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现代方便面要是到了古代适合作为军粮吗?

    2022.10.18 | 历史网 | 次围观

    有没有发现,在抗震救灾物资中,方便面永远是最亮眼的那颗“星”,如果古人打仗能吃上方便面,那绝对能称为“战争神器”。

    下面一起来看看古人的军粮,以及方便面的一些相关知识。

    古代军粮的演变史

    有句古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短短8个字却足以说明后勤储备补给在战争中有多么重要,而粮草则是重中之重。

    最早的军粮是粟米,从出土史料来看,粟米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被搬上餐桌,成为商朝老百姓的主食。

    我国北方大量种植粟米,因其具备耐旱耐贫的特性,年产量十分稳定,是古代极少数呈现盈余状态的谷类作物,从魏国李悝实行“什一法”来看,五口之家耕种百亩农田,每年可产粟米95石,交完税收还能剩下45石,换算到现在,当时粟米的亩产量就已经高达79.41斤,达到了我们建国时期亩产量的60%。

    农民为了养活家人、缴纳税收、提高生活水平,就不得不种植粟米,所以国家用农民上交的粟米来填充国库,储量多是粟米的一大优点。

    另一个优点则是耐储存,古代大米的保质期约5年,而粟米保质期长达9年,在这两个优点之下,粟米成为国家认证的军粮,完全属于“顺理成章”,可以说粟米就是天生当军粮的料。

    根据一系列公式换算,一个65kg体重的成年人,在从事体力劳动的情况下,起码每天要吃700克以上的粟米,而秦朝时期每天给士兵约1130克粟米,如果站岗这些比较轻松的岗位,每天能得到900克粟米,所以说秦朝的士兵基本都能吃饱饭。

    在军队中,骑兵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给战马喂的都是精饲料,在军营中,粟米是人马共食的,据《盐铁论》记载:“夫一马伏枥,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言下之意,养一匹马所需要的口粮,跟六口之家这类中等家庭差不多,但是干的活却比不上一个壮劳力士。

    战马的饲料远超士兵,所以为了保证骑兵的战斗力,就需要大量的粟米作为军粮储备,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乃粟马发十万骑,私从马凡十四万匹,粮重不与焉”,漠北之战汉朝投入了24万匹战马,在开战前就消耗了大量粟米,可想而知,如果军粮不是粟米,而是换成了其他粮食,没准战马都得饿死。

    从商朝到唐朝前期,军粮一直都是粟米,其实此前小麦产量也不错,但当时古人用蒸煮的方式去烹饪小麦,而且还不去壳,导致“麦饭”非常难吃,吃都吃不下,更何谈战斗力,所以小麦也就没能成为军粮。

    不过后来唐朝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转移,小麦稻米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曲辕犁的发明,农民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直接把小麦稻米的产量提高了一大个档次,而且随着唐朝人烹饪水平的提高,他们把小麦磨成粉后烹饪,美味程度直接飙升,所以在唐朝经济中心南移、稻米小麦产量提高、烹饪技术提高、运输成本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下,小麦稻米最终替代粟米,成为了新一代的军粮首选。

    主食吃饱没什么问题,但水果蔬菜肉食就很困难了,一般大家都是吃点豆酱,一方面是发酵而成的豆酱不容易腐坏,另一方面则是豆酱原材料便宜,适合部队食用,否则动不动十来万大军,天天吃肉,国库也顶不住,而且豆酱味道鲜美,跟主食一起吃也更容易下饭。

    至于肉酱,虽然新鲜的肉在发酵腌制后同样不易腐败变质,但还是成本的问题,平常不打仗,一般士兵根本吃不到肉酱,只有一些军队高层能吃到,只有到了开战前夕,士兵们才能吃到几顿蔬菜跟肉食,这大概就是古代军粮的演变。

    现代方便面,放到古代能充当军粮吗?

    从以上不难看出,在古代要被选中成为军粮,需要具备量大、易储存、口味不差等特性,现代方便面看似都符合,但网上也有质疑声,认为方便面多吃了不仅会造成营养失衡,甚至还会致癌,这些负面影响对士兵来讲是大忌,所以方便面到底适不适合成为古代军粮呢?

    要说到现代方便面,还得提一句方便面的“始祖”伊面,在清朝乾隆年间,著名书法家伊秉绶因非常喜欢吃面,所以聘请了一个做面很厉害的厨师,伊秉绶交友广泛,府上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经常一起吃碗面要等很久,毕竟客人多,厨师的工作量大。

    为了避免客人等得太久,伊秉绶提议先让厨师用鸡蛋和面,切成面条状后煮至7~8分熟,捞出晾干后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最后放在陶瓷罐中保存,当客人来府上吃面时,厨师只要把原先用油炸过的面,放在开水中泡一泡就可以了,宾客不无夸赞,将其称为“伊面”。

    现代方便面的发明也是类似的情况,安藤百福在创业失败后仍然没有放弃,这次他决定发明一款易保存的速食面,因为有次他外出买拉面,排了很久的队伍,也就是那时候,安藤百福心想如果有一款用开水冲泡就能迅速吃到的面就好了。

    就这样,安藤百福开始了方便面的研发道路,可惜久久没有进展,但有次安藤百福在看到妻子用油炸天妇罗时,惊讶的发现油炸可以控干水面,于是灵感暴增的安藤百福,在1985年创出了全球第一包鸡汤方便面,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方便面的口味也越来越多。

    如果方便面作为军粮,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健康性。

    在方便面的制作过程中存在油炸环节,因此很多人觉得方便面致癌,方便面的主要配料为小麦粉、动植物油、淀粉、盐、食品添加剂,其中淀粉在油炸后会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酰胺的化学物质,丙烯酰胺就是大家害怕的“致癌物”。

    但是从科学角度出发,超过25公斤的人类,在单次摄入7克丙烯酰胺才会有不良反应,而方便面经过油炸后,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只有15~80微克/千克,所以从含量来看,如此微量的丙烯酰胺,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

    方便面的另一个争议点为“添加剂”,有人说一包方便面里有25种添加剂,其实这是谣言,考虑到工艺、成本等因素,方便面内的添加剂数量不可能有25种这么多,而且在含水量5%以下的方便面中,也不太可能会添加防腐剂进去,因为霉菌在食品水分超过12%时才会存活,方便面加防腐剂显得有些多余。

    在方便面众多添加剂中,争议最大的当属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这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经常被用在食用油脂、油炸食品、饼干等加工类食品中。

    如果没有BHT,这类食品很容易被氧化,导致储存时间较短,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调查研究,他们都认为BHT是可以当作合法食品添加剂的,而且现代科学技术早就对市面上主流的方便面进行了检测,这些方便面的添加剂都在国家安全标准之内,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方便面的安全问题。

    唯一被证实的是方便面没有太多营养,这点从配料表就可以看出来,因此方便面可以偶尔食用,但最好不要把方便面当成长期主食,这样会导致人体会出现缺乏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一系列营养失衡的问题,而且较高的盐分也适合长期食用。

    总体而言,具轻巧、形状规则、储存时间长、方便食用、口感较佳等特性于一体的现代方便面,绝对可以在古代充当军粮,但不适合长期食用,否则会造成军队集体营养失衡,从而影响士兵战斗力。

    ——END——

    单字解释: 现 代 方 便 面 要 是 到 了 古 代 适 合 作 为 军 粮 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