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北山经》北鲜之山、涂吾水,在哪里?

    2024.03.22 | 历史网 | 次围观

    原文:《北山经》(罴差之山)又北百八十里,曰北鲜之山。是多马。鲜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涂吾之水。

    分析:郭璞曰:“汉元狩二年,马出涂吾水中也。”《汉书•武帝纪》:“夏,马生余吾水中。”《资治通鉴•汉纪》十五:“孝昭皇帝上元凤二年(前79年),匈奴复遣九千骑屯受降城以备汉,北桥余吾水,令可度,以备奔走(师古曰:于余吾水上作桥,拟有迫急,奔走避汉,从此桥度也);欲求和亲,而恐汉不听,故不肯先言,常使左右风汉使者。然其侵盗益希,遇汉使愈厚,欲以渐致和亲。汉亦羁縻之。”《方舆纪要》卷四十五:“余吾水在废夏州(陕西统万城)北塞外。〈山海经〉北鲜诸山,鲜水出焉,北流注于余吾。汉武天汉四年,遣李广利">李广利出朔方击匈奴,匈奴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而以兵十万待水南,是也。又昭帝元凤二年,匈奴复遣骑屯受降城以备汉,而北桥余吾水,令可度以备奔走。宣帝本始元年,分道伐匈奴,田顺出五原塞八百余里,至丹余吾水上。或以为即此水也。”

    又《汉书•武帝纪》:“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广利与单于战余吾水上连日,敖与左贤王战不利,皆引还。”《史记•匈奴列传》:“西汉征和四年(前89)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广利等数路大军击匈奴,匈奴闻,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而单于以十万骑待水南,与贰师将军接战。”《史记》注:“‘涂吾’作‘余吾’,〈山海经〉云‘北鲜之山,鲜水出焉,北流注余吾。’汉武天汉四年,遣李广利">李广利出朔方击匈奴,匈奴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而以兵十万待水南,是也。又昭帝元凤二年,匈奴复遣骑屯受降城以备汉,而北桥余吾水,令可度以备奔走。宣帝本始元年,分道伐匈奴,田顺出五原塞八百余里,至丹余吾水上。或以为即此水也。受降城见甘州卫。”涂吾水或作余吾水,余吾水即今蒙古国的鄂尔浑河支流土拉河(图拉河)。

    谭其骧说:北鲜山“鲜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涂吾之水”。汉时匈奴中有余吾水,见《汉书•匈奴传》,即今蒙古国境内土拉河,远在大漠之北,不得为此鲜水所注。

    本盛案:余按《资治通鉴》“匈奴复遣九千骑屯受降城以备汉,北桥余吾水”,则余吾水当距受降城不远,今考“东受降城”西有“大黑河”南流注河。《水经注》卷三作“芒干水”,《汉书•地理志》定襄郡武皋县(今卓资县):“荒干水(〈索隐〉本荒作芒)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水道提纲》曰,其蒙名呼“伊克图尔根河”。其水源于卓资县十八台镇哈力盖图村,西流至卓资城西,左纳六苏木河,水出卓资县坝顶村,西北流,至卓资城西汇于“大黑河”,西南流经托克托县(《史记•赵世家》武灵王破林胡、楼烦,置云中郡。秦汉因之,莽曰受降)城西,南流注于河。盖六苏木河即《经》鲜水,大黑河即余吾水也。卓资县草原赛马,精彩纷呈,是多马也。

    结论:北鲜之山。疑即卓资县坝顶村。

    鲜水。疑即卓资县六苏木河。

    涂吾之水。疑今卓资县、托克托县大黑河。

    声明: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单字解释: 北 山 经 北 鲜 之 山 涂 吾 水 在 哪 里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