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曹操为何不另立新君,而是千里救援汉献帝,是他做不到吗?

    2022.06.20 | 历史网 | 次围观

    大家好,我是小渠读历史!

    公元189年,董卓在力排众议的主导下,汉少帝刘辩被废,年仅8岁的刘协即皇帝位,是为汉献帝。

    接着,董卓以皇帝的名义,大肆封赏各地诸侯,如封袁绍为渤海太守、张邈为陈留太守等。董卓虽以此来笼络群雄,但其废立皇帝的举动以及做事的霸道。不久,全国各地群雄奋起,以讨伐董卓为旗号,结成关东联盟。

    在此危急关头,董卓听从手下谋士杨彪、黄琬的提议,迁都长安,以躲避这场灾祸。后在司徒王允的设计下,离间吕布,得以诛杀董卓。在被李傕、郭汜裹挟四年后,献帝于195年逃出长安,而后被曹操迎接回许县。从此,献帝开始几十年的傀儡生活,曹操也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生涯。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当时为何要冒着风险千里去洛阳救君,而不是像明末那样就近扶持一个汉室宗亲,对外宣布献帝不治或者不承认献帝的合法性,这样也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毕竟献帝即位是董卓非法设立的,也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纵观整个东汉历史以及当时的内外部环境,曹操要想学董卓那样废立皇帝,不仅不能不行,也不可以,更会招来杀身之祸。

    帝已崩。今蹇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三国志》

    首先,汉灵帝驾崩前本想立刘协为帝,于是便留有诏书给蹇硕等。但由于何进势力的强大,以及蹇硕诛杀何进的消息败露,最终导致还是刘辩即位,蹇硕反被何进诛杀。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虽手段强硬,但也算是还了灵帝的愿。

    其次,汉灵帝驾崩后,只留下刘辩和刘协两位皇子。且董卓在与群雄混战的过程中,为防止废帝刘辩被诸侯们拥立复位,干脆派郎中令李儒毒死了刘辩。至此,刘协成了皇位继承的唯一人选,朝中大臣以及诸侯们只得承认刘协的皇帝位合法。

    第三,曹操当时实力并不强大,虽有能臣猛将辅佐,但相对于袁绍等势力,根本说不上话。在当时献帝仍活着的情况下,无论曹操以何种名义另立新君,不但得不到朝中群臣支持,他本身的将臣也不会支持的,甚至还会受到群雄的围攻。后来的袁术称帝被围攻就是很好的见证。

    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

    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

    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荀彧

    第四,曹操有两位先祖,一位是开国功臣曹参,一位是供奉了四位皇帝及拥立恒帝的曹腾,都是汉室的忠臣。且曹操手下还有位汉室忠臣荀彧,荀彧虽追随曹操,但对于汉室是非常忠诚的,千里驰援献帝就有荀彧的提议。荀彧能在曹操被封为公的时候公然反对曹操,后忧愤而死,何况另立新君乎。

    第五,汉室经过两代四百年,早已深入人心,即便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但诸侯们仍奉汉室为明面正统。恰恰曹操要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口舌,献帝现在是落魄时刻,需要的正是诸侯的支援和侍奉。两者可以说是两厢情愿,各取所需。

    何况董卓废立,立的还是灵帝的儿子,假如曹操另立新君,那才是真正的名不正言不顺。

    故此,曹操不可能为了一个唾手就可得的名分,而去干另立新君,且得罪群雄甚至被群殴的事情。

    参考文献:

    《三国志》《资治通鉴》

    单字解释: 曹 操 为 何 不 另 立 新 君 而 是 千 里 救 援 汉 献 帝 是 他 做 不 到 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