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十大神秘女子

    2023.02.07 | 历史网 | 次围观

    相信大家点此标题时,心中一定都有一个人选,那就是清朝著名的慈禧太后。但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女子不止慈禧一人,为了享受皇权集中制所带来的至高无上的荣耀和权利,女子把持朝政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一、西汉吕太后

    吕雉,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吕太后的儿子刘盈称帝,对于原刘邦所宠幸之妃嫔,多数都已常规处理。但只有戚夫人,曾经几次想夺走刘盈太子之位,吕太后坚决不放过。

    一开始,戚夫人被罚做苦工,但吕太后听闻戚夫人私下唱歌叹息,“儿子为王,母亲为奴仆,终日舂米到薄暮,常常与死亡为伍!母子相离三千里,要找谁来告诉你?”而感到大怒,认为戚夫人对皇位还没死心,于是先杀掉赵王刘如意,后又将戚夫人斩去手脚,薰聋双耳,挖掉双目,又以哑药将她毒哑,这才抛入茅厕之中,称为“人彘”(zhì),意为人中之猪。吕太后居然还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前来观看,刘盈被吓到失声痛哭,认为吕太后惨无人道,违背伦理,也不愿再处理任何政务。

    公元前188年八月戊寅,刘盈忧郁病逝,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为中国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孝文窦皇后,云窦后名猗房。窦猗房是普通的农家女,平民出身。

    汉惠帝时窦姬以家人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后被赐予代王刘恒。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

    建初七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后和帝刘肇感受到外戚权倾朝野所带来的危害和压力,联合宦官一同扫灭了窦氏戚族,窦太后归权给刘肇。

    和熹皇后邓绥,为汉和帝刘肇的第二任皇后、政治家。

    永元十四年,汉和帝皇后阴氏因巫蛊事件被揭发,被废黜后位,移居桐宫,同年邓绥被立为皇后。汉和帝驾崩后,邓绥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并临朝称制十六年之久。

    她在执政期间,帮助东汉王朝度过“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又重要虞诩、马贤等名臣,坚决派兵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但后期,她废长立幼,长期临朝而不愿还政于皇帝,对边疆问题、宦官等问题未处理妥当。

    冯太后,名字不详。北魏王朝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

    北燕灭亡后,冯太后被收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后选为文成帝贵人,称为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尊为皇太后。面对政局动荡的局面,她临朝听政,定策诛杀权臣乙浑,后依据祖制归政于献文帝;献文帝去世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因拓跋宏年龄太小,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执掌天下十五年,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宣武灵皇后,胡氏,北魏时期皇后(追封),宣武帝元恪嫔妃、孝明帝元诩生母。

    胡太后禀性聪颖,多才多艺,嫁给宣武帝元恪,受封充华。生下皇太子元诩,后加封贵嫔。孝明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妃。

    胡太后精于权谋,除掉皇太后高英和权臣高肇,临朝称制。重用妹夫元乂、侍中刘腾,酿成“宣光政变”,被囚禁于北宫。后来联合高阳王元雍夺权,再度把持朝政。孝明帝离奇去世后,胡太后拥立皇女元姑娘即位,因迫于宗室和舆论压力,废黜元姑娘,拥立临洮王元宝晖的儿子元钊即位,史称幼主。

    武曌[zhào],即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十四岁进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时封昭仪,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与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

    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小字滔滔。宋英宗皇后,宋神宗之母。

    治平四年正月初八,赵曙驾崩,太子赵顼继位,正月初十,尊高滔滔为皇太后。元丰八年二月,赵顼病重,宰相王珪请求立太子,又奏请皇太后权同听政,赵顼同意。三月初一,高滔滔垂帘于福宁殿,确立六皇子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

    高太后拥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这与高太后的贤德是分不开的,后人誉为女中尧舜。

    萧绰,小字燕燕,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乾亨四年,耶律贤去世,耶律隆绪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开始了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统和元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萧绰主政期间,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及韩德让">韩德让,击退宋朝军队对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的进攻;以索要关南地为名与耶律隆绪共同亲征伐宋,同宋朝达成了澶渊之盟。

    统和二十七年,萧绰归政于耶律隆绪。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慈安太后,即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

    同治帝载淳继位后,以嫡母身份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后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人称“东太后”。同治十二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次年同治帝崩,其侄光绪帝载湉继位,两宫再度训政。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人称“西太后”。同治十二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次年同治帝崩,其侄光绪帝载湉继位,两宫再度训政。

    单字解释: 中 国 历 史 上 垂 帘 听 政 的 十 大 神 秘 女 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