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历史故事:韩信、萧何、张良:汉初三杰助刘邦夺得天下,却得不到善终

    2023.05.20 | 历史网 | 次围观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历史故事

    时势造英雄,英雄安天下,在乱世之际往往会涌现出许多时代英杰,辅佐一方,成就不世霸业,秦朝末年,民不聊生,

    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

    ,拉开了乱世起义的序幕,

    楚汉争霸

    又是三年纷纷扰扰,最终微末小吏刘邦夺取天下。

    在建立西汉王朝的过程当中有三位人物居功至伟,

    韩信、萧何、张良被称之为汉初三杰

    ,征战四方,过境安民,帮助才能平平的刘邦夺得天下,但是刘邦是一个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的人物,汉初三杰的结局都不是尽善尽美,

    都遭到了刘邦的打压

    ,为何居功至伟的三人在后期遭到了刘邦的打压?

    历史故事

    一:居功至伟,辅佐刘邦建立西汉王朝

    1:三杰之功为西汉征战四方,开疆拓土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汉初三杰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哪些汗马功劳。在刘邦起兵之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

    比起项羽和六国贵族而言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而且当时秦失其鹿,天下追逐,无数的英杰割据一方,企图问鼎天下。

    而在刘邦征战四方,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的过程当中,

    汉初三杰的贡献可以说是不可忽略的存在

    ,三者搭配的天衣无缝,韩信统兵一方,征伐不臣,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统筹全局,稳定后方。

    就以

    兵仙韩信

    为例,在西汉扩张的过程当中居功至伟。据《史记》当中高度评价韩信称:"楚人迫我京索,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由此可见,汉初三杰在西汉的建立当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故事

    2:巩固政权,开创大汉四百年江山

    古语有云,创业容易守业难,在西汉建立之初,面临着内忧外患,当时国内不仅仅是百废待兴,满目疮痍,而且还有许多对西汉政权抱有敌意的势力潜伏在黑暗当中,等待着时机,企图颠覆西汉王朝。

    而汉初三杰在西汉建立之初稳定局势,迅速发展国内经济,恢复民生当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萧何

    据《史记》当中记载评价萧何的贡献称:"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奈何居功至伟的汉初三杰在西汉建立后不久就遭到了来着刘邦的无情打压,虽然结局各异,但却殊途同归。

    历史故事

    二:天子无情,被打压的汉初三杰

    1:狡兔死,走狗烹,兵仙被杀

    在汉朝三杰当中,攻城拔寨,杀敌无数,

    战功赫赫的兵仙韩信受到的封赏是最丰厚的

    ,被刘邦封为齐王,后为楚王,不过韩信的结局和下场也是最惨的。

    在西汉建国不久之后,就有有心人向刘邦告发韩信企图谋反,维持刘邦听从陈平的建议

    用计囚禁了兵仙韩信

    ,降格为淮阴侯,以至于韩信发出只能与樊哙等人为伍的感慨。

    后来吕后又不放心韩信将其烹杀于长乐宫当中,据《史记》当中记载称:"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一代兵仙就此陨落,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故事

    2:晚年凄惨,萧何自污以保全自身

    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一,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更是将萧何拜为相国,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由此可见其功劳之大。

    但是萧何作为刘邦的亲密战友,

    在晚年之时依旧没有逃脱来着刘邦的"重点照顾"

    ,最后不得不依靠自污名节来打消刘邦的猜忌。据《汉书》当中记载称:"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此后萧何的处境更为艰难,在朝廷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晚景凄惨。

    历史故事

    3:看穿功名,无奈退隐

    汉初三杰当中晚安生活相对逍遥自在的莫过于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当时退隐山林,不问世事的张良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无奈,他早就看出刘邦此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因此早早的就退隐山林当中。

    据《史记》当中记载称",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

    张良为了避免重蹈韩信等人覆辙直接退出了朝廷的争斗当中

    ,明哲保身也是其无奈之举。然而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居功至伟的汉初三杰为何会在后期遭受来着刘邦的无情打压,其背后有有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历史故事

    三:汉初三杰为何遭受刘邦的频繁打压

    1:帝王心术,平衡朝廷

    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前,刘邦不得不依靠以汉初三杰为代表的英杰人物为他打天下

    为此刘邦给予了汉初三杰以极大的权力和极高的地位,在刘邦集团当中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

    据《史记》当中记载韩信在楚汉之争当中的权势称:"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而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后,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维护西汉王朝的统治安稳,就不得不

    开始考虑平衡朝廷各方势力问题

    ,以免防止一家独大,架空帝王的现象发生。

    历史故事

    而西汉王朝建立之后,一些骄兵悍将也开始居功自傲引起了刘邦的忌惮,据《资治通鉴》当中记载建国之初诸将争功的现象称:"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刘邦不得不通过

    封赏仇人雍齿来安抚诸将

    ,由此可见,一些功勋集团已经开始壮大,并且成为了朝廷之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为了平衡朝廷,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刘邦自然会通过打压汉初三杰来震慑朝廷上的功勋集团。

    历史故事

    2:木秀于林,功高震主

    刘邦除了通过打压汉初三杰来平衡朝廷势力之外,还有着

    防范汉初三杰权力过大而威胁西汉皇室统治的考量

    从上面分叙述可知,汉初三杰在西汉王朝的建立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是居功至伟,与此同时他们三人的才能也是当时顶尖的存在。

    据《史记》当中记载刘邦对汉初三杰的高度评价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历史故事

    而到了西汉建立之后汉初三杰更是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韩信更是直接裂土分王,坐镇一方。

    由此可见,汉初三杰难免在西汉建立后会有尾大不掉之嫌疑,更重要的是汉朝三杰功劳巨大,算得上是

    功高震主

    ,也许刘邦在位期间汉初三杰能够保持对西汉皇室的尊敬与效忠,但是刘邦之后的帝王能够驾驭得到汉初三杰这样的人物吗?

    这显然是难以达到了,为了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

    达到让刘氏江山永固的目的

    ,刘邦自然会摒弃过往的种种情义,以刘氏江山利益为重,对汉初三杰进行无差别的打压,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历史故事

    3:刘邦为人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

    汉初三杰的结局令人唏嘘的原因还和他们的"老板"刘邦的性格息息相关。首先刘邦并非出生于大富大贵之家,可以说是一介布衣,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流氓"。

    据《史记》当中记载早年刘邦的行为举止称:"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由此可见,刘邦的出身并不高贵,举止轻佻,也可以看出刘邦的性格并不大气,

    与出生于王侯之家的贵公子的气度不可相提并论

    而在刘邦潜意识当中家天下的意识极其浓烈,特别是在刘邦登基为帝,开创西汉王朝之后大肆的封封同姓王,打击消灭异姓王,甚至最后和群臣立下誓言"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刘邦此人简而言之就是可

    以共患难而不能够共富贵

    ,他相信血缘而不信情义,因此在后期对群臣的猜忌日益严重,就来忠心耿耿的樊哙也差一点被诛杀,汉初三杰的遭遇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故事

    四:结语

    汉初三杰在开创西汉王朝的过程当中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在后期都遭到了刘邦的打压,原因在于当时

    功勋集团的做大需要平衡朝廷利益

    ,而木秀于林汉初三杰又恰恰能够很好的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最后刘邦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性格特征也是汉初三杰悲惨遭遇的一大原因。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单字解释: 历 史 故 事 韩 信 萧 何 张 良 汉 初 三 杰 助 刘 邦 夺 得 天 下 却 得 不 到 善 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