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国中,孙权刚即位,实力最弱的时候周瑜想过要取而代之吗?

    2024.04.04 | 历史网 | 次围观

    孙策遇刺身亡的时候,孙权才刚刚19岁,就继承了孙氏江东的基业,威望和实力在当时确实是很弱。

    当时江东的孙氏政权只有会稽、吴郡等少数几个郡,边缘、偏远地区并没有完全被收服,整个江东政权的势力都比较弱。

    如果这时候,孙氏政权的将领拥兵自立,比如比较有威望和实权的周瑜自立,孙权还真不一定能平定了周瑜。

    但是,此时的周瑜并没有要取而代之的想法,而是认为孙权可成大业,值得辅佐,开始了尽心尽力辅佐孙权,成就江东霸业的道路。

    按照《三国志》中的记载:“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由史书的记载来看,张昭和周瑜是从内心中觉得孙权是可以辅佐的君主。小说《三国演义》应该也是据此,造出了“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故事。

    其实,张昭和周瑜是共管军政大事,而孙策实际托孤的是张昭,“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由此,才有人开始怀疑周瑜“将兵赴丧”,是意图谋反,取孙权而代之。

    而实际情况是,周瑜因为孙策被刺杀,为了保护孙权的安全,带兵前往,并且亲任中护军,保护孙权的安全。中护军就是赵云跟随刘备,典韦、许褚跟随曹操一直做的工作。

    周瑜为了巩固和提高孙权的威望和地位,还带头用君臣礼节待孙权,表示对孙权的支持。

    周瑜不但无意取代孙权,还忠心耿耿,尽心竭力的为孙权服务,并且建议孙权广纳天下贤士,推荐了鲁肃等人给孙权。

    尽人皆知,曹操非常爱惜贤才。曹操想得到周瑜,于是遣蒋干到江东说服周瑜,被周瑜很坚定的拒绝了。

    赤壁大战,周瑜竭尽全力抵御曹军,建立了赤壁之战的伟大功绩。周瑜还百般忍让孙权派遣的副帅程普。周瑜因为程普的诘责,曾亲自率兵和曹仁对阵,结果不幸被流矢射中右肋,伤势严重。但是,周瑜用自己的气度和作为,让程普最后都对他都称赞有嘉。

    只是可惜,周瑜在公元210年,准备伐益州之时突然病故,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在《三国志》中被描写成了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人,甚至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最后被诸葛亮给气死了。

    而史书中周瑜的形象,是心胸开阔、做事坦荡、才华横溢、忠心不二之人。周瑜在孙权刚继位,实力最弱时,是不会想着取而代之的,这从历史上周瑜的作为和史书的记载中已经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了。

    单字解释: 三 国 中 孙 权 刚 即 位 实 力 最 弱 的 时 候 周 瑜 想 过 要 取 而 代 之 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