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珍珠港事件是哪一年?

    2023.06.03 | 历史网 | 次围观

    珍珠港事件发生于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悄然靠近夏威夷珍珠港,出动350多架飞机对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进行了90分钟的轰炸,炸沉了美军4艘战列舰,2艘驱逐舰,炸毁飞机188架,炸伤的建筑、船只、飞机更多,那么为什么日本会突然对美国不宣而战呢?是真的发疯了吗?其实不然,这背后的故事已经可以推算出日本偷袭美国的必然性。

    日本偷袭珍珠港原因之一:日本打仗,美国吸血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小,资源又十分匮乏,这导致日本十分依赖进口,日本之所以能够在亚洲迅速崛起,离不开明治维新,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日本全面西化,并快速发展成了资本主义强国,而这背后也离不开英美等列强的支持。

    日本在全面侵华之前都一直“顺风顺水”,1974年日本发动了侵台战争,虽然没有达到占领台湾的目的,但是从中国勒索了50万两白银,战争贩子在吃到战争红利之后,潘多拉魔盒至此打开。

    日本不断地在亚洲搞事,后来由于在中国东北利益上与沙俄产生冲突,日本在英美两国的经济支持下,1904年,日本未经宣战突袭了沙俄驻扎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打响,半年后,日本获胜,击溃了强大的俄国,这让日本人越来越目空一切。

    前面提到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物资基本都需要进口,而战争需要的石油、钢铁等等物资都是谁在供给呢?答案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美国。美国不仅为日本提供贷款,还向其出口大量的战争物资,然后日本在亚洲到处烧杀抢掠,偿还美国的贷款,美国对其的侵略行为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以说,日本在前面打仗,而美国在背后吸血。

    日本偷袭珍珠港原因之二:挑战苏联失败

    全面侵华之后,战争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石油等资源,当时虽然日军占据了东三省,但当时并未开采出石油,而西伯利亚的石油、矿产资源正是日本所觊觎的,因为此前有了日俄战争的胜利经验,日本还想跟苏联过过招。

    1939年5月11日,日本关东军与伪满军从蒙古开始入手,当时的蒙古基本在苏联的掌控之下,习惯了偷袭的日本人还是不宣而战,但是这一次却踢到了铁板上。

    经过四个阶段,历时四个多月,日本在苏联的钢铁洪流之下,以战损80%的惨败记录收场,而作为反共伙伴的德国又在未告知日本的情况下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个背刺更让日本人很是难受,从此彻底放弃了与苏联的对抗。

    陆军北上的道路封死之后,掠夺资源的目标就转成了海军南下,剑指东南亚,尤其是荷属印度尼西亚的石油,这就要触碰到欧美的利益了,也为日后偷袭珍珠港埋下了伏笔。

    日本偷袭珍珠港原因之三:美国的制裁

    既然挑战苏联失败了,那么进军东南亚就是在所难免的了,但是因为深陷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难以抽调兵力,前前后后拖了有一年半的时间,才开始进军东南亚。

    在1941年,日军开始入侵中南半岛,而因此触碰到美国利益,于是,美国开始指责日本,并对日本实施了制裁,进行了石油、废钢铁等战略物资的禁运,同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

    要知道,当时日本64.67%的汽车零件、65.57%的煤油和石油、77.09%金属工业生产设备、90.39%的铜和废钢铁、99.33%的金属合金都来自美国,日本全年度耗费的战斗物资供应92%是以美国进口,可以说美国的禁运,就等于一只扼住日本咽喉的手,会让日本的战争机器彻底停摆。

    这让本来经济就处在崩溃边缘的日本难以接受,当时日本的战略储备石油又只能维持两年时间,而缺少石油,那么日本的战败将只是时间问题。

    恰好,作为超级赌徒的山本五十六就想跟美国赌一下国运,他知道当时的日本在太平洋的作战能力是不如美国的,但是如果可以趁着美国松懈,先发制人,那么或许可以逆转一下局势。

    因此,偷袭珍珠港成为了逆转太平洋战局的关键战机。

    所以说,日本偷袭珍珠港看似是日本发疯,但其实是必然的事件,“困兽犹斗”,日本在穷途末路之时,自然不会任由美国人宰割,不过最后还是难逃战败的命运,彻底沦为了美国的傀儡。

    单字解释: 珍 珠 港 事 件 是 哪 一 年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