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韩信被吕后杀害,死前怒喊“3个字”,如今成小年轻聊天常用语

    2023.11.18 | 历史网 | 次围观

    读历史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和见识,进而感悟出人生的智慧。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这期间能人辈出,英雄豪杰无数,有的开创了一个朝代,被称为太祖、高祖,也有的为王朝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奇人异士。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可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典型代表人物,还被后人称为“神帅”,他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

    纵观韩信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部奋斗史。韩信自小家境就十分贫穷,韩信的母亲死后,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十分贫穷。这样一个放在人群中就看不见的人,最后却能帮助刘邦开疆扩土,成就一番霸业,他是怎么做到呢?

    韩信从小就喜欢佩戴刀剑,当时淮阴有个屠户就对韩信说:“你喜欢佩带刀剑,但其实是个胆小鬼,如果你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男人给人下跪是尊严尽失的表现,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韩信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为了活命,只好受此侮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胯下之辱”。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投靠了项梁的部队,后来项梁死后,又归属于项羽。韩信曾经多次给项羽献计,为其出谋划策,项羽觉得韩信是个无名小卒,对其不重视,提出的建议自然也无法采纳了。

    后来刘邦入蜀,韩信就离开了项羽,去投奔了刘邦。到了刘邦的帐中,韩信的才能得到了用武之地,在多次的战役中,韩信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将,一跃而成为统领三军的大将,这中间的历程充满了辛酸和苦闷。

    如果楚汉一直交兵,韩信就会一直存活下去。可是毕竟有战争就有胜负,最后刘邦逐渐取得了优势,致使项羽乌江自刎,大汉的江山由此建立。于是刘邦开始大封功臣,韩信也被封为了楚王。

    都说“伴君如伴虎”,汉六年(前201年),有人对韩信产生了嫉妒心理,并诬告韩信谋反。那个时候韩信初到楚国封地,军队戒备森严,刘邦就采用了陈平的策略,说天子要巡视诸侯,其实就是来攻打韩信。

    刘邦快到楚国的时候,韩信才知道自己被人诬告,本来打算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就去拜见刘邦,最后被擒。刘邦拿住了韩信,并押送韩信回洛阳,后来又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

    楚王和淮阴侯,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可以说是给韩信降级了。韩信当然不高兴,但是毕竟是刘邦的臣子,也不好说什么。刘邦虽然赦免了韩信,但依旧怀疑韩信。最后干脆和吕后、萧何合谋一个计划,把韩信骗到了宫中,在长乐宫的钟室将韩信杀掉了。

    韩信才临死之时,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kuǎi)通的计谋”,这里的蒯通就是当年劝韩信反叛刘邦之人。其实当时的韩信不但非常的后悔,而且也很想反抗,但毕竟被人设计,无力逃脱,在他临死之前怒喊了三个字:“我不服!”如今却成为当代小年轻的口头禅。

    总的来说,韩信其实并不想反叛,因为如果有谋反这个打算,韩信早就反了。韩信是被人冤枉的,尤其是他为刘邦打下了大汉江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落得这样一个结局,的确让人辛酸。刘邦忌惮韩信的威望和功劳,这才是韩信死的真实原因。

    只不过韩信临死前说的“我不服”三个字,如今却成为年轻人聊天的常用语,很多人也曾听说,甚至也经常拿来开玩笑。但是这3个字背后,是一位将军痛斥命运不公的最后呼喊,想起来也是很心酸和无奈的。

    今日话题:你对韩信临死前喊的这3个字有什么看法,你平时也经常说这3个字吗?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我们一起探讨。文|国学大观园

    单字解释: 韩 信 被 吕 后 杀 害 死 前 怒 喊 个 字 如 今 成 小 年 轻 聊 天 常 用 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