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得陇不望蜀:曹操平定汉中张鲁后,为何不趁势取蜀?原因不简单

    2022.12.01 | 历史网 | 次围观

    公元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从3月出兵到11月张鲁投降,历时八个月的时间,汉中战役结束。

    得陇不望蜀的的由来

    当时跟随曹操一起出征的主簿刘晔劝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认为攻占汉中后令蜀人震惊,只要进攻他们就会望风归附;否则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稳定人心,据守险要,那日后就难以征服。除了刘晔,司马懿也发起了助攻,表示刘备是靠着狡诈诈降了刘璋,蜀人人心尚未归附,刘备又率大军南下与孙权争夺江陵,现在正是破刘的大好时机,如果现在出兵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这个机会,灭蜀一定可以大功告成,临了更是说了一句“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希望曹操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听完两人的谋划后,曹操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人若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这句典故出自于《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按曹操的说法就是已经得到汉中了,还想攻取西蜀,可以是贪得无厌,这也是得陇不望蜀的由来,曹操最终并没有采纳他们两人的意见。

    刘晔和司马懿是根据当时形势作出的战略性判断,形势上对曹操占优,为何曹操会否决掉呢?我们根据史书记载来看下曹操平定汉中时孙刘那面的形势

    曹操平定汉中期间孙刘的动向

    曹操是公元215年11月彻底平定汉中,刘备是在公元215年5月迫降刘璋占据成都的,从时间前后上来看刘备占据益州后,曹操并未彻底占据汉中。也就在刘备刚入主成都后不久,孙权多次派人向刘备索要荆州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拒不归还,见此孙权只好以武力收取三郡,一边派鲁肃率一万精兵屯兵益阳,与关羽对抗,一边派吕蒙率军二万攻取三郡,长沙、桂阳望风而降,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

    远在成都的刘备听闻后一边亲率五万大军到达公安,一边让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可以说孙刘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另一边曹操进军汉中给刚刚易主的蜀中百姓带来不小的震动,传蜀中一日数十惊。

    《傅子》记载: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

    前文讲到司马懿前面说的形势正是基于孙刘不和甚至兵戎相见判断而来,加上刘备刚刚拿下成都,蜀地人心短时间确实很难收复,由此可以证实刘晔和司马懿的判断极其精准。曹操应该没理由会放弃这样一个可以灭掉刘备吞并西蜀的机会。

    曹操平定汉中后放弃取蜀的原因

    曹操一生四处征战,他向来以一统天下为终极目标,但在占据汉中后却以得陇不望蜀的的理由,并没有趁机攻西蜀,而是选择了撤军,这给人一种极大的反差。那么曹操平定汉中放弃攻取西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1.刘晔与司马懿的提议过于理想化。刘晔与司马懿的提议看似无懈可击,可仔细想一想却有很多破绽,刘晔说“蜀人震惊,只要进攻就会望风而降”,司马懿说“蜀地人心尚未归附,进兵威逼,蜀兵势必会瓦解”,分析一下就可得出两人的主张有一个相同的前提就是:就是益州自己会被曹军的声势所吓倒,自行崩溃瓦解,而不是依靠曹军自身的作战。这如后来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一样的道理,太过于理想化,魏延认为自己亲率五千精兵奇袭长安,夏侯楙会望风而逃,却没想过他能否坚持到诸葛亮大军能如期到达长安,变故太多。

    我们再来说刘晔和司马懿,西蜀刘备不同于汉中张鲁,他们把灭蜀战役是否成功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寄托在敌人自动瓦解之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敌人不自动瓦解,坚决抵抗呢,那么曹军并没有任何的后续手段,甚至很可能深陷于茫茫山路之中,粮草不济,战拿不下险关,退已经不能全身的境地,风险性不是一般的大。

    2.曹操的疲惫之师不具备再战的能力。曹操从公元215年3月出兵,一直到七月才占据汉中,连绵不绝的秦川山脉,估计让长期在北方平原地带的曹军吃尽了苦头,曹操曾对秦川山脉有过“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的评价,曹操大军连续在险峻的山地行军打仗长达四个多月,已经疲惫不堪了。

    以这样不经休整的疲惫之师再去攻取蜀地,战斗力可想而知。张鲁虽然投降了,但汉中郡、巴郡等地还要分兵把守,曹操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攻打据险而守的蜀地。

    3.曹操大军面对的后勤补给线。前文讲到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征张鲁,作为曹操大军的补给线应当是关中,据《三国志刘晔传》记载“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既至汉中,山俊难登,军食颇乏”,曹操刚到汉中地界就遇到了缺粮的窘境,曹操的粮草要从关中通过崎岖的秦川山脉运送到汉中,就算关中地区不缺粮,运到曹操前线还不知何年马月。

    虽然后来张鲁逃跑时并未烧毁粮库,但以汉中的积蓄存粮来养活张鲁的本部人马以及曹操的十万大军,可就不容易了,如果再想出兵攻占蜀地,那么曹操就会碰到日后诸葛亮北伐遇到的粮草难题。

    4.时间上的紧迫。当刘备听闻曹操平定汉中后,有向益州用兵的迹象,赶紧与孙权谈判,把荆州的江夏郡、南郡、桂阳郡割让给孙权,随后带领大军回到了成都。"湘水化界”后的同年八月,孙权集结十万大军去攻合肥,孙权能在短短时间内准备充足,也说明刘备与孙权谈判完也匆匆赶回成都抵御汉中的曹操。

    从汉中首府南郑到蜀地天险剑阁,路程遥远不说,其间更是艰难险阻的山路,而且刘备已经回到成都,做好准备,这样的话时间上曹操根本来不及出兵攻打蜀地。

    5.曹操政治上的考量。当汉中彻底平定后,曹操撤军回到邺城,留夏侯渊、张郃、徐晃在汉中布置防线,曹操回到邺城的第二年5月,汉献帝进封魏公曹操为魏王,曹操进一步蚕食汉室的皇权,为夺取汉家天下进行铺路。

    曹操虽然长期在外征战,但非常留意许昌的汉室朝廷,如果与刘备长期相持在益州,后方必然出现变故。正如法正所言曹操一举降伏张鲁,却未继续进攻益州,而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出现动乱,果然后来在邺郡发生了魏讽谋反的事件。

    结尾:通过以上种种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曹操平定汉中,而不趁势取蜀,不仅是因为曹操得陇不望蜀的知足心里,也不是曹操不愿错失良机,而是时机不成熟,曹操不愿冒大风险去攻占蜀地。刘晔与司马懿从战争的形势优劣来考虑取蜀的问题,而作为枭雄雄主的曹操则从大局来看,稳固汉中,在政治上获取更大的利益,才是当务之急。至于西蜀刘备,以后再寻机会吧,随后从汉中撤军的曹操多次向淮南用兵,想在淮南方向有所突破。

    单字解释: 得 陇 不 望 蜀 曹 操 平 定 汉 中 张 鲁 后 为 何 不 趁 势 取 蜀 ? 原 因 不 简 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