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赵括的突围,是他最后的精彩瞬间!

    2023.10.28 | 历史网 | 次围观

    秦军自变法以来,军队综合战力早已远强于他国,且有强弩优势。而赵军军队综合战力虽居第二,但弱势仍明显,有胡服骑射优势。胡服骑射虽然攻击强大,机动能力优异,但在秦国强弩的超远射程中是被完全压制的,这点尤后面蒙恬北击匈奴大胜可以看到,而胡服骑射只是向匈奴学习的。由此可见野战中,秦国正规军完胜赵国正规军,强弩完克胡服骑射。只要秦军编制阵形不乱,野战中赵军指挥就算有鬼神之策也难以致胜。

    而赵括根本不顾这些客观存在的劣势,也许根本就看不到,只凭自己主观意愿,放弃能平衡赵军劣势的坚固堡垒,驱赵军主力于劣势环境下作战。赵括不仅在战略上完劣于白起廉颇,而且在战术上也远不及白起,白起的战术有诱敌,奇袭,合围等等,手法非常老道。而赵括的战术只有攻击,追击,突击,十足的白痴指挥。

    秦亡者过半说的是白起那种自身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打法,这也是秦军本身体制带来的负面影响。体制和士气的狂暴让其攻击能力大幅提高,相对地防御能力也弱了。如同赌徒般丢掉防护,手持落后的青铜武器,疯狂地扑向任何敌军,饥渴地尽可能地砍下更多敌军的脑袋.。也就是说,如果对方能有效组织阵型和秦军对抗的并坚持下去的话,秦军的这种打法消耗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面对训练有素,军事素养高的部队,秦军的弱点将会扩大。这也正是不少赵括粉的救命稻草。

    但很可惜,赵括只是凑巧,并非战术之功。赵括将赵军的主力防守于堡垒之内,将赵军精华组织起来突围。这些动作也只是一个普通将领应有的素养。赵括的突围当然是他一生的精彩,对他来说确实是。既然是赵军的精锐,那肯定铠甲盾牌战车什么的是少不了的。秦军虽有强弩,但赵军突围的方向不确定性,防守圈太长造成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普通的秦军,然后才有更多的强弩增援。兵法云,十则围之,而白起仅用1:1的兵力就把赵军围死,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换来的是敌军的全军覆没。这也和白起打战的风格有关,以歼灭敌方有生力量为目标。

    单字解释: 赵 括 的 突 围 是 他 最 后 的 精 彩 瞬 间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