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阴丽华:谁说自古皇帝多薄情,那是因为没有遇到我

    2023.01.20 | 历史网 | 次围观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有一句千古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是少年刘秀对事业和爱情的最高梦想。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刘帅哥通过个人努力超额完成目标,成为东汉开国皇帝,还娶了梦中情人阴丽华为妻,让她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皇帝的婚姻,鲜有幸福圆满的结果,而刘秀、阴丽华却和谐得令人羡慕。此刻如果可以弹幕,估计会飞出满屏的羡慕嫉妒恨。阴丽华到底何德何能,能让皇帝对她如此钟情?仔细研究阴丽华的皇后成长史,你也会为这样的女子所倾倒。阴丽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阴氏家族是曾经辅佐了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后。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氏为姓。秦末汉初,阴家举族迁到了新野。阴氏家族是当时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阴家所占有的土地达七百余顷,车马和奴仆的规模可以同当时分封的诸侯王相比。虽然富甲一方,但是因为阴氏在秦、西汉时期已经数百年没有出过高官显宦,因此并没有什么政治势力。

    刘秀是长沙定王后裔,九岁成了孤儿,和两个哥哥寄养在叔叔家里。虽然刘秀是皇族后裔,但皇家后裔实在太多,经过开枝散叶以后,皇帝也照顾不过来,王莽篡位后,刘秀最多算前朝贵族,没钱没权。刘秀的姐夫名叫邓晨,家住南阳新野,邓晨与阴氏有亲缘关系。借助这层机缘,刘秀结识了阴丽华,阴丽华是典型的白富美,少年刘秀对她一见钟情。刘秀那时还未发迹,娶阴丽华只能算爱情梦想。刘秀还有一个事业梦想,一天,他在长安市上,看到执金吾出巡,前呼后拥,车骑很盛,深深震撼了他。于是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慨。”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刘秀当时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仅此而已。

    新莽末年,天下群雄四起,纷纷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造反,刘秀和阴氏兄弟都加入了起义大军,刘秀族兄刘玄被拥立为天子,建立更始政权。历史上皇帝总是喜欢在建国后诛杀功臣,这位更始皇帝打江山没什么水平,诛杀功臣这招倒是学的很好。在消灭王莽的过程中,刘秀兄弟的功劳最大,刘秀的兄长被更始皇帝所杀,刘秀得知后极为震惊,内心虽有极大愤恨,但表面一如往常。刘秀征战回朝后被迫交出兵权,挂了一个虚职。

    为表示自己安于眼前生活,他向阴家提亲,阴氏兄弟一直追随刘秀东征西讨,对刘秀人品极为肯定,因此说服家人把阴丽华嫁给了刘秀。此时,刘秀已经29岁,阴丽华19岁。刘秀的一系列举动逃过了更始皇帝诛杀功臣之劫。婚后不久,更始皇帝派刘秀外出公干,阴丽华劝慰丈夫:”更始皇帝气局狭小,小具规模便沉迷酒色,为求自保,不如趁此机会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阴丽华的话给刘秀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切计划妥当,新婚三个月,阴丽华就回到新野母家暂住,刘秀开始外出闯天下,没想到夫妻一别就是两年,两年后再见,已是天下大变。

    刘秀以有名无实的特使虚衔,带领数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抚辑流亡,废除苛政,争取民心,赢得了河北诸郡的爱戴和拥护,刘秀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东汉政权的,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也多出在这一带地区。(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河北期间,刘秀遇到了劲敌王郎,江湖骗子王郎自称是汉成帝的儿子,自立为王,声势浩大,是刘秀在河北扩展势力的主要障碍,为了得到真定王刘杨十万大军的支持,刘秀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如虎添翼的刘秀大军顺利平定河北。婚后,郭圣通一直随刘秀南征北战,并为刘秀生下长子刘疆。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史称光武帝,郭圣通被册封为贵人。天下初定,刘秀派人将阴丽华接到了身边。新婚三个月刘秀就外出公干,乱世消息闭塞,丈夫一直杳无音信,天下大乱的时代,阴丽华的内心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只是没想到刘秀竟派兵来接他,离别两载,再见时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的丈夫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身边还有了一个戎马相伴的妙龄美女,而且这个女子还有了他的孩子,身为原配,阴丽华的内心可谓五味陈杂。戎马战场,虽然身边有郭圣通为伴,但刘秀心中最爱的仍是发妻阴丽华,与郭圣通的结合本就是政治婚姻,对这个已为他孕育长子的女人,他心中更多的是感激。阴丽华回宫不久就被册封为贵人,与郭圣通平齐。阴丽华是原配,而且是刘秀深爱的女人,按照刘秀的初衷,她是准备册立阴丽华为皇后的,但阴丽华坚决反对。一个在乱世中能给丈夫指点明路的女子岂会是普通女子,也许光武帝刘秀被久别重逢的爱情冲昏了头脑,但阴丽华非常清楚,天下初定,四周强敌环伺,政权并不稳定,郭圣通舅舅真定王府的十万大军是刘秀稳定江山不可或缺的,而且郭圣通生有皇子,又陪伴刘秀南征北战,在朝中颇有口碑。

    东汉开国功臣,除了少数几人在刘秀去河北之前便跟从他,均是刘秀离开洛阳之后,从各地慕名追随而去的,他们只知皇帝身边有一位身世显赫的郭圣通,而不大清楚原配阴丽华。阴丽华虽是原配,但无论从出身、资历、子嗣、对政权的作用和对朝臣的价值等各个方面上来说均无法跟郭圣通相比,在刘秀建国过程中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立阴丽华为皇后,实在难平众人之口,阴丽华坚决不肯接受皇后之位。

    大势所趋,光武帝只好册封郭圣通为皇后,刘疆为太子。阴丽华的谦让美德使光武帝对她更是怜爱,阴丽华如此,阴氏外戚亦如此。

    阴丽华的哥哥阴识随军征战有功,刘秀本拟破格封赏,以示对阴丽华的补偿,却受到阴识的婉言谢绝。阴丽华的另一个兄弟阴兴当时为黄门侍郎,随军征伐,算是刘秀的贴身侍卫长,刘秀准备升迁他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阴兴又坚决辞让。研读历史,我们不难看出,阴氏在光武一朝圣宠不衰,但阴氏外戚低调谦恭,并未出现专权僭越、恃宠而骄之事,这也是光武帝刘秀对阴丽华及阴氏外戚非常信任、看重的一点。在立郭圣通为后七年之后,刘秀再次旧事重提,他很直白的说拥有“母仪之美”的阴丽华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而郭皇后能成为皇后,完全是贵人阴丽华“固辞”的结果。虽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但对郭皇后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郭皇后因为日渐失宠,她的外戚也始终不像阴家兄弟那样受到刘秀的信任和重用,因此对刘秀越来越怨恨和不满,并因此经常故意刁难阴贵人,对此阴丽华总是一再忍让。

    公元41年,也就是天下平定四年后,光武帝废郭皇后,册立阴丽华为皇后。阴皇后母仪天下后,恭谨主理后宫,从不干预朝政,约束阴氏族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这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光武帝驾崩后,他与阴丽华所生的第四子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刘秀死后七年,阴丽华崩逝,享年六十岁,谥号“光烈”。与刘秀合葬原陵,葬礼极为隆重。

    阴丽华是中国历史上皇后谥号制度之第一人,自此以后皇后谥号为帝谥加上本谥成为历代定制,沿用至唐初,长达六百年。后世对阴丽华的评价极高,她作为开国皇后,在政治上并无建树,但她谦让后位、约束外戚、后宫不干政的这些贤良作风成为典范,这在外戚专权、干政的后汉外戚中无疑是一股清流,为后世所称道,阴丽华也成为历代后妃学习的榜样。

    单纯从后宫生存之道和帝后相处之道来看,阴丽华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高于常人的,这样一位集美丽、智慧、贤良、痴情于一身的女子,试问哪个男子会不钟情呢?

    单字解释: 阴 丽 华 谁 说 自 古 皇 帝 多 薄 情 那 是 因 为 没 有 遇 到 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