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鲁迅先生写的三国演义,魏延版的孔乙己

    2023.08.20 | 历史网 | 次围观

    蜀军的中军大帐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帐外挂一个"恢复中原"的大旗,帐内燃起一排排的烛火,这是因为诸葛丞相喜欢深夜研究军事态势的缘故。我从十二岁起,便在诸葛丞相的中军大帐内当助手,后来诸葛丞相说我样子太傻,怕应付不了那些桀骜不驯的将军们,就主管帐内外后勤人员工资方面的事情罢。帐内外的下人们,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月俸碎银子装进他们的口袋,又把碎银子拿出来咬个三遍五遍,并和同行们仔细对比过数额后,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下,我干的也很吃力,诸葛丞相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大帐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北伐以来,诸葛丞相总是愁眉不展,将军们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魏延到帐,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魏延是效力于蜀汉帐下却又敢质疑诸葛丞相的唯一的人。他对人说话,总是什么"走子午谷、直取长安、丞相过于谨慎",教人半懂不懂的。魏延一到帐内,所有将军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魏延,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丞相说,“在下又仔细察看了子午谷,两侧的确没有伏兵,请丞相付我五千精兵”。将军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中了魏军的计了!”魏延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追击司马懿,中了埋伏,被围着打。”魏延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中了埋伏不能算中计……埋伏……包围与反包围而已,能算中计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魏军区区十万之众,魏延不才,请为丞相吞之”“一举则咸阳以西可定也”之类,引得众将军都哄笑起来:帐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诸葛丞相自然又厉声批评了魏延一番,然后便让他先坐下,魏延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身边的将军便又问道,“魏延,你当真懂兵法吗?”魏延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个小小的长沙城都守不住呢?”魏延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良禽择木而栖""韩玄残暴不仁"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将军也都哄笑起来:帐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诸葛丞相是决不责备的。而且丞相见了魏延,也每每责问他"脑后反骨怎么越来越大""当时为什么要杀韩玄",魏延每每都汗如雨下,引人发笑。魏延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杂役们说话。有一回他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要想进军中原,有几条路线可走”,我想,就你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魏延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知道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路线应该记着,将来做将军的时候,用得着。”我暗想我和将军的等级还差很远呢,而且我们蜀军的将军们没有人会自讨没趣的瞎琢磨这些事,毕竟这是丞相该想的事;我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就是荆州的水路和益州的蜀道吗?”魏延显出极高兴的样子,点头说,“对呀对呀!其中有一条小路叫子午谷,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了。魏延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众人见状则笑的更加欢快了。

    魏延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有一天,大约是丞相第六次北伐进驻五丈原后不久,丞相正在慢慢的研究增寿,据说只要帐内烛火七天不灭,丞相就能延寿12年,北伐胜利就大有希望了,丞相自言自语的说,“今天是禳星最后一天了,一切顺利,看来天佑我大汉啊”,此时已是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满屋子烛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天下午,帐内清静的很,很多将军刚到大帐门口,就被护卫们拦住劝走了,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丞相,魏军来了!”这声音很大,也很耳熟,护卫还没反应过来,那人已经冲进了帐内,一阵急风也跟着冲了进来,满屋子的烛火忽的灭了一大半,我们这才依稀看出此人正是魏延。姜维将军很生气,拔剑就要砍魏延,诸葛丞相制止了,苦笑了一声,就让魏延出去了。

    烛火被魏延冲灭后,丞相很快就不行了,于是他把马岱唤来耳语了几句,我依稀听见"魏延害我延寿失败""杀了魏延给我陪葬"之类的字眼,我就知道,丞相对魏延动了杀心了。丞相死后,我很快就听说了"魏延造反"的事,然后我就知道丞相临死前肯定把魏延的死法都安排好了,看来魏延这回是死定了,我后来离开了蜀军大营,那时是杨仪和姜维将军掌权了,我走时没能再见到魏延。

    我后来一直都没有见到魏延——大约魏延的确已经死了。

    单字解释: 鲁 迅 先 生 写 的 三 国 演 义 魏 延 版 的 孔 乙 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