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西汉的货币有哪些?为何汉武帝要废除郡国铸币权?

    2022.08.23 | 历史网 | 次围观

    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代表,是用于等价交换的一种特殊商品,在当今社会,货币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枢纽,而在中国历代王朝中,货币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西汉时期,主要流通过的货币有三种,分别是秦半两、榆荚钱、汉五铢,这三种货币对于西汉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灭齐,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此后统一度量衡以及货币制度,秦始皇明确规定货币铸造权归中央掌控。《汉书·食货志》云:“秦兼天下,币为二等”,其中“二等”指的是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其中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形状圆形方孔,是为“秦半两”。这就是秦朝主要流通货币“秦半两”的来历。

    这里简单地提一点,“半两钱”为什么要做成圆形方孔呢?有人认为是因为古人信奉“天圆地方”说,《吕氏春秋》中所说:“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因此,外圆内方在古代就是皇权的象征。不过,也有人说是图方便,因为做成外圆内方,方便固定住铜钱,在加工时便简单得多。当然,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定论。

    秦半两

    当然,受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秦半两在铸造时仍然非常粗糙,而且其重量也不是很精确,例如有的半两钱在重量上甚至相差三倍以上,当然,这并不影响它的使用价值。秦半两是我国货币的首次统一,其开创性地使用了“外圆内方”的样式,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大。

    榆荚钱的产生有一个时代背景,就是楚汉争霸,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拼的就是后勤,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钱如何来?当时有三大来源:一是找富商要钱;二是向老百姓征收军饷;三是自行铸造钱币。不管是向富商要钱,还是向老百姓征收,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容易失去民心,所谓“人心向背”,一个集团、一个阵营,如果没有民众的支持,注定会灭亡,刘邦更是明白这一点,于是他不仅自己铸币,更是允许民间铸币。

    据《汉书》中记载:

    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黄金一斤。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

    什么意思?就是说刘邦宣布民众可以私自铸币,而且还是“减重铸币”,这就非常有吸引力了,放在现代,那就是造币合法化,那还得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汉高祖时期还承袭了秦朝在货币中的一条规定,即《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规定:

    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不盈千者,亦封印之。钱善不善,实杂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这句话的意思时,官府在收钱时,不管是好是坏,都必须收,而老百姓在用钱进行交易时,也绝不能区别对待,这当然是一条非常人性化的规定,但是当汉高祖允许老百姓自行铸币,而且还是“减重”铸币时,便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既然三铢重的半两钱和十二铢重的半两钱有着一样的价值,那么把十二铢重的半两钱熔铸成四个三铢重的半两钱,这也是合乎规定的,毛利润高达300%,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简直就是暴利!

    于是大量民间资本涌入铸币行业,大量的货币涌入市场,造成通货膨胀,而且不法商人囤积居奇,以至物价飞涨。当时物价高到什么程度?“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即一石米要10000钱,一匹马要500金,物价简直高出了天际,老百姓苦不堪言。

    此后一直到汉文帝时期,汉朝的币制仍然非常混乱,其间经历了高后废止民间铸币、文帝有条件地下放铸币权,到汉武帝时期,朝廷才下定决心改革币制。当时官方发行了三种“新币”,一种是由白鹿皮制成的皮币,主要是诸侯王觐见天子时使用;一种是白金币,乃是用白银和锡合金制成;一种是三铢钱,即重量三铢的铜钱。不过,皮币由于数量太少、携带不便,无法大面积流通;白金币价值过高,不法分子往往冒着杀头的风险私铸,朝廷不得不废止;三铢币与旧币一同流通,市场依旧非常混乱。

    汉五铢

    一直到公元前一一八年,汉武帝才正式下令实行“五铢钱”,所谓五铢钱,就是重量为五铢的铜钱,仍然采用圆形方孔的造型,但是在铸造时改进了物料的比例,而且还必须将其表面打磨光滑,使得铜钱质量成色更好。这就是“汉五铢”的来历。

    当时汉武帝还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并废除汉初实行的郡国铸币制。事实上,汉景帝时期爆发的吴楚七国叛乱,其根源就是郡国铸币制,《资治通鉴》记载:

    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宠幸,上欲其富,赐之蜀严道铜山。使铸钱,吴王濞有豫章铜山,招致天下亡命者以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而国用饶足。于是吴、邓钱布天下。

    汉武帝

    话说当时太中大夫邓通由于铸造钱币,财富超过了王侯,吴王刘濞利用铸币权,招揽了一大批亡命之徒,开发豫章的铜山,疯狂铸币,其拥有的财富连天子也比不上。巨大的财富增长,也让吴王刘濞的野心膨胀,于是发动吴楚七国叛乱,他甚至公开宣称:“我的钱财广布全国,只要臣服于我,我必定予以赏赐!”

    所以,汉武帝废除郡国的铸币权,也是合情合理的。从汉武帝至汉平帝这122年间,“汉五铢”一直是官方流通货币,在此期间一共制造了280亿万枚“汉五铢”,庞大数字的背后,反映了西汉国力之强盛,中华民族之伟大。

    参考文献:

    《史记》

    《资治通鉴》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吕氏春秋》

    《汉书》

    《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

    《汉高祖刘邦的货币战争与汉朝前70年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文:壮哥平天下

    图:来源于网络

    单字解释: 西 汉 的 货 币 有 哪 些 ? 为 何 汉 武 帝 要 废 除 郡 国 铸 币 权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