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致良知……

    2023.09.24 | 历史网 | 次围观

    会好吗?

    我不知道。

    这是38岁的王阳明提出的问题。

    1509年,王阳明离开贵州龙场到庐陵担任知县,当时发生了一场特别严重的瘟疫。

    比瘟疫更让王阳明痛心的是,他看到因为恐惧而引发的人间失格。

    当时为了防止传染,许多人甚至对亲人弃之不顾,大量的百姓因为被困在家里而生生饿死。

    王阳明很痛心,因为他曾经坚持认为人人可以成为圣人,但为什么在一场瘟疫面前,却明明看到很多人都成了恶人?

    心有愤,意难平,形无力,该怎么办?

    很多人劝王阳明说,您要想开一点。

    但入了心的事儿是想不开的,但凡有良心之事,哪一个不是伤心之人?

    王阳明满含热泪的写下了16篇告玉庐陵父老子弟书,他对当地的百姓说,瘟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一旦你们的心被恐惧侵袭,就会做出丧尽天良的事儿。

    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瘟疫,而是死于你们的无情。

    能拯救我们的只有三个字,致良知。弟子问他,良知究竟是什么?

    良知在哪里?为什么我看不见他?

    如果圣人在世,处于和我今日一样的境地,他会怎么做?他会怎么想?

    王阳明说,良知不仅仅是圣人才有的,它存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只不过由于恐惧和盲从使得它被遮蔽了。

    所谓的良知,就是不要用自己的一丁点的权利去为难别人,不要伤害那些可怜的无辜人。

    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观点,分别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致良知”三字,是王阳明先生晚年提出的观点,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最终旨归。

    单字解释: 致 良 知 …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