏摆脱束缚的能力时,大抵只会被命运的洪流推向某个黑暗的角落。

    钩弋夫人无论是能力还是基础和见识,她都被汉武帝甩了几条街,她还妄图以猎物的姿态出现在汉武帝身边去实现她猎人的目的,这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

    钩弋夫人一个低级的开端设计

    汉武帝刘彻这个人是好大喜功的,逮到机会他是比较善于得瑟的。他把前辈秦始皇那一套“全国巡游”的经验吸收得相当到位。

    有一次,汉武帝带着一群乖宝宝又搞巡狩了。路过河间国时,身边有些观天相、占卜吉凶的"望气者"为了让领导的旅途更有乐趣一点,便对汉武帝说,我们看了一下这个地方的地气,那是相当的OK,奇珍异宝不敢说,但是什么气质形象绝佳的奇女子高低得出两个。

    汉武帝心里一笑,这帮鬼崽子真会来事,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从善如流呗,于是便下诏派人到河间国去找奇女子。

    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主宰众生的皇帝,你想要什么样的奇女子会找不到?随着汉武帝一声令下,钩弋夫人就被带到了汉武帝的跟前。

    像围绕着汉武帝这种大领导而发起的“寻人节目”,一般地,有几个关键因素是必须要具备的。

    首先你们找来的这个人在外形上是要过得了关的,你别让汉武帝第一眼看见她之后,就心里厌恶地说:活该她不是奇女子。所以,钩弋夫人这个女子在长相上肯定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其次你不能光舞美效果做得好,既然是一部剧,那故事情节也要有亮点呀!你既然是找奇女子,找来的女子身上必须得有让人啧啧称奇的地方呀!钩弋夫人当时最让人称奇的地方就是,她一生下来就两手紧握,谁都掰不开。结果汉武帝一听,还有这事?那我来试试,结果他轻轻一掰,钩弋夫人的双手便打开了,在手掌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玉钩。钩弋夫人的双手比紫霞仙子的宝剑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说奇怪不奇怪?

    最后,你选出的人是要让领导觉得是可以好好培养的人才行。你得服从安排、我见犹怜呀!《列仙传》中说"钩翼夫人姓赵,少好学沉静",可见钩弋夫人当时表现得是相当温婉动人,全凭领导安排了,我坚决服从安排就是了。

    汉武帝经过这么一出,顿时感觉很有意思了,原来游戏还可以这么玩!于是,表示很满意,便把海选出来的钩弋夫人纳入的“部队”了,命人将此女扶入随行的轺车,将其带回皇宫。

    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只要在汉武帝那股子新鲜劲没过之前,又或者钩弋夫人抓住机会和汉武帝建立深厚的感情或者利益关系以后,钩弋夫人都会是备受宠爱的。

    那么,我们再来仔细分析分析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看看这其中是否有什么意味深长的地方!

    钩弋夫人本来姓赵,她爹是一个不安分的家伙,因为犯了事被处以宫刑,做了宦官,担任过中黄门。

    虽然只是一个小宦官,但毕竟是在大领导身边呆过的人,对于大领导的生活爱好多少也了解了一点,对于大领导身边的人脉关系和利益心理也了解了一点。相当于钩弋夫人她爹接触过某些不同寻常的信号。

    相信赵老爹也是一个善于钻营的人,所以会有意无意地释放一些关于他女儿如何神奇、如何美貌的信息。

    这种逮到时机便能派上用场的资源对于每一个权力游戏的玩家都是需要的,某些官员觉得只要把钩弋夫人用来借花献佛,便能实现大家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便会出现前面那神奇的场面!河间国真的就是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别的地方产不出的“奇女子”只有那里能产?那些“望气士”真的就这么神通广大,能做到未卜先知吗?钩弋夫人和汉武帝真的就是天生注定的一对,她紧握十几年的手只有汉武帝神奇的魔力才能打开?钩弋夫人要真的从小就紧紧握住玉钩十几年没有松开双拳过,咱就不信玉钩没有和她的掌心肉连成一片?

    种种迹象表明,钩弋夫人搭上汉武帝这艘大船其实就是一次人为的精心策划。至于幕后的操盘者是谁,咱们不要纠结于这个,至少当时的结果是皆大欢喜就行了。

    但是,钩弋夫人看似一个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一个可怜人,因为自始至终她就是被别人当成了一个“工具人”了。

    钩弋夫人春风得意下的危机

    钩弋夫人入宫之后,因为前面各种神奇的情节铺垫,汉武帝一开始肯定是对她比较上心的。毕竟新鲜感很强嘛!

    接下来,对于成功攀龙附凤的钩弋夫人来说,她需要选择的道路其实不外乎如何去稳住自己险中求胜的利益。

    对于她这样通过投机取巧而入局的女人来说,所能选择的方式无非是讨得汉武帝的欢心,给汉武帝生下一个招人喜欢的儿子,钩弋夫人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是,还有一个更关键的点,她并没有做到,那就是如何让汉武帝对你放心。这一点她不如同为平民出身的后宫女子卫子夫的十分之一。

    后来,在汉武帝的疼爱有加和辛勤耕耘之下,年轻貌美的小赵慢慢升为婕妤,后又晋升为夫人(此时的夫人还是后宫级别中的一种),也在太始三年(前94年)汉武帝生下儿子刘弗陵。

    因为她的宫殿被命名为钩弋宫,所以世人也称她为钩弋夫人,就连刘弗陵也因此多了一个“钩弋子”的称号。

    钩弋夫人的人生看似步步趋向圆满,实际上却是在一步一步地将她自己的命运套牢了。

    她在生刘弗陵的时候,也不知是巧合还是老套路,居然是和上古的尧帝一样,都是怀胎十四月而生的。

    汉武帝自己便是她妈梦阳入腹中而生的,他们老刘家的开山立派祖师爷刘邦也是他妈梦中与神龙交配而生的,这种套路背后有什么玄机,他们老刘家不心知肚明吗?

    记住这个时间点,这个时间点很重要,因为它离刘邦逼死自己的接班人刘据只有3年了!

    揣着个明白装糊涂的汉武帝对这种“神奇的故事”很是兴奋,便是趁机把刘弗陵出生的殿门封为尧母门。

    如果大家是当时汉武帝的臣子,看到这一连串不同寻常的画面之后,是不是也会觉得汉武帝对钩弋夫人和刘弗陵母子有很大的期待?是不是觉得汉武帝在暗示大家,他想要把刘弗陵推上皇位?

    但是,大家再冷静去思考一下,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帝王之术玩得那么溜,他会有这么荒唐而又幼稚的想法吗?此时距离他去世不过7年时间了,当时的大汉王朝其实已经千疮百孔了,他敢把偌大的大汉江山、偌大的重担交给一个没有政治根基且很难在其去世前长大成人的小皇子手里吗?

    虽然汉武帝最后确实是把江山交给了年仅7岁的刘弗陵,但那是他因为一些见不得人的原因除掉嫡长子刘据之后,逼不得已的最优选择而已。

    但是,不管别人信不信汉武帝会把江山交给刘弗陵,但我觉得钩弋夫人在汉武帝的不停刺激下,觉得自己也可以像卫子夫那样从平民女子变成母仪天下的皇后,甚至皇太后。

    征和二年(前91年),著名的“巫蛊之祸”发生了。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以及外戚卫家的势力被血洗,皇后和太子的位置也空出来了,钩弋夫人觉得她和儿子的机会来了。

    刘据死后,其实当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四个人: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刘弗陵。结果燕王刘旦因吃相太难看,被率先淘汰——他居然主动提出入京去保卫皇宫!广陵王刘胥因为平时生活作风不太好,也被踢出局了;昌邑王刘髆因为家庭背景不纯洁也被否决了,刘髆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广利的外甥,而李广利">李广利和当朝丞相又是儿女亲家,这两个二货居然敢在汉武帝尚在人世的情况下,策划拥立刘髆为太子的事,简直是自己往枪口上撞。看到没,最后只剩下刘弗陵了。

    看到这里,大家还觉得汉武帝一直在一心栽培刘弗陵吗?还会觉得钩弋夫人是步步为赢的人生赢家吗?你的每一步选择都是人家顺水推舟的敷衍和逼不得已的妥协,你赢个屁!

    后来,果然在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之后,便随便找个理由让钩弋夫人去死了。面对群臣的不解,汉武帝高深莫测地说:“你们懂个啥!儿子这么小,母亲还正值壮年,这要是不把她带走,那不迟早是个祸害!”

    汉武帝这番话,前半句其实只是一种自圆其说的开脱,但是最后一句却是大实话!钩弋夫人演了一辈子,但是汉武帝却一直认为她是一个祸害,这就是她春风得意背后的最大危机,可惜头发长见识短的钩弋夫人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汉武帝为什么必杀钩弋夫人?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汉武帝“立子杀母”的逻辑,仔细想想,是不是漏洞百出?

    刘弗陵在根基上、名分上、年龄上都不占优,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的阶段,你汉武帝撒手一走,还要把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亲也带走,这说得过去吗?

    再说你们老刘家类似的情况也很多,刘邦走的时候,刘盈也很年轻,刘邦为什么不弄死吕雉呢?汉文帝上位的时候,本来就被定位为傀儡皇帝,军功集团为什么不弄死薄姬呢?汉景帝登基的时候,窦漪房是吕雉身边的丫鬟出身,汉文帝为什么不带走呢?你汉武帝自己继位就是因为母亲王娡和岳母娘刘嫖在背后站台,你爹怎么不把这两个人带走呢?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相信汉武帝那张嘴,什么儿子年龄小,母亲还年轻,怕外戚专权,所以赶紧防患于未然?就钩弋夫人那种根基和资历,她能和她儿子坐稳位置都不错了,还专权?她们拿什么去专权?

    汉武帝之所以要杀掉钩弋夫人,是因为汉武帝一直门儿清,他从钩弋夫人的种种行为逻辑中看到了一种可怕的欲望。

    首先,你钩弋夫人和背后的人策划那么“美妙”的传奇,然后顺水推舟地把钩弋夫人推到汉武帝面前,你以为汉武帝心里一点数都没有?人家玩了一辈子权力游戏,啥不清楚?你钩弋夫人就是一个民女,你怎么知道汉武帝什么时候巡游到河间国?你的那些“神奇之处”怎么能恰到好处地传到汉武帝耳中?汉武帝怎么又恰好是那个唯一能掰开你双手的男人?汉武帝对这些套路清楚得很。

    其次,你生刘弗陵的时候就更不应该去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了,即便是巧合,也要主动学会低调做人。你往你儿子身上使劲地加传奇色彩,不就是想给你儿子增加政治资本吗?你的政治资本谁说了算?你的优势在哪里?你这么火急火燎地暴露自己的目的和欲望,不就是在给自己挖坑吗?

    最后,你是一个“后来居上”的人,你要学会去广结善缘,要去学会让你的终极金主对自己放心,要小心谨慎地去走好每一步,千万不要有任何得瑟的地方。班固在《汉书》中记载,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养期间,钩弋夫人随侍在旁,因犯有过错,受到汉武帝的斥责。这说明啥?说明钩弋夫人平时是有点恃宠而骄的,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的。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汉武帝这种“因为儿子年纪小,就必须杀死母亲”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本来幼年丧父就够悲催了,结果父亲临死前还要强行把要挑重担的儿子变成孤儿?这不是等着其他人来欺负他吗?荒唐之极!

    汉武帝要杀死钩弋夫人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我早已看清你们玩的把戏了,你就是一个目的太明确、欲望太强烈的女人,你一旦拥有了权力,破坏性会比建设性大得多,所以,别怪哥哥不讲感情,只怪你自己暴露得太早。

    汉武帝在命令内廷画工描绘一张周公抱着周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图画赐给霍光之后,便故意有意无意地找钩弋夫人的茬,轻则训斥一顿,重则教训一顿,吓得钩弋夫人摘下发簪、耳环,叩头请罪。

    但汉武帝最终还是命人将勾弋夫人送到宫廷的监狱中去了,并明确地对钩弋夫人说:“快走,你活不成了!”

    何故?因为你钩弋夫人对于汉武帝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只有可能的威胁了。

    像汉武帝这样雄才伟略的皇帝,他永远是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看得最重的,任何人和事不要妄图去羁绊他、干扰他!他既然连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几十年的太子刘据都可以牺牲,多你一个钩弋夫人是真不多。

    所以,在最后我想说一个通俗的道理。那就是我们很多人都想各种走捷径、抱大腿,然后组各种局、演各种戏,但是到头来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作为上位者,他们的见识、资源和权力都是远超我们平常人的,你真的以为你玩的那些套路他们不懂吗?有可能碰巧他们是真不懂,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揣着个明白装糊涂。

    所以,当我们每一个想要上位的普通人因缘际会地走到了领导的身边,最重要的永远是用真诚的态度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要学会去成长、隐忍,慢慢把自己变成一个能为领导创造核心价值的人。

    钩弋夫人为什么不如卫子夫?卫子夫为什么能稳坐皇后之位38年?看看卫子夫的家族价值产出就知道了,看看卫子夫能为汉武帝独当一面就知道了。自己啥也不是,就想往锅里下筷子夹肉吃的人往往会死得非常突然!

    单字解释: 汉 武 帝 为 什 么 要 以 立 子 杀 母 的 名 义 杀 掉 钩 弋 夫 人 ? 你 读 懂 了 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